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由心生
我們發現,成功的人都有一種強烈的願望,一種出人頭地、不甘碌碌無為的強烈願望。在他們中,有些人沒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也有沒有正式上過幾年學。可是,這些人之所以成就非凡,並非與是否接受過正規的學校教育有關,也並非因為他們具有與眾不同、智慧超群的聰明才智。真正促使他們走向成功的恰恰是另一種要素,那就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堅持到底的決心。
堅持會引導你的事業走向成功,而成功的事業又將成為你邁向更大成功的堅實基礎。它給你動力,讓你獲得強大的能量,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我們夢想著成為富人,那麼不能隻夢想,而是要看準了目標就行動,並一如既往地堅持到底,成為富人就是必然的事。
美國作家鮑勃·摩爾在他的《你能當總統》一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世界著名的遊泳能手弗洛倫絲·查德威克在兩年前成功地橫渡了英吉利海峽之後,準備再次橫渡。這天,當她遊近加利福尼亞海岸時,她已經在海水裏泡了16個小時,寒冷刺骨的海水凍得她嘴唇發紫,全身不停地打寒顫。遠方,迷霧重重,看不到海岸,身邊隻有一條隨身的小船。查德隘克感到難以堅持,便向伴隨著她的小艇上的朋友請求道:“我不行了,快把我拉上來吧。”
艇上的朋友勸她:“隻有一英裏遠了,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就到了。”
濃霧使她看不到海岸,她以為隊友是在騙她。再三請求道:“把我拖上來吧。”最終,查德威克就在離終點一英裏遠的地方被拉上了小艇,
當時,冷得發抖,渾身濕淋淋的查德威克告訴采訪她的記者說:“如果我當時能看到海岸,那麼我就一定能堅持遊到終點。是大霧,是大霧使我看不到方向,感覺不到希望的存在。”
難道真是大霧阻止了她奪取勝利的欲望嗎?事後,查德威克認識到,真正使她失敗低頭的不是大霧,而是她內心的疑惑阻礙了她的成功,是她自己讓大霧擋住了視線,迷惑了她的心,首先是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然後才被霧“俘虜”了。
中國有句古話:“行百裏九十半。”開頭容易收獲難,前麵容易後麵難。在向著目標奮鬥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挫折是必然的,越是接近輝煌的地步越是如此,所謂“黎明前的黑暗”,其寓意就在這裏。這個時候,富人們運用毅力,頑強地奮鬥,使困難變成機遇,從而邁向了成功。窮人們則缺乏毅力,眼前無路想回頭。
禍福相依,尋找暗藏的福分
第一架飛機的製造者蘭格力1930年作第一次飛行時,飛機掉到了水裏,四周充滿了譏笑聲。失敗的消息登在第二天美國各報上。但蘭格力不灰心,他相信毛病不在飛機,要求再試—試。然而第二次試飛,由於一根繩子掛著了飛機的尾巴,飛機倒衝入水裏,蘭格力本人幾乎摔死,飛機從水裏拖上來時早已破碎不堪。翌日一早,美國全國各報都嘲笑他是“傻子”,教會的牧師們認為這是褻瀆了上帝,說“如果上帝的意思是叫人飛的,早就會替人生兩個翅膀。”有些守舊的科學家也說,地心吸力是不能戰勝的。政府也斷然拒絕了他再次試飛的要求,盡管蘭格力是在譏諷中鬱悶死去,盡管他的飛機放在華盛頓的國立博物院之初仍被人圍觀和嘲笑,但正是這架飛機,帶著蘭格力的創造和意誌,被後人送上了天,從而圓了人類在空中飛翔之夢。
不能堅持到底,隻能被財富拋棄,從來沒見過做事半途而廢的人能成為富翁。世上最不能成事的人就是做事半途而廢的人。
堅持,就是成功,成功就這麼簡單,我們常常羨慕那些有才華的人,羨慕那些天才,而忽略了自己的天賦才能。仔細想想,我們的人生為什麼平淡無奇,波瀾不驚,就是因為我們不能持之以恒,就是因為我們常常半途而廢。
古代思想家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是一個過程。“水滴石穿”,不是水滴有多大的力,而是數十年朝著一個地方落下的結果。因此就要學會持之以恒,隻要能堅持到底,總有山花爛漫時。
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不是他們有超凡的能力,而是因為無論大事小事,無論多大的困難和挫折,他們都咬緊牙關挺了過來,所以最終他們成功了,取得了人人夢想的財富。而很多人一輩子受窮,不是因為缺乏能力,而是不能堅持,常常半途而廢,大事堅持不了,小事不願堅持,困難挫折麵前更是早早地敗下陣來。
活在當下你在工作中難免遭受挫折,甚至是失敗,你惟一需要的就是堅持。很多時候,成功就差堅持這麼一點,很多的成功者就是在他人放棄的時候仍然堅持。千萬不要讓形形色色的“迷霧”遮住你的雙眼,不要讓生活的迷霧“俘虜”你。無限風光在險峰,越是到了緊要關頭,我們遇到的困難就越多,這就是所謂的“黎明前的黑暗”。這時候,我們要咬咬牙,雲開日出的美景就會呈現在我們眼前。
精神的喜悅能夠彌補肉體的苦楚
現在的社會,是知識爆炸的時代,更是能人輩出的當口;信息,瞬間能傳播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這和平時代,極少有當英雄的機會,為求活的有價值,活出精彩,於是,千軍萬馬都湧向那商海淘金的路。看世間人來人往,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在京城的打工一族有這樣一串順口溜:
幫老板是工資少,小買賣被城管抄,大買賣要關係好,炒股票又常被套、、、、、、
創業是舉步維艱,為何創業難,因為人們的眼中往往隻有閃閃發光的金子,而忽略了那些淘金的方法。沒有創意,你因為平庸就永遠不會脫穎而出。窮人之所以窮,富人之所以富,核心在於是有創新地工作,還是用四肢幹活。有創新的人,心有雄兵千萬,雖不見他們怎麼動作,卻成就於無形。相反,用四肢幹活的人,他們起早貪晚,不堪重負,沒日沒夜地勞作,可是他們卻掙不了幾個錢。
創新都是有心人用腦創造出來的。創新就意味著冒險,所謂富貴險中求。想人家想不到的,做別人不敢做的,敢為天下先,在於思維的轉換。有人善於用手抓住那一瞬間的“電光”,有的能做出震驚世界的舉動;成功者的過人之處就在於能緊緊抓住很多偶然的東西,做出驚人的成就。
加利福尼亞的淘金隊伍中還有一位與眾不同的人物——李維·施特勞斯。李維·施特勞斯跟著兩位哥哥遠渡重洋,加入到加利福尼亞的淘金隊伍中。
然而,現實並非李維想像的那樣是遍地是黃金,而是遍地都是淘金人。看來靠淘金發財太難了!
有一天,一位來小店買東西的淘金工人和李維聊天時說:“你這兒的帆布質量不錯,如果做成褲子,很適合我們這種人穿。你知道,我們現在穿的工裝褲都是棉布做的,很快就磨破了,如果用帆布做成褲子,一定很結實,很耐磨……”
聽到這裏,李維取出一塊帆布,帶著這位淘金工人來到了裁縫店,讓裁縫用帆布為這個工人趕製了一條短褲——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條帆布工裝褲。帆布短褲生產出來,就大受那些淘金工人的熱烈歡迎,大量的訂貨單雪片似的飛來,李維一舉成名。
因此,做事前要看看是否有所創新,不要盲目地跟風。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我們不說治與被治,這裏要說的是單靠出賣體力的人,一輩子的生活狀態恐怕也隻能維持在溫飽水平;而開動大腦、利用知識智慧工作的人,他們的工作是高效率的,他們往往能成功,成為令人羨慕的富人。
我們再來看一個故事:法國科學家法伯做過一個有名的“毛毛蟲實驗”。他在一隻花盆的邊緣上擺放了一些毛毛蟲,讓它們首尾相接圍成一個圈,與此同時,在離花盆周圍6英寸遠的地方撒了一些它們最喜歡吃的鬆針。由於這些蟲子天生有一種“跟隨者”的習性,因此它們一隻跟著一隻,繞著花盆邊一圈一圈地行走。時間慢慢地過去,一分鍾、一小時、一天……毛毛蟲就這樣固執地兜著圈子,一走到底,後來法伯把其中一個毛毛蟲拿開,使其原來的環出現一個缺口,結果是在缺口頭一個的毛毛蟲自動地離開花盆邊緣,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鬆針。
毛毛蟲的實驗告訴我們,在一個封閉的思維模式裏,很容易形成盲從和跟隨。活在當下,當我們麵對難以解開的局麵時,隻有突破定式、打破常規,以超常思維來解決新問題,才能使人生不斷獲得新的機遇。
有一天,龍蝦與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把自己的硬殼脫掉,隻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說:“龍蝦,你怎可以把唯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也放棄呢?難道你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在的情況來看,連急流也會把你衝到岩石上去,到時你不死才怪呢?”
龍蝦氣定神閑地回答:“謝謝你的關心,但是你不了解,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外殼,現在麵對的危險,隻是為了將來發展得更好而作出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