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佛心難得(1 / 2)

佛教的因果業緣,實在是難以思議的真理,即使悟道,若無修證,生死輪回,仍難免除,觀夫無果禪師,可不慎哉?

有一位無果禪師深居幽穀一心參禪,二十餘年來都由一對母女護法供養,由於一直未能明心,深怕信施難消,故想出山尋師訪道,以明生死大事。護法的母女要求禪師能多留幾日,要做一件衲衣送給禪師。

母女二人回家後,馬上著手剪裁縫製,並縫一針念一句彌陀聖號。做畢,再包了四錠馬蹄銀,送給無果禪師做路費。禪師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準備明日動身下山,是夜仍坐禪養息,忽至半夜,有一青衣童子,手執一旗,後隨數人鼓吹而來,扛一朵很大的蓮花,到禪師麵前。童子說:“請禪師上蓮華台!”

禪師心中暗想:我修禪定功夫,未修淨土法門,就算修淨土法門的行者,此境亦不可得,恐是魔境。無果禪師就不理他,童子又再三地勸請,說勿錯過,無果禪師就隨手拿了一把引磬,插在蓮花台上。不久,童子和諸樂人,便鼓吹而去。

第二天一早,禪師正要動身時,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引磬,問無果禪師道:“這是禪師遺失的東西嗎?昨晚家中母馬生了死胎,馬夫用刀破開,見此引磬,知是禪師之物,故特送回,隻是不知為什麼會從馬腹中生出來呢?”

無果禪師聽後,汗流浹背,乃作偈曰:“一襲衲衣一張皮,四錠元寶四個蹄;若非老僧定力深,幾與汝家作馬兒。”

說後,乃將衣銀還於母女二人,一別而去!

有一學僧請示盤圭禪師道:“我有一個天生的毛病——氣短心急,曾受師父指責,我也知錯要改,但因心急已成為習氣,始終沒有辦法糾正,請問禪師,您有什麼辦法幫我改正習氣呢?”

盤圭禪師非常認真地答道:“你心急的習氣,如果能拿出來,我幫你改正。”

學僧道:“現在不會心急,有時會忽然跑出來。”

盤圭微微一笑道:“那麼,你的心急,時有時無,不是習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觸境而生的,本來沒有,因境而生。若說父母生給你的,你是太不孝了;父母生給你的,隻有佛心,其他沒有。”

盤圭禪師一生接待學人,不說佛法,不說禪法,隻是要求你自己應具有的佛心和高貴的道德。

後來,盤圭禪師圓寂後,一位住在寺院旁的盲人對參禪的學僧說道:“我雖是瞎子,看不到對方的麵孔,但卻能從對方說話的聲音判斷他的性格。通常,我不但可以在一個人對幸福者或成功者的祝福語中,聽出他的嫉妒聲氣,也可從他對不幸者或失敗者所發出的安慰語中,探出他的得意和滿足聲氣,仿佛他可從那些安慰之言中得到許多的利益似的。但是,在我所有的體會中,盤圭禪師對人說話的聲氣始終是真誠無偽。每當他向人宣示快慰之情時,我隻聽到快慰的聲氣;而當他向人一吐愁腸時,我隻聽到愁苦的聲氣。那種聲氣,完全從他的佛心中流露出來的,那佛心,就是他父母生的。”

學僧聽後,一麵否認盲者的話,一麵讚美盤圭禪師道:“我們老師的佛心,不是父母生的,那是他本有的。”

把一切好的都歸之於父母生的,這會失去自己的本性;把一切壞的都歸之於父母生的,這也會被說為不孝。好和壞,是習性,不是本性,既非與生俱來,也非父母所生。假設有人問:“佛陀是誰生的?”答以“佛陀是摩耶夫人生的”,此話錯也,悉達多太子是摩耶夫人生的,而佛陀則是從般若生也,所謂“般若為三世諸佛之母”,即此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