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未來不可能是工作的一生,但卻注定是求知學習的一生。父母和老師不可能,也沒有能力為孩子灌輸受用一生的知識,但卻可以培養他們的求知欲,讓孩子自覺地發自內心地去探求知識的寶庫,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生活。
3、喚起孩子的求知欲。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怎麼發現和喚起孩子的求知欲呢?
(1)開闊孩子的視野,激發求知欲。家長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孩子感受變幻莫測的自然風光、五光十色的藝術品、撲朔迷離的社會生活。這樣不但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可以激發孩子的求知欲。
(2)和孩子交朋友。家長與孩子建立和諧、融洽的親子關係和朋友關係,使孩子敢於在家長麵前敞開心扉、無拘無束、毫無保留地把內心世界展示出來,然後家長才能真正地透過孩子的表情、眼神、姿態、動作來窺探孩子內心的秘密,知道他想些什麼、幹些什麼以及為什麼這樣想、這樣幹。家長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不斷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3)把孩子引進書的世界。書是孩子認識、了解世界的又一個重要的窗口,家長在引導孩子通過這個窗口認識世界時,應選擇符合孩子興趣愛好的書,以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在此過程中,家長千萬不可操之過急,否則隻能引起孩子對書的厭惡。
(4)用表揚喚起孩子的求知欲。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經常為孩子提供或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諸如提些簡單的題目讓孩子思考,安排些力所能及的活動讓孩子操作,使孩子從中體驗成功的歡樂。
(5)做孩子的榜樣。人們常說孩子把父母當做一麵鏡子,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有意無意地去模仿。因此,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求知欲,自己必須先做出樣子,這是教育孩子的一條捷徑。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一旦有了興趣和求知欲,就能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積極的探索和研究,也就能自覺自願、主動愉快地去學習。所以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他們探究新事物的動力,也是推動他們學習新知識和從事活動的一種精神力量。
有人問,興趣可以培養嗎?雖然興趣有天生的成分,但大多數都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對於孩子,不要隻是讓他們去幹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要努力去培養他們對應該幹的事情感興趣。我們應該讓孩子把握自己的興趣,而不是讓興趣控製他們。該愛不愛,必受其害。在生活中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如不愛吃蔬菜導致營養不良等。
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應著重於以下幾個方麵:
1、家長要言傳身教。
父母的讀書興趣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那些音樂世家、書香門第等等正是這樣產生的。例如,六齡童演猴戲,他的兒子六小齡童的猴戲便登峰造極,正是家庭熏陶的結果。實際上,興趣教育比強迫孩子去做連家長自己都不感興趣的事更容易,效果也好得多,所以,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父母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
所謂“言傳”就是盡可能早地讀書給孩子聽並養成習慣。因為要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就得把書的魅力展示給孩子,就像要讓孩子吃梨,得先讓其看到嚐到一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還要在讀完書後進行思想引導,如:“書可以給我們打開一扇窗口,發現另一個美麗的世界。”“世界上誰的力量最大?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是無法戰勝的。那智慧從哪裏來?從書裏。”“將來我們都會變老,無論長得美的醜的,老了大家都差不多,不同的是什麼呢?用一生積累智慧財富的人,也就是一生都在讀書的人,即使老了,也是美的。”在思想引導之後,孩子自然會更喜愛讀書了。
2、讓書籍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讓孩子的生活離不開書,是培養孩子讀書興趣的有效途徑。
(1)讓孩子及早接觸文字。平時不妨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指給孩子看,然後大聲念給孩子聽,讓孩子逐漸了解到這些文字符號是有一定意義的。除此之外,將報紙上的大標題念給孩子聽,或者在上街時,將廣告牌上的內容指給孩子看,這些都是讓孩子及早熟悉文字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