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龍聽了隻是冷笑,待眾人漸漸靜了下來,方才說道:“兩大門派是不是怕輸了沒麵子,馬某人也不好說,反正當時石克勇可沒有異議。大家也得先想想,事端是漠北狂客先挑起的,帶領各門派上來作見證,漠北狂客也沒有事先跟兩大派彼此協商呀!兩大門派當然也沒有答應過了!這一戰,雖然有人認為會關係到武林福祉,但終歸是漠北狂客和兩大派之間的事情,旁人本來就無權幹預。況且,武當山這諸宮各殿都是武當派的私人地方,張止虛就是下逐客令,又有何不可呢?”
馬雲龍又道:“石克勇叫各門派上來作個見證,把事情鬧大,是因為懷恨少林、武當之前的盛氣淩人——竟沒把他放在眼裏。可是,如今兩大門派人心震動,鄭重迎戰,目的經已達到,還何需他們來囉唕?難道他還當真在乎這一群敗軍之將作個什麼鬼見證不成?”
眾人一聽,不由地覺得有點好笑,想這各大中門派坐壁觀虎鬥的如意算盤,終是打不響了,卻被漠北狂客無形中大大愚弄了一趟,可也當真有趣。
馬雲龍微笑著道:“這一招我們管它叫‘過河抽板’,有趣罷?有趣是有趣,可兩大派也不是完全不通俗務之人,既然各大中門派一場到來,也不好真的讓他們空手而回,於是淨寧方丈昂然說道:‘比武雖然是閉門舉行,但結果一定向諸位有個交待。’”
年輕書生道:“各派人士因為那淨寧方丈一句話,就乖乖地在外麵等結果了?”
甘肅客道:“素聞淨寧方丈的威望甚高,他話已經這樣說了,各派自不敢多言。”
馬雲龍道:“是啊,淨寧方丈武功談不上江湖第一,說到威望,作為少林群僧、武林群豪之首,也可算當之無愧。撇開別的不說,這點,我馬雲龍是第一個服了他的!”
甘肅客道:“那一戰究是如何?請你倒快說個明白,別說了半天,還沒到點子上呢!”
馬雲龍道:“好!好!馬上就來。那一戰是在紫霄宮三清殿進行的。各大中門派都被清場到離三清殿大門十丈以外的地方歇腳,當時能進殿裏麵的人,數數手指頭僅有七人。哪七人?武當方麵,張止虛張掌門是少不了的,還有一人是他第二個得意門下弟子,名字就叫司空巽。這司空巽說是第二大弟子,可本事實在不濟!說來可憐,這一代呀,武當派除了張止虛,已死的方平,一時實在找不出什麼像樣的腳色來。青黃不接,今不如昔,真是愧對那邋遢道人張三豐祖師爺!怕也隻能冀望於以後江山代有才人出了。而少林方麵的,當然就是淨寧方丈,以及淨方、淨可、淨破三位達摩院的長老了。嘿嘿嘿,怎麼樣?說好了當日三清殿上合共有七個人,扳指頭算來算去,就是再算上漠北狂客,是不是覺得尚欠缺了一位?不錯,還有一位嘛,那就是不才的恩師——渡元大師了!”
“這一場切磋為表示公平,開始之前約定,乃是一對一之戰。因為漠北狂客是一人上陣,所以比試預定為四日,一日一戰。少林方麵的比試,采取的是漸強式較量,三十招定輸贏。什麼是漸強式呢?就是說,四僧之中也有高下,論修為,四人中最弱的是淨可大師,其次的是淨方大師,再次是淨破大師,最後的是方丈淨寧。漠北狂客與淨可大師先作比試,淨可大師三十招內輸了,淨方大師就在次日上陣。同樣,淨方大師三十招內落敗了,淨破大師就在次日再上。假如淨破大師也在三十招內輸了呢,淨寧方丈就得在最後一日頂上了。萬一淨寧方丈也不能三十招內擊敗漠北狂客,那麼少林寺就算是全軍覆沒,一敗塗地。當然,如果漠北狂客沒有在第一回合擊敗淨可大師,那以後的就不用再比了。武當派方麵,上陣的隻有張止虛張掌門一人,而且又是東道主,因此,放到第五日去……”
甘肅客道:“按你此言,那如果少林不敗,武當便是不必上陣了?”
馬雲龍搖頭擺手道:“不是這樣,漠北狂客挑戰的是少林、武當,武當怎能這樣置身事外?漠北狂客要是敗在第一回合淨可大師的手上,第二日的比試就改為武當派的張掌門了。”
甘肅客道:“這規則聽來合理,可繞個圈子,也是輪番上陣。說是一個對一個,實際須得一個對五人,還不是少林、武當占大便宜?嘿嘿,他們可還真會定規矩。”
馬雲龍道:“你道這規矩,是武當、少林定的麼?不是,不是,是漠北狂客石克勇,是他自己親口定出來的!雖然淨寧方丈、張止虛張掌門為求保險,心中亦有此意,但他們還沒有厚顏到率先地把話說出口來,這等地步!”
眾人嘩然之聲又起,均道:“嗯!自願的以一敵五,這漠北狂客不愧一個‘狂’字,當真好大的口氣,也當真好大的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