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解開人生的鏈環(1 / 1)

有些事放不下是因為心中有太多的雜念。放下再放下,這就是排除煩惱、排除憂愁、立身處世的最有效辦法。世事變幻,禍福無常。當你遇到一些意外的突發事件時,能否處變不驚,從容應付呢?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平凡的人們很少能做到。隻有超脫生死的境界才會做到處事不驚。

一尊泥像倚立在路邊,看著過往的人群十分地羨慕,覺得做一個活生生的人真好,它就向佛陀呼救:“佛陀,請讓我變成人吧!”

“你要想變成人可以,但是你必須先跟我試走一下人生之路。假如你承受不了人生的痛苦,我馬上就把你還原。”佛陀說完,手臂一揮,泥像真的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青年。

於是,青年跟隨佛陀來到懸崖邊。隻見兩座懸崖遙遙相對,此崖為“生”,彼崖為“死”,中間由一條長長的鐵索橋連接著。這座鐵索橋又由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鐵環串聯而成。

“現在,請你從此岸走向彼岸吧!”

青年戰戰兢兢地踩著一個個大小不同的鏈環的邊緣前行。然而,一不小心,便跌進了一個鐵環之中,兩腿頓時失去了支撐,胸口被鏈環卡得緊緊的,幾乎透不過氣來。青年大聲呼救:“好痛苦呀!快救命呀!”

“請君自救吧。在這條路上,能夠救你的,隻有你自己。”佛陀在前方微笑著說。

青年扭動身軀,拚死掙紮,好不容易才從痛苦之環中解脫出來。“你是個什麼鏈環,為何卡得我如此痛苦?”青年憤然道。

“我是名利之環。”腳下的鏈環答道。

青年繼續朝前走。忽然,隱約間,一個絕色美女朝青年嫣然一笑,青年飄然走神,腳下一滑,又跌入一個環中,被鏈環死死卡住。青年驚恐地再次呼救:“救……救命啊!”

這時佛陀再次在前方出現,他微笑著緩緩說道:“在這條路上,沒有人可以救你,隻有你自己自救。”

青年拚盡全力,總算從這個環中掙紮了出來,然而他已累得筋疲力盡,便坐在兩個鏈環間邊休息邊想:“剛才這是個什麼痛苦之環呢?”

“我是美色鏈環。”腳下的鏈環答道。

青年繼續向前趕路。他接著又掉進了貪欲的鏈環、妒忌的鏈環、仇恨的鏈環……等他從這些痛苦之環中掙紮出來,已經沒有勇氣再走下去了。

於是,佛陀就對他說:“人生雖然有許多的痛苦,但也有戰勝痛苦之後的輕鬆和歡樂,你難道真願放棄人生嗎?”佛陀問道。

“人生之路痛苦太多,歡樂和愉快太短暫,太少了,我決定放棄人生,還是去做我的泥像吧!”青年毫不猶豫地說。

佛陀長袖一揮,青年又還原為一尊泥像。然而不久,泥像便被一場大雨衝成了一堆爛泥。

雪峰禪師和岩頭禪師同行至湖南鼇山時,遇雪不能前進。岩頭整天不是閑散,便是睡覺。雪峰總是坐禪,他責備岩頭不該隻管睡覺。岩頭責備他不該每天隻管坐禪。雪峰指著自己的胸口說:“我這裏還不夠穩定,怎敢自欺欺人呢?”

岩頭很是驚奇,兩眼一直注視著雪峰。

雪峰道:“實在說,參禪以來,我一直心有未安啊!”

岩頭禪師覺得機緣成熟,就慈悲地指導道:

“果真如此,你把所見的一一告訴我。對的我為你印證;不對的我替你破除!”

雪峰就把自己修行的經過說了一遍。

岩頭聽了雪峰的話後,便喝道:“你沒有聽說過嗎?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便說:“我以後該怎麼辦呢?”

岩頭禪師又再放低聲音道:“假如你宣揚大教的話,一切言行,必須都要從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頂天立地而行。”

雪峰聞言,當即徹悟。

世間的知識,甚至科學,都是從外界現象上去了解的,而佛法,則是從內心本體上去證悟的。雪峰久久不悟,是因外境的森羅萬象,在心中還有所執取,無法止息妄念,“從門入者,不是家珍”要能“從心流出,才是本性。”這就是不要在枝末上鑽研,要從大體上立根!

一住寒山萬事休,

更無雜念掛心頭。

閑書石壁題詩句,

任運還同不係舟。

——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