變後掠翼飛機在高速飛行時機翼轉成大後掠角,飛機的阻力小,加速性能好,抗陣風能力強;起落和低速飛行時,機翼轉成平直和小後掠角,飛機的續航時間增長,經濟性能好,起落距離短,安全,因而成為現代戰鬥機和轟炸機設計中的重要舉措。
X形機翼飛機的方案很早就有了。美國對它的研究也不少,而美國航空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X形機翼的新型戰鬥機方案卻很奇特。
這種飛機機翼為X形翼,一副前掠,一副後掠,像一隻大蝙蝠。飛機的機身短,進氣道和發動機都裝在腰部,噴口處於X形翼後緣交彙處。發動機的噴氣流從機翼表麵上向後誘導出強氣流,不但帶走前掠翼與邊條翼交彙處形成的亂流,而且這股氣流產生的環量可以大大提高機翼的升力,據估計,這種飛機的機動性能將極其優越。
美國西科斯基公司提出了直升機和X型翼飛機結合為一體的新方案,用X形機翼進一步進行轉換試驗。計劃中的這種飛機具有極強的性能,在各種飛行條件下都能夠達到最佳的飛行狀態,人們正企盼著這種新型飛機的問世。
民用運輸機
航空中用於客貨運輸的飛機,我們稱之為民用運輸機。民用運輸機在飛機家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類發明飛機的最初願望就是為了客貨高速、不受約束自由地運輸,實現自己的飛翔夢想。由於服役時間長、經驗豐富,民用運輸機自然而然地就成為“老前輩”。
發展過程
民用運輸機雖然在飛機誕生後不久就產生了,但是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趨於成熟。當時美國和德國製造了以活塞式發動機為動力裝置的飛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航空技術發展很快。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渦輪螺旋槳飛機,如英國的“子爵”號飛機等。同一時期,渦輪噴氣式運輸機研製成功,這被認為在民用運輸機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分類
民用運輸機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又可以把它細分為不同的種類。通常根據起飛重量的差異分為小型、中型、大型三種。按航程遠近不同可分為近程、中程、遠程三種。按用途又可以分為客機和貨機。
機身構造
機身是整個飛機的主體,布置有客艙、行李艙和服務艙,前部布置駕駛艙和操縱係統。為了保證旅客的安全和舒適,現代客機的客艙都是增壓密封艙,艙內裝有空調、供氧、救生等設備。周到的服務,舒適的環境,讓旅客在享受高空之旅的時候暫時緩解焦躁和不安的情緒。
私人飛機
公務包機(專機)和私人飛機,從類別上說它們均屬於客機,並根據機型不同歸入到遠程、中程或短程客機裏麵。遠程包機目前也隻有政府才能擁有,如美國總統的“空軍”一號。中程和短程公務包機很多企業已經擁有了,其中又以小型公務包機為最多。
私人飛機目前隻有短程一種,乘員2~5人的最為普遍,費用比較高昂,隻有少部分人才能夠擁有。
民航客機的未來
隨著民航事業的迅速發展,乘坐飛機的人越來越多。一方麵使一些繁忙航線的航班數量迅速增多,給空中交通管製帶來很大負擔;另一方麵人們對於遠程航線特別是越洋航線的飛行時間仍感偏長,迫切需要縮短時間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
因此,未來的客機需要朝高速化和巨型化方向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新的驅動力——噴氣式飛機
驅動飛機前進的動力有很多。在發現蒸汽機、內燃機可以為飛機提供這種動力的同時,人們還發現了噴氣的力量,這是一種區別於前兩者的動力驅動方式。噴氣式飛機就是依靠這種動力,實現了人類追求更快、更高的飛行目標。
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1939年8月27日,人類航空史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試飛成功。它是飛機設計師亨克爾和燃氣渦輪專家奧海恩共同製作完成的,名為He-178噴氣式戰鬥機。這架飛機的機身由亨克爾設計,發動機是奧海恩研製的推力為380千克的Hes-3B渦輪噴氣發動機。在巨大的轟鳴聲中,這架飛機衝上藍天,帶領著飛機進入了噴氣時代噴氣的原理
如果以為世界上的動力裝置隻有蒸汽機和內燃機,那麼噴氣發動機就要不“高興”了。噴氣發動機是利用壓氣機先將空氣吸入,然後在燃燒室內讓燃油燃燒,加熱空氣。加熱後的空氣帶動渦輪轉動,渦輪又帶動壓氣機給氣體加壓。
最後,這種高壓的燃氣從發動機的排氣錐和推力噴管噴出,產生向後的推力。
噴氣式飛機表演
現在,人們由噴氣式飛機尾部拉煙現象得到啟發,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安排了特別的“拉煙表演”。表演中,噴氣式飛機尾部噴出五顏六色的煙霧,不斷變換飛行路線,在空中留下美麗的圖案。這種煙霧的產生,是因為在飛機的翼尖、機腹或者機尾安裝了專門的煙霧釋放裝置,能夠在表演中釋放出煙霧來,它與噴氣式飛機在自然狀況下產生的煙霧並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