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如果你申請推銷工作,你可能被問及“請你推銷你自己”或“這裏有一支鉛筆,請你把它推銷給我”等等。
如果你申請市場工作,那麼你可能會被問到:“如果你有一個產品,你會如何打廣告?”“直銷和通過網絡銷售產品有什麼利弊?”“如果你可以贈送100個產品給人,你會送給窮人、老師還是圖書館?”等等。
不一定每一個問題都有標準答案,有時麵試官甚至在提問時不會提供給你任何重要的信息,而問題的重點是考察你會不會去設計回答的方式。
2.選擇進外企,知識和能力哪個更重要?
李開複認為,21世紀我們將看到中國本土企業的崛起。過去,在中國外企往往是最好的雇主,因為待遇比較好,而且有很好的培訓計劃,員工能從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中學到更多。但是,慢慢地有許多中國企業崛起,有些也將成為跨國企業,這些企業將越來越有競爭力,所以不要認為外企就一定比較好。
就算要去外企,也不是所有外企都是一樣的。拿軟件業來說,有些世界一流的公司真的把核心工作拿到中國做,而有些世界一流的公司隻是把中國當作一個外包“美國人不願意做的工作”的對象。甚至在同一個企業,也可能有些部門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的,而其他一些部門則非常普通。這些差異,你要多做谘詢,不要因為進錯企業或選錯部門而後悔莫及。
如果你真的想進入外企,不妨把你的經曆和所有的機會做一個對比,看看哪一個可能匹配。例如,有一位在“我學網”組織了50位誌願者並成功地完成項目的同學,李開複就建議他多找一些需要協調或組織能力強的工作,然後他可以在寫簡曆或麵試時提出:“我在‘我學網’激勵了50位同學,組織和協調了他們的工作,達到了良好的成績。我在沒有任何利益驅使的情況下,都能把組織和協調的工作做好。有人說,慈善事業是最高層次的推銷,我相信我在‘我學網’的經驗會讓我成為貴公司合作夥伴部門的財富。”
對於一個外企員工而言,知識和能力兩者當然都很重要。但是如果你希望在最好的企業裏有所作為,那麼在兩者都不錯的前提之下,能力更為重要。換言之,對於大學畢業生而言,潛力最重要。
微軟和Google的大部分雇員都是畢業後直接進入企業的。這兩個公司在雇用員工時最看重的是潛力,也就是你未來的發展能力和學習能力。那些機靈古怪的麵試題其實不是中國學生所定義的“智力題”,它們考察的並不是智商,而是你的思考方式。
潛力從何而來?從你的思考方式和學習態度而來。思考方式指的是獨立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隻要把書讀懂,更要無師自通,要有所感悟。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那麼你的知識和能力不好也難。所以,很多外企在麵試中設置的問題不是為了分辨“好學生、壞學生”,而是分辨“會思考的好學生”、“熱愛學習的好學生”、“思考深度和廣度足夠好的好學生”和“不會思考的好學生”。除了這一點之外,外企更在乎的是外語口語能力、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表達能力。
在應聘外企時,你可能以為企業看中的是:嫻熟流利的英語;幹淨整潔的儀容;足以耀人的成績;自信深邃的微笑;近乎完美的簡曆;對答如流的麵試。這些固然不錯,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正直向上的品質;積極上進的激情;自信謙遜的氣質;誠信負責的態度;愉快有效的溝通;良好學習的基礎。
3.外企為什麼隻要名校畢業生?
的確,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成功的外企主要招聘名校的學生,這是因為這些公司隻招名校的學生已經造成一個位置有上百人申請,再擴大的話,外企沒法承受招聘的工作量。這跟現在中國就業市場上好職位較少有關,以後有更多比較好的工作機會後這種情況是會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