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自己的潛能
成功與其說是取決於人的才能,不如說取決於人的熱忱。熱忱使我們的生命更有活力;熱忱使我們的意誌更堅強。不要畏懼熱忱,如果有人願意以半憐憫、半輕視的語調把你稱為狂熱分子,那麼就讓他這麼說吧。源源不斷的熱忱,使你永葆青春,讓你的心中永遠充滿陽光。讓我們牢記這樣的話:“用你的所有,換取你工作上的滿腔熱情。”正因為如此,大多數功勳卓著的偉人就具備了這一點。
我們知道拿破侖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他發動一場戰役隻需要兩周的準備時間,換成別人則一定做不到,曆史也證明,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拿破侖之所以能夠領導軍隊如此迅速的完成戰役,正是因為他那無與倫比的熱情。戰敗的奧地利人被拿破侖創造的戰爭奇跡驚呆了,發出了“他們不是人,是會飛行的動物”的感慨。他對他的理想充滿著把征服一切成為可能的激情。
拿破侖在第一次遠征意大利的行動中僅僅用了15天時間就打了6場勝仗,繳獲了21麵軍旗、55門大炮,俘虜了一萬餘人,並占領了皮德蒙德。拿破侖與他的士兵正是以這麼一種根本不知道失敗為何物的熱情,從一個戰場走向另一個戰場,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他們差點改寫了曆史。
熱情使人們拔劍而起,為自由而戰;熱情使大膽的樵夫舉起斧頭,開拓出人類文明的道路;熱情使彌爾頓和莎士比亞拿起了筆,在樹葉上記下他們燃燒著的思想;熱情使伽利略舉起了他的望遠鏡,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熱情使哥倫布克服了艱難險阻,享受了巴哈馬群島清新的晨曦;因為熱情,人們在不斷地革新和創造著這個世界。
一心一意,一矢中的
什麼是熱情呢?英文中的“熱情”這個字是由兩個希臘字根組成,一個是“內”,一個是“神”。中文的解釋是:熱情是一個人因為對所從事的事情具有濃厚的興趣,對事情的未來充滿信心,而表現出的一種高度負責、全身心投入的一種情感。同時,熱情還是一種積極、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理由充滿工作熱忱,不論是作家、教師、工程師、工人、服務員,隻要是自己認為是理想的職業就應該熱愛它的,熱愛也就自然珍惜。熱情對於做人或成事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沒有熱情,軍隊無法取得勝利;沒有熱情,人們不可能創造出今天如此豐富的物質生活;沒有熱情,人們不可能征服自然界各種強悍的力量而成為萬物的尊長;缺乏熱情,經濟不可能這樣迅速的全球化,我們的生活也絕對不是現在的模樣。熱情是一種神奇的要素,它足以吸引任何具有影響力的人,它是你工作成功的關鍵要素。對於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人也是一樣,如果你對工作缺乏熱情,那麼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你都不會有突出的成就;你無法在人類曆史上留下任何印記;做事如果是平平淡淡的態度,就會在庸庸碌碌中了卻此生。你的人生結局將和千百萬的平庸之輩一樣,一事無成。
同樣一份工作,同樣由你來幹,有熱情和沒有熱情,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使你變得有活力,工作幹得有聲有色,創造出許多輝煌的業績。而後者使你變得懶散,對工作冷漠處之,當然就不會有什麼發明創造,潛在能力也無所發揮——你不關心別人,別人也不會關心你;你自己垂頭喪氣,別人自然對你喪失信心;你成為企業裏可有可無的人,你也就等於取消了自己繼續從事這份職業的資格。可見,培養熱情是競爭中至關重要的。
所以說,當你興致勃勃地工作,並努力使自己的領導和顧客滿意時,你所獲得的利益就會相應地增加。你要時刻告訴自己,你做的事情正是你最喜歡的,然後高高興興地去做,使自己感到對現在的職業已很滿足。還有,你要表現熱忱,告訴別人你的工作狀況,讓他們知道你為什麼對這項職業感興趣。
“失去了熱情,就損傷了靈魂”,每一個致力於成功的人,都應該牢記這句話。在各種成功素質中,居於首位的,應該就是熱情。熱情是一種意識狀態,它能鼓舞和激勵你采取積極的行動,讓你整個身體充滿活力,使你的學習與生活不再顯得辛苦、單調。它還能感染和你接觸的每一個人與你一道共同奮鬥,創造美好未來。事實上,一個熱情的人,等於是有神在他的心裏。熱情也就是內心的光輝——一種炙熱的、精神的特質,如果將這種特質注入到你的奮鬥之中,那麼你無論麵對什麼樣的困難都將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擁有熱情,你就可以用更高的效率、更徹底的付出做好每一件事,你會覺得你所從事的工作是一項神聖的天職,你將以濃厚的興趣,傾注自己所有的心血把它做到最好;擁有熱情,你就會敏感地捕捉生活中每一點幸福的火花,體驗快樂生活的真諦;擁有熱情,你會以寬廣的胸懷獲得真誠的友誼,用你的愛心、你的關懷、你的胸襟創造和諧的人際關係;擁有熱情,你就會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麵對生活,以高昂的鬥誌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戰與考驗,以不屈的奮鬥向自己的目標衝刺,用熱情之火將自己鍛造成一座不倒的豐碑。
所以說,熱情是點燃生命的火種;熱情是照亮前程的心燈;激蕩內心澎湃的熱情方能綻放光彩絢麗的人生!
要心存盼望地看待未來
被動做事,做事者對於完成事情的價值的愉悅不是在於做事的過程和結果體現,而是決定於給他分配任務的命令者對於事後的精神狀態,首先在心理上有了抵觸情緒,就會削弱他克服困難的信念,並且在心理上會不停的否定自己完成的每個環節,不僅會有體力的消耗,更會有精神的折磨。在這樣的一個心理環境下做事,效率是極低的。所以邁克爾·喬丹說:我不相信被動會有收獲,凡事一定要主動出擊。
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每個機會都會有許多人在競爭,要想把握機會,必須學會主動出擊,積極推銷自我。兩個人在競聘一個職位時,他們都沒有經驗,其中一人說自己不懂,沒有信心;另一個人則說自己雖然沒經曆過,但有信心做好。最終,機會落在第二者頭上。立刻去做!可以應用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幫助你做自己應該做、卻不想做的事情;對不愉快的工作不再拖延,抓住稍縱即逝的寶貴時機,實現夢想。
兩個同齡的年輕人同時受雇於一家零售店鋪,並且拿同樣的薪水。
可是一段時間後,叫約翰的小夥子青雲直上,而那個叫湯姆的卻仍在原地踏步,湯姆很不滿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終於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兒發牢騷了。老板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一邊在心裏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約翰之間的差別。
“湯姆”老板開口說話了,“你今早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麼賣的。”
湯姆從集市上回來向老板彙報說:“今早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
“有多少?”老板問。
湯姆趕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後回來告訴老板一共40袋土豆。
“價格是多少?”
湯姆又第三次跑到集上問來了價錢。
“好吧,”老板對他說,“現在請你坐到這把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要說,看看別人怎麼做。”
約翰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並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袋,價格是多少;土豆質量很不錯,他還帶回來一個讓老板看看。昨天那個農民鋪子裏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他想這麼便宜的西紅柿老板肯定會要進一些的,所以他不僅帶回了一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
此時老板轉向了湯姆,說:“你現在肯定知道為什麼約翰的工資比你高了吧?”
所以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於能知,而在於能行,這種“行”是主動的,主動出擊,能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先是做事者有對成功完成這件事的渴望,為了使行動容易,將所需的工作環境整理好,或把周圍一些令心情散亂的事物消滅掉。然後他才會充分的投入激情,在行動中享受收獲的喜悅,在愉悅的趨使下你會全力以赴,這時你會發現眼目所及之處還有無窮天地。
若一個人製定了人生目標,但不親自去實現這個目標,這目標等於虛設。冥想苦思謀劃如何有所成就,如何賺大錢,決不能代替實地去做。主動行動才是化目標為現實的關鍵,主動行動才是潛能的引爆器。
一位美術設計家,他很有能力。每當他到了工作的時間,一定馬上拿起畫板開始做事,這段時間內,他從來不打電話閑談,也不會喝咖啡等等。他從長期的經驗中已了解到,在紙上沒有成績是不可以到任何地方去的。每個成功的人士和平庸者相比,總會有一些所謂的“怪習慣”他們雷厲風行地做事會到不講人情的地步,在做事時的熱情到了風風火火的程度,這些表象的東西是他們做事主動出擊力度強大的體現。有了主動出擊的念頭,接下來就是在行動中注意保持這份主動的技巧。
某種事情,無論如何不可能辦到時,主動就表現在對一定要找到出現問題的核心的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找到它的症結所在,一旦克服了它,其它部分就容易解決了。假使你無論如何也找不出邏輯做法時,應該充分發揮你的才智,在“你認為可以”的地方著手。
平時就要養成一種習慣,用“主動行動”的警句自我激勵,對某些小事情做出有效的反應。這樣,一旦發生了緊急事件,或者當機會自行到來時,你同樣能做出強有力的反應,立即行動起來,而不至於任由機會擦身而過。
許多人都有拖延的習慣。這是主動的天敵,由於這種習慣,他們可能出門誤車,上班遲到,或者更重要的——失去可能更好地改變他們整個生活進程的良機。
不論你現在如何,隻要用積極的心態去行動,你都能達到理想的境地。
有一家很大的公司,該公司總裁精力旺盛,而且對流行趨勢反應極其敏銳。他才華橫溢,精明幹練,但是管理風格卻十分獨裁。對部屬從不給他們獨當一麵的機會,人人都隻是奉命行事的小角色,連主管也不例外。
這種作風幾乎使所有主管離心離德,大多一有機會便聚集在走廊上大發牢騷。乍聽之下,不但言之成理而且用心良苦,仿佛全心全意為公司著想。隻可惜他們光說不練,以上司的缺失作為借口而坐言卻不起行。
有一位主管卻不願意向環境低頭。他並非不了解頂頭上司的缺點,但他的回應不是批評,而是設法彌補這些缺失。上司指頤氣使,他就加以緩衝,減輕屬下的壓力。又設法配合上司的長處,把努力的重點放在能夠著力的範圍內。
受差遣時,他總盡量多做一步,設身處地體會上司的需要與心意。假如奉命提供資料,他就主動附上資料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建議。
有一天,一位公司的顧問與該公司總裁交談,他大為誇讚這位主管。以後再開會時,其他主管依然接到各種指示,惟有那位積極主動的主管,受到總裁征詢意見,他的影響圈因此而擴大。
有人誤以為“積極主動”就是強出頭、富有侵略性或無視他人的反應,其實不然。積極主動的人隻是反應更為敏銳,更為理智,能夠切乎實際並掌握阻礙成功的症結所在。
為自己設想一個好的結果
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在69歲時的一次演講會上,當有人問他推銷成功的秘訣時,他當場脫掉鞋襪,將提問者請上台說:“請您摸摸我的腳板。”
提問者摸了摸,十分驚訝地說:“您腳底的老繭好厚哇!”
原一平接過話頭說:“因為我走的路比別人多,跑得比別人勤,所以腳繭特別厚。”
提問者略一沉思,頓然感悟。
李嘉誠講完故事後,微笑著自謙地對記者說:“我沒有資格讓你來摸我的腳底,但我可以告訴你,我腳底的老繭也很厚。”
約翰·弗斯特認為:“天才就是點燃自己的智慧之火”;人生的許多財富,都是平凡的人們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而取得的。周而複始的日常生活,盡管有種種牽累、困難和應盡的職責、義務,但它仍能使人們獲得種種最美好的人生經驗。對那些執著地開辟新路的人而言,生活總會給他提供足夠的努力機會和不斷進步的空間。人類的幸福就在於沿著已有的道路不斷開拓進取,永不停息。那些最能持之以恒、忘我工作的人往往是最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