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甘肅省教育廳反饋的我校評估結果為“優秀”。現在,學校已經實現升本,開始著手本科院校的建設,專科教學評估期間的那人那事也隨著記憶漸漸淡去,但那段歲月教會我的經驗,帶給我的歡樂將在以後的工作中一直伴隨著我……
作者簡介:王蒞,甘肅民族師範學院教務處長助理,講師。
敬愛的何老
王四四
王四四:甘肅民族師範學院宣傳部主任科員,講師。
高原精神
陳彥峰
二零零八年七月的一天,高原的陽光格外明媚,草原上的空氣清新宜人,師專的校園裏書聲朗朗。似乎一切都很平靜,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然而,對於老郭個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他難忘的日子,他真沒想到,自己奮鬥了十年的目標終於實現了。他成了校園裏頭號新聞人物,校園裏的各個角落都彌漫著以他為話題的空氣分子。
早上課間操時的鈴聲響了後,在憔悴的圖書館前,幾位精力充沛的年輕老師在談論著什麼,於是,好奇的我湊了上去,跟別人一樣想了解最近幾天裏發生的特大新聞。其中一位文質彬彬、、嗓門較大的同事,似乎因為我的出現而故意壓低了聲音:“老郭真厲害,都快六十了,卻考上研了,我們年輕人真是無地自容啊!”
“就是”
“嘖嘖!”
“太厲害了!”
“嘖!嘖!”
“真是老驥伏櫪!”
“這可是全國第一啊!”
“他都考十年了”
“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其他幾位同事頗有感觸。
聽了他們的談論,我什麼也沒說,便悄悄地離開了。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的確,一個不善言談,頭發花白,個頭高大,走起路來總是低頭駝背,搖搖晃晃,一年四季穿著一套陳舊西服的教師,從外貌上根本看不出是意誌超人的老郭。但他就是憑借自己非凡的毅力,戰勝了自我,最終拿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按照一個普通人的思維,作為副高職稱教師是不可能再參加全國碩士統考的,更何況自己的年齡不饒人,即是考上了碩士,三年後也快退休了,這還有意義嗎?但是,對於老郭來說,恰恰相反。在他看來,奉獻,追求,探索才是人生最大的樂趣;發現自我,評價自我,挑戰自我才是對人生最好的詮釋。
記得七年前剛認識老郭時,隻知道他還是一位老講師,他為人厚道、淳樸,教學踏實、認真,自修勤奮、刻苦。我們是因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考研,走到一起的。他很隨和,經常勉勵我,你們還年輕,記憶力好,抓緊時間,一定能夠成功的。他也很謙虛,經常會向別人詢問一些問題。一個紮根在高原學府擔任一線教學工作的普通老師,他那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機遇總是垂青於那些有準備頭腦的人。老郭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除了教學外,他充分利用所有的課餘時間學習考研科目:凡是沒有課的時間,他都在發奮的學習;凡是中午休息時間,他都鑽研功課;深夜一兩點,他還在埋頭苦讀。堅持一天兩天容易,但是十年如一日,那談何容易啊!老郭精神是一種高原精神!是合師人的進取精神!
在合作民族師專升本改建的關鍵時刻,一方麵,我們要盡職盡責,全力以赴配合學校的各項工作;另一方麵,我們要學習和發揚“老郭精神”,讓這種精神成為升本後的甘肅民族師範學院師生們的楷範。
作者簡介:陳彥峰,甘肅民族師範學院新聞中心副主任,講師。
心醉鍋莊舞
田進
第一次來到甘南草原,我就陶醉在鍋莊舞中了。
在藏歌如訴如喊高亢嘹亮的旋律中,甩著藏服的長袖,在看似很簡單的前進後退、轉體中,陶醉一樣地仰頭、低首、哈腰,後仰、甩手、舞袖,腳下也是歡快的起落、進退、旋轉……跳鍋莊似乎並不需要什麼地方,隻是圍圈而舞,互不影響,而且相得益彰,相互配合著,形成千姿百態的歡樂影像。暢意歡快,自然而和諧,無處不展現著一種忘我的歡快。
“鍋莊”——藏族的民間舞蹈。在節日或農閑時跳,男女圍成圓圈,自右而左,邊歌邊舞。“果桌”——鍋莊舞,早期與西藏奴隸社會和盟誓活動有關,後來逐步演變成為歌舞結合,載歌載舞的圓圈歌舞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