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房間內最好放一個大書架,裏麵擺滿適合他閱讀的各類圖書,讓孩子很容易拿到。
3、了解他們的興趣。
如果孩子對讀書沒有興趣,家長也不要灰心,要堅持向孩子介紹圖書,並簡要講解其中精彩的片斷。如果孩子還是不想讀,你可以同他一起閱讀,並講解不易懂的地方。一位知名女作家說:“你應該一直進行嚐試,直至發現哪類書籍能夠點燃孩子興趣的火花。”
不要用獎勵或懲罰的辦法來迫使孩子讀書,應當讓孩子本人產生閱讀的渴望,讓孩子在閱讀中獲得樂趣。
孩子開始讀一本書,即使沒有讀完就不繼續讀了,也沒有什麼不好的,你應該為他手中經常拿本書讀而由衷地感到高興。
拉爾非特說:“引導那些不情願讀書的孩子熱愛讀書,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然而,你永遠也不要對孩子失去信心,熱愛讀書,是你可以贈給孩子最偉大的禮物,它比你花很多錢安排孩子上私立學校都好,甚至比哈佛大學的學位更好。熱愛讀書可以改變一切。”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成功需要不竭的動力,更需要科學、正確的方法。要想使自己的孩子獲得優異的成績,取得學習上的成功,除了對他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質保證外,精神和智力上的支持也必不可少。其中,幫助孩子建立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1、幫助孩子製定學習目標和計劃。
在學習過程中,許多不利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狀況,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或是無法安心學習等情況。有的孩子雖然能夠承受壓力,甚至對學習的興趣還很濃,但是當麵對眾多的書籍和繁雜的學習任務時,常常摸不著頭腦,不知該從什麼地方下手。因此,家長應該及時幫助孩子製定新的、正確的學習目標和計劃,積極地引導和鼓勵他更好地學習。
要使孩子學習好,必須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養成以正確的姿勢看書、寫字的習慣。
在孩子剛剛學寫字的時候,家長就要協助老師認真地教。剛開始練習寫字時,不要讓孩子每次寫很多字,也不要求快,更不能催促孩子。練習寫字的初期主要應強調正確,寧可慢些、少些,一定要寫好。不少孩子到四五年級就想學大人寫連筆字,這是不可取的。
3、要讓孩子養成定時、專心學習的習慣,以提高學習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績。
為此,家長應嚴肅正視孩子的學習,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時間,不能因故分散孩子的學習精力。這樣做,孩子就會把學習當做生活中的必要程序來完成,養成定時、專心學習的習慣。
4、養成課後複習和課前預習的習慣。
作為家長應注意孩子對新舊知識的掌握情況,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孩子複習,並做好複習檢查工作,培養孩子良好的複習習慣,使知識係統化、連貫化。孩子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後,即可指導孩子對即將學習的課程進行預習,這樣教師講課時,自己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點、難點,有利於新知識的接受。
5、要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不管孩子提出什麼理由和借口,當天的作業必須讓孩子當天完成。孩子做作業遇到困難,家長隻能給以講解和啟發誘導,鼓勵他自己去克服困難,找到答案,決不能包辦代替。
6、培養孩子廣泛閱讀的習慣。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再閱讀。”因此,做家長的要不斷挑選各種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引導孩子認真閱讀,養成他廣泛閱讀的習慣,這將使孩子終生受益。隻要家長能持之以恒地嚴格要求孩子,必然能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課認真聽講是學習好的第一步和第一習慣。孩子上課不能長時間專心聽講、東張西望,做小動作、吃手、注意力分散;常常充耳不聞,心不在焉,對教師講的內容不感興趣,或無法理解老師課堂講授的知識;記不全或記不住老師口頭布置的作業和事情;複述老師所講內容時,顯得語無倫次……這些上課不注意聽講的問題常常困擾著家長。
孩子上課不能認真聽講可能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並且這些原因有時並不在學習方麵。比如,有的孩子沒睡好覺,上課時就顯得煩躁不安;有的孩子跟同學關係不好,老擔心下了課會受人欺負;有的孩子上課時還想著昨天的精彩電視和電影;有的孩子可能惦記著書包裏裝的小說;甚至還有一些孩子是生理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專家提出以下建議。
1、幫助孩子做好上課的準備。
孩子在課堂上可能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就注意力不集中了,比方說某一門課的課本忘記帶了,老害怕老師會來點他的名,一上課就在想怎麼躲過這一關,這堂課就上不好了。所以,孩子上學前,家長就應該讓孩子做好上課的準備,要督促孩子整理好書包,準備好上課需要的學習用具,讓孩子心情愉快地、輕鬆地去上課,這樣孩子就沒有後顧之憂。平時,家長對孩子要多一些關心,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他們精力充沛、保持良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