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8日,化學與生命科學係召開了“生物博物園”一期工程——藏藥材引種馴化示範種植基地建設動員大會,4月20日(星期天)全係289名師生在北山50多畝的荒坡地上開始了平地、築路等基地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從此,全係大部分師生的節假日和課餘時間都奉獻在基地建設上了。基地建設剛一啟動就迎來08年全國性旱災,使建設工作變得異常艱難。一些同誌帶著手上的血泡堅持著,一些同誌手上起了厚厚的老繭;大家硬是提著一桶一桶的水打贏了抗旱大戰……
經過化學與生命科學係廣大師生一年多的不懈努力,藏藥材引種馴化示範種植基地已初具規模。目前,基地已遍及瑪曲、碌曲、臨潭和卓尼等地,占地麵積達230畝(其中校內50畝),正在研究的有唐古特大黃、掌葉大黃、狹葉紅景天、匙葉翼首草、藏木香等20多種藏藥材。已成為較完善的教學和科研基地,初步形成了我校的一大辦學特色,並為我校的“產學研”結合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2009-5-18
常毓巍(1963.1—),男,漢族,中共黨員,教授,1983年7月畢業於蘭州大學化學係。現任甘肅民族師範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係係主任、甘肅民族師範學院高寒生態係統研究所所長。
一月九日,“升本”辦的中年男人們(外一篇)
高君智
2009年的1月9日,與往日沒有什麼不同,蘭州的冬天依舊是那樣灰蒙蒙的,並不招人,隻是那天的風好像被誰給惹生氣了似的,不時地掀起衣襟來。
印刷廠在一棟高層樓上,說話聲、鍵盤聲、電話鈴聲、印刷機的工作聲,糟雜而有規律,譜寫成印刷廠特有的交響曲,伴隨著油墨的臭味,飄逸在不足100平方米的居民套房式車間裏。
依舊是升本辦那幾張閉看眼睛也能刻畫得清清楚楚的中年男人的臉譜,仍然像一個星期以來一樣,重複著一樣的動作:時而坐在打字員旁邊,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顯示屏,指指點點;時而坐在比板凳還硬的沙發上,對著樣本,勾勾劃劃……為了保證能夠在11日早上將70份印刷好的申報材料送上飛機,他們就像打扮自己初戀的女友一般,生怕在赴會時被自己挑剔的“聯手們”否定——咋就找了這麼一個?還不趕緊換人……
校長從北京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十一時許了,幾個中年男人們也顧不得校長一路的勞頓和家人的期盼了,沒有眼翹地緊跟著校長一起進了校長的家。六七個人圍在餐廳這個臨時會議室裏,一麵彙報材料的準備情況,一麵仔細答辯著校長挑剔的質詢,忘卻了平日的戰戰兢兢和虛假謙虛,大口大口地喝著高級服務員——校長夫人沏上的熱茶。
此時此刻,我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做時間如梭,感覺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已是淩晨一點過了,再也不好意思賴在校長家了,帶著校長的批評和指點,回味著特殊的服務和茶香,從安寧到東崗趕了40分鍾的車程,一路找了七、八家賓館,直到兩點多才在航天賓館登了兩間房。
筆記本很快就打開了,但並不擅長操作電腦而且用慣了台式機的中年男人們,對筆記本還不是很熟悉,從賓館借來的鼠標因接口型號不配對而不能用,便隻好用笨拙的粗手戳搗了——為了博得“聯手們”對自己的“意中人”一見麵就能肯定,他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裝扮,直到五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