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意氣之爭(3 / 3)

甘肅客道:“武當與漠北狂客是結下梁子,少林派卻跟他可沒什麼恩怨過節,而且少林寺裏都是和尚,佛家人不是講求四大皆空麼?應該不對浮名俗事牽掛,沒道理會因為漠北狂客的一紙戰書而勞師動眾呀!”

馬雲龍道:“少林寺的和尚與別處的可大不相同,和尚寺嘛,固然是敲經念佛之所,那兒卻也是尚武練功的聖地。‘七十二絕技’如雷貫耳,人人不都說‘天下武功出少林’麼?所謂樹大招風、人怕出名豬怕壯。其實呢,往昔上去少林寺撒野的人也不是沒有,但大多是隨便派幾個羅漢堂的弟子應付也就過去了,極少出動到什麼第一、二流的高手去打發的。畢竟人家來公然挑戰,如不出手,除了落了個目中無人的惡名,還可能被誣為徒有虛名,不敢迎戰。既然少林上下是以‘武’名聞,拳腳會友,比武切磋也不是什麼壞事。何況這石克勇竟在一怒之下,把事情鬧得了這麼大,少林寺可謂騎虎難下,這一戰,是免不得的啦。”

年輕書生道:“那少林寺派是出動了哪幾位高手?”

馬雲龍道:“少林方麵是由方丈淨寧,帶同達摩院三位長老,以及數名二、三代弟子前往武當山。達摩院的三位長老分別是淨方、淨可、淨破。沿途服侍的弟子中,有一位是渡字輩的,那就是家師渡元了。”

甘肅客想了一想,驚道:“難道少林寺出來的,是當年號稱少林淨字輩九大武僧中的四大高手?”

馬雲龍微笑了道:“你倒是真個懂得不少!不錯,其時淨字輩九大武僧,就是按‘寧’、‘定’、‘方’、‘可’、‘破’、‘塵’、‘於’、‘玄’、‘機’九個字排開的。淨寧大師是方丈,其餘八人中淨方、淨可,淨破是達摩院的。淨定是戒律院的,淨塵是菩提院的。淨於是般若堂的。淨玄,淨機則是羅漢堂的。九大武僧其中又以方丈淨寧,達摩院的淨方、淨可、淨破三人的修為最高。”

賣山草藥的舒了一口氣道:“少林寺出的都是當時一等一的高手,還要是四大武僧這樣的絕頂高手,武當方麵,張止虛張掌門想也並非泛泛之輩,幾大高手就是這樣聯手對付漠北狂客一個人麼?”

眾人到此都不禁嘩然,想這樣鬥法,少林、武當不是有失體麵麼?漠北狂客是孤身一人挑戰,堂堂兩大門派,怎麼能如此厚顏?

馬雲龍道:“淨寧方丈作出這樣的安排,是因為張止虛那天晚上的一番話。張止虛赴嵩山的那一晚,告訴了淨寧方丈,自己的大徒弟方平被漠北狂客所害,盡管是咬舌身亡,但鑿實是敗在石克勇三招之內。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因為方平雖心高氣傲,但資質上佳確是事實,多年來得到自己做這個師父的真傳之餘,尚有獨辟徑門、自創奇招的本領,當世後輩堪入一流之列。假以時日,定必青出於藍。他此前是看過方平使出自悟演化的太乙五行刀法,自忖憑自己修為功力,尚不能在十招內占得便宜。而方平的師弟們是親眼見到石克勇竟在三招之內分高下。漠北狂客的功夫,盛名之下,恐怕不差。”

年輕書生道:“這麼說來,張掌門是怕自己也打不過石前輩,所以請少林的高僧過來襄助麼?”

賣山草的聽得連連搖頭,道:“以眾敵寡,贏了也沒什麼光彩的。”

馬雲龍道:“二位這樣說也未免太小覷了兩大門派。沒錯,張止虛確實是有這個擔心,可並非如你們所想,要聯同少林四僧一起上,來個以眾敵寡。要真如此,他就是不怕別人笑話,自己也一輩子抬不起頭來。他知道石克勇挑戰的是武當、少林兩大門派。而兩派儼然是武林領袖,輸贏可不是一己之事,乃是關係江湖往後的安亂禍福,半點掉以輕心不得。”

甘肅客道:“對!對啊!武當、少林是武林之望,素來擔當穩定各門各派人心,製衡各方各地勢力的腳色。假若不慎輸了一招半式,傳了出去,兩大派百年威名固是大損,而萬一果便因此造成了江湖上人心不穩,那幫潛伏的邪門異教勢必乘機蠱惑作亂。到時候,武林同道之間,受其鼓動,大可能掀起一番腥風血雨,甚至生靈塗炭,禍害匪淺。”

馬雲龍道:“正是,淨寧方丈聽到張止虛的所言,不免心生不安。他可做夢也沒想到江湖上,竟冒出了如此一個中年奇人高手。漠北狂客這名字見諸於世,屢被提起,是近十年的事情了,卻一直覺而不察,未加重視,當然很說不過去。須知此役已被石克勇張揚得如此厲害,兩大門派實已不容有失。準備了達摩院三大高手迎戰,是要以防萬一。這場挑戰是由石克勇單方提出,最初便打著切磋之名,點到即止,並不是性命相搏。這麼的一來,假使己方一人沒留神吃虧了一招半式,勝負便算分了,到時也不好再行死纏爛打下去。若不幸逼到那種田地,隻好提出另擇他日,容那石克勇休養好精力,餘人即逐日輪番上陣,再來單打獨鬥,盼終有一個能破了他的招式。如此這般設計,為的是許勝不許敗。雖免不了稍欠公平,但也無可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