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3)

迎評工作到了倒計時階段,工作在緊張有序的推進,臨近專家進校的時間,幹淨的校園裝點上了各種花卉,彩色拱門等,全校師生員工,甚至學校的臨時工個個衣裝整潔、精神抖擻,8月28日下午專家即將進校,所有工作已準備妥當,稍有閑暇時間的楊處長正拿著一瓶礦泉水喝,不知哪位同事說,“處長!你的胡子真長。”他想了想說:“我應該刮刮胡子,換身衣服了。”

夏天穿棉衣的盧老師

盧秀梅老師在“迎評”辦工作期間,也正是她膽結石病疼的最厲害時。由於評估對數據的要求高,她在處理“迎評”辦日常事務的同時,還要負責學校的基本狀態數據。因為基本數據涉及到學校辦學的各類量化指標,縱橫聯係,一個數據一變,整個數據就要變,評估專家如果看到同一指標出現幾個不同的數據,就會懷疑你這個數據的真實性。因此,為了保證全校上下不管是書麵材料,還是教師、學生掌握數據的一致,真實的反映學校基本辦學的量化指標,在數據方麵避免紕漏,盧老師上上下下花了不少功夫。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使她將動手術的事情一拖再拖,2006年過春節前她趁著假期動了手術,但還沒休息幾天就又開學上班了。

迎評工作在緊張有序中進行,由於學校辦公場所緊張,“迎評”辦公室暫設在藏學樓西麵一樓,辦公室裏陰冷潮濕,我這個身體健壯的小夥子遇到雨天或晚上加班,坐在那裏都感覺腿下潮濕、後背發冷。這時的盧老師臉色更是難看,一個剛動了手術的人,在這種環境中長時間辦公可真是有些吃不消。“五?一”過後,合作的天氣慢慢好了起來,那時的盧老師還是穿著臃腫。來辦公室辦事的同事們都問她穿棉衣的原因,盧老師隻是淡淡一笑,又埋頭工作了。

一天跑三趟“迎評”辦的亢老師

我校體育係有個體育器材管理員,叫亢金濤,評估使我們成了非常好的朋友。體育係在評估準備期間分配給他的任務是統計學校各類運動場麵積、體育設施和器材數量。由於當時學校辦學條件艱苦,校園占地麵積小,學生活動場地有限,體育器材缺乏。為了詳盡的統計好學生活動場地麵積和體育器材,給學校一個清晰的“家底”數據,他忙前忙後地跑著。

數據經他統計報“迎評”辦公室後,亢老師就沒少跑“迎評”辦,上午來說一付雙杠沒統計上,下午來說乒乓球台所占的麵積有問題,就現在體育館前後的麵積,也反複過好幾回。他來改完紙質材料上麵的數據,還要親眼看著把電腦裏存的電子版的數據改了,方才放心離去。一個數據折騰好幾回。剛開始我對他的做法說實在話有點煩,但經過多次的接觸,我才感覺他的的認真和耐心。這項工作結束時,數據有變化,他打來電話也放心讓改數據了。這使我想起江南春在《說說我的偶像》裏的一句話:“最終你相信什麼就能成為什麼。因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個詞,一個叫執著,一個叫認真,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執著的人改變命運”。亢老師,你也改變了我!

一個不同尋常的暑假

迎評工作到了籌建學校層麵的材料陳列室階段,學校又抽調了現美術係副主任武尚文、教育係陳多仁、人事處鄭為民和計算機係張素四位老師整理材料。後來由於武主任生病、張老師參加暑假在西北師大舉行的崗前培訓,學校又將教務處許永強老師抽調過來。2006年的那個暑假到開學,我們在藏學樓西麵一樓臨時材料陳列室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暑假。

為了給評估專家展示我校20多年來的辦學成就,按照評估指標體係,在各係各部門收集材料的基礎上,經過幾次篩選,最後定下306盒材料足足擺了8資料櫃。我們設計好材料盒正麵及盒脊標簽、資料目錄格式、資料封麵,就開始著手打印,裁、粘貼,又配合舊圖書館樓下的那個打字複印鋪師傅裝訂和裝盒,一盒材料不知過了多少遍。後期裝訂材料大家都有點輕鬆了。一天早晨,鄭老師拿來了塑料杯裏裝的“三泡台”和白餅吃早點,第二天其他人紛紛效仿也各自買了“三泡台”。後來商量幹脆一個人負責買一天的“三泡台”和早點(這事是我後來知道的)。我是在隔壁上班,發現他們三人喝“三泡台”,就強烈建議買時給我也買上。以後的日子每天早晨喝著“三泡台”,幹著手頭的活,累點但也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