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原理35(3 / 3)

布道者的主要使命就是發現和宣講。前者是指這些人帶著高度的警覺性、敏感性,伴隨著時代步伐,不斷思考、發現、澄清形形色色的顧客問題。後者是指他們將關於顧客問題的認識傳達給企業或創業團隊的相關人員,使這些人在顧客問題上形成必要的認識,這是以群體方式進行商業模式醞釀的必要條件。

詰難者

不論布道者的精神境界和認知能力如何,他們關於顧客問題的判斷,以及對未來新業務中而對收割方式構想,都有可能存在不足,甚至重大失誤。這就意味著詰難者這一角色在商業模式醞釀中的必要性。

詰難者並不是創新的反對派,恰恰相反,這是一類推動商業模式醞釀的重要力量。和反對派本質上不同的是,詰難者的動機和目標均是指向商業模式創新的。所謂“詰難”,是指對布道者等角色提出的顧客問題、收割方式等,就其前提條件是否存在,問題判斷是否存在誤差,考察問題的思維或依據是否存在缺陷,所構思的方案是否存在基本的不可行因素等問題進行詰問。這些問題可能會十分尖銳,以至於“疑問”會升格為詰難,但恰恰因為這些詰難,可使得布道者的判斷、構思更加準確、合理,使商業模式醞釀避免重大的方向性失誤。

詰難者不需要擁有布道者的眼光、情懷、經驗、野心,但他們必須具備縝密的思維。尤其重要的是,他們不應該因布道者身份上的優勢放棄對有關醞釀成果的“盤查”。

從該角色所擔負的職責看,詰難者較適合由與布道者身份地位相近的外部人士擔任。例如,布道者的同學、有專業技能的朋友以及專家學者。這些人不會受到企業內或創業團隊中地位層級方麵的影響,較易提出有參考價值的修正性見解。

答疑者

商業模式醞釀過程中會涉及許多專業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是布道者、詰難者等角色不熟悉或完全不了解的。現實中,很多包含有價值的顧客問題的工作是受到有關政策、法律影響的,而這些工作的背景、發展趨勢、影響因素等,都將影響到顧客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例如,在食品安全有關政策趨勢下,食品的溯源就成為一項重要工作,這個工作中包含大量有價值的顧客問題需要解決。但“食品溯源”這項工作涉及許多產業政策、法律法規方麵的影響,理清這些影響因素及其作用,就需要答疑者這一角色。

顯然,更能夠勝任答疑者這個角色的人是企業外部的各種專業人員。答疑者的作用雖然非常重要,但其行為往往較為被動,其價值建立在模式醞釀的靈魂人物,能夠在合理時機,提出合理的問題並向答疑者求解的基礎上。

組裝者

顧名思義,組裝者是對商業模式醞釀各種局部成果進行歸納、組裝的人。這一角色的主要職責就是不斷在醞釀群體討論、交流、碰撞的基礎上,對各種涉及商業模式設計、構思的觀點、想法等進行綜合歸納,形成階段性的藍圖商業模式。

組裝者角色的重要性,並不在於觀察、預判、創意等方麵的貢獻,而在於將各個局部性情節編製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並將這個故事不斷進行版本升級直至“滴水不漏”。

在許多場合,組裝者是由布道者兼任的,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安排,組裝者也可以由布道者以外的人擔任。例如,企業高管層或創業團隊中有較高綜合能力和一定技術背景的人。

基於活動選擇的商業模式設計方法

商業模式醞釀的最終成果是形成要素完備的藍圖商業模式。根據藍圖商業模式的結構特征(詳見第3章),這個醞釀過程一定要堅持“總體觀點”或“係統理念”。

盡管隻是一種停留在紙上的“圖樣”,人們所醞釀的藍圖商業模式也必須達到基本要素完備這一要求。檢驗的標準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我們在前麵的章節中也已多次涉及這個問題,這就是:基於藍圖方案的商業模式故事能夠從頭到尾說得通。否則,“總體性”或“係統性”要求就沒有達到。

為了保證商業模式的總體性,祖特和艾米特提出了一個基於活動係統視角的商業模式設計方法。在他們看來,商業模式可以體現為一係列活動,或者說,就是由一係列活動方式組合起來的。因此,設計商業模式其實就是係統地設計這些活動。為了有條不紊地設計這個活動係統,他們提出可供使用的兩套設計參數。

作為設計要素的活動內容、關係結構和主體安排

所謂“活動內容”參數,就是指設計者根據價值創造和價值獲取的要求,選擇一些未來需要開展的活動,並設計其細節。例如,商業銀行中的私人銀行業務和普通理財業務不同,需要設計會員聚會、專題講座、字畫收藏品拍賣等客戶端活動,為此又需要公共關係、專家聯絡、拍賣界合作等後台活動設計。

所謂“關係結構”參數,是指上述活動如何聯係起來使得活動係統成為一個有機整體。關係結構的梳理與設計涉及對各項活動的屬性定位,將其劃分為核心活動、支持性活動和外圍活動。當核心活動發生變化時,例如IBM將其核心活動從製造改變為服務後,活動係統的內部聯係也將進行相應調整。

所謂“主體安排”就是確定各項活動的責任主體是誰。這將引導對有關外部合作網絡的設計,包括合作者是誰、如何合作等方麵問題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