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能創新才能充分發揮領導力(2)(2 / 3)

(4)反複觀察。

對於某一動作或某一事物可讓孩子進行重複觀察,這種方法可以強化孩子大腦皮層形成暫時性的聯係,並能使各個暫時性聯係之間相互貫通,逐步形成動作或事物的連貫一致。反複觀察能形成孩子對事物的整體認識,並掌握一些複雜的環節。

(5)操作觀察。

觀察過程並不僅僅是用眼睛看就可以了,孩子的身體感官參與越多,觀察的積極性越高,觀察的效果越好。當觀察與動手相結合時,孩子觀察到的就不隻是事物的表麵現象,更有助於他了解事物的性質和變化規律,同時還發展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重點觀察。

在事物完整的發展過程中,幫助孩子找到最主要的環節,這對訓練孩子在觀察中抓住中心環節、掌握大局大有幫助。

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拿破侖說:“沒有記憶力的腦袋,等於沒有警衛的要塞。”記憶力對於一個領導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

拿破侖對於當時法國海岸所設置大炮的種類與位置,都能正確記憶,並且能輕而易舉地指出部下報告中的錯誤。他甚至對各郵政驛站的距離也清楚記得,比當時法國的郵政大臣還厲害。拿破侖還可以記住每一個士兵的名字和麵容。

記憶是人對過去感知過的事物和語言的再認和再現。人的一切知識都可以認為是由記憶過程保持著的。人能記憶的內容包括這些方麵:一是能記憶形象材料,也就是對客觀事物的直觀的形象的再認與再現;二是能記憶語言與文字;三是能記憶自己的身體的操作或運動;四是能記憶自己及他人的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因此,要挖掘孩子的記憶潛能,父母就必須全麵發展孩子的各種內容的記憶。不但要有強的形象記憶,還要有強的語言、文字和情感記憶。

一個人記憶能力的高低,也反映在四個方麵:一是記憶的速度快慢,二是記憶保持的時間長短,三是記憶內容在重現時正確與否,四是在記憶內容中提取所需要信息的速度。其中,記憶內容的正確性是記憶力好壞的最重要標誌,迅速從記憶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是個人才智的展現。因此,培養聰慧的孩子,父母不可忽視記憶力的鍛煉。

美國心理學家胡德華斯教授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選了一群具有同等記憶力的人,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接受記憶方法的訓練;另外一組則沒有接受記憶方法訓練。經過一段時間後,胡德華斯教授讓兩組人員記同樣的內容。結果,接受記憶方法訓練的那組成員的成績明顯要好於沒有接受記憶方法訓練的那組。

可見,記憶力是能鍛煉出來的,正確的記憶方法可以提高記憶效果。

怎樣培養孩子的超凡的記憶力呢?

1、從無意識和有意識兩個階段著手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孩子年齡越小,記憶就越以無意識記為主。凡是直觀、形象、有趣味、能引起孩子強烈情緒體驗的事和物大都能使他們自然而然地記住,特別是與其情感相聯係的事情。所以,必須為孩子提供一些色彩鮮明,形象具體,並富有感染力的識記材料,使材料本身能吸引孩子,以充分發展孩子的無意識記和機械識記能力,促進孩子有意識記和意義識記能力的發展。如各種材料製作的、不同形狀的、有趣的小卡片,各類漢字卡片,能活動的計數器,玩具和實物等。對一些雜亂無章的材料,可采用歌訣記憶法,把需識記的材料編成歌詞和詩詞,形成一種節奏順序,以提高記憶效果。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特別是當孩子掌握了語言這一工具後,他的有意識記憶逐步發展了。若想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就得重視發展孩子的有意識記。

有意識記憶的發生和發展是兒童記憶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質變,為了培養孩子有意識記憶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孩子各種有組織的活動中,父母要經常有意識地向孩子提出具體明確的識記任務,促進孩子有意識記的發展。例如,在聽故事、外出參觀、飯後散步時,家長應該給孩子提出識記任務,如果沒有具體要求,孩子是不會主動進行識記的。

2、了解孩子記憶的規律。

作為涉世不深、理解力不強的孩子,他們的記憶規律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孩子對形象事物的記憶效果較好,不善於記憶抽象事物。孩子觀察、感受過的事物在頭腦中儲存下來的形象叫表象,比如“天安門”、“飛機”、“警車”等都是它們的具體的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表象儲存越多,越有利於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發展思維和想象力;特別是當他認識某件事物時,告訴他事物的名稱,這樣具體的形象和抽象的語詞相聯係,可以提高他的概括能力,促進記憶的準確性與提取信息能力的發展。

二是孩子比較多地以機械的方式記憶,不善於理解記憶。比如,雖然不理解,但在成人的反複教導下,仍能背誦很多唐詩、英語單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