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由脆弱到堅強的轉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過大的壓力和困難,會成為孩子的負擔,一下子壓垮孩子。但如果沒有壓力和困難,孩子又無法成長起來。隻有適當、適度、適時的壓力和困境,才能成為孩子成長成熟的催化劑,讓孩子變得堅不可摧。父母陪在孩子的身邊,就是要幫助他選擇正確的困境和壓力。
及時扼殺孩子自卑的優越感
阿德勒說:“有一種自卑,會表現出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隻是自欺欺人,隻會讓孩子學會吹牛和冒進,對他的成長極為不利。”
麵對籠子裏的老虎,有的孩子會發抖,有的孩子會做好跑的準備,卻還說:“我不怕它,我還敢打它。”這後一種孩子就是自卑的優越者,他們依靠偽裝來掩飾自己的恐懼。這種現象在男孩子中表現得最明顯。
我堂哥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他十六歲那年,天降大雨,村裏的河水漲得淹沒了很多田地。
一些孩子不顧大人的囑托,在雨後跑到河邊去玩。盡管河水已經少了很多,可是依然在翻滾咆哮著。河麵上有很多從上遊衝下來的物品、樹枝,甚至牛羊等。
我堂哥和一些小夥伴們也去了河邊。有一個叫勇的孩子說:“嗨,你們有誰敢去遊泳嗎?”
沒有人說話,勇就嘲笑道:“膽小鬼。”
有個孩子不服氣,說:“有種你去遊,你要是能活著回來,我們就都服你。”
勇臉一紅,向後退了一步,但還是嘴硬地說:“我才不怕,別忘了我的名字叫‘勇’。”
堂哥勸勇說:“太危險了,你忘了咱們村有人在這條河裏被淹死的事了?別幹這傻事了。”
誰知勇聽了堂哥的話反而生氣了,他脖子一梗,罵道:“你們這群孬種,都是怕死的貨。”
先前說話的那個孩子又說:“你不怕死,你就去死一個看看。”
勇氣急敗壞,上來要打那個孩子,那個孩子躲在堂哥身後,繼續說:“你是怕跳水,才故意找茬兒來揍我,好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勇聽了這話,就停下來,一下子跑到河邊,可是到了被衝垮的堤壩那兒,又停住了。那個孩子一看他那個樣子就笑起來了。這可激怒了勇,勇不由分說就跳進了河水裏。河水一下子就把勇卷走了。
堂哥嚇壞了,趕緊叫幾個夥伴去找人。勇被救回來了,但在醫院裏住了一個星期,之後再也不敢下水了。
害怕被人嘲笑的孩子,在外人的壓力下,會不顧自身實力,或者現實狀況,而執意要冒自己不能冒的險。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自卑的優越感,那麼就趕緊將它扼殺在萌芽中吧。
小鬆四歲的時候迷上了滑板,奶奶和我都擔心他受傷,一再告誡他:不能跑得太快,不能失去平衡,不能玩花樣。
可能是告誡多了,也摔過幾次,小鬆變得有點膽怯,甚至不敢同時把兩隻腳都放在滑板上,他害怕失去平衡。
小區裏有很多男孩子都有滑板,他們的玩法各有不同,但幾乎所有人經過小鬆身邊時,都會把大拇指豎起來,然後再翻轉過來朝下。
小鬆知道這是嘲笑,氣急了,回家後就跟我和奶奶說:“哼,有什麼了不起的?我隻不過是年紀小,等我再長大一點,我就做一些讓他們都刮目相看的動作。”
奶奶說:“對,我們小鬆是英雄好漢。”
小鬆聽了這話,很滿足。但是再滑滑板時,還是會很膽怯;因為膽怯,又會受到嘲笑。這回受到的嘲笑,給小鬆的打擊特別大,他把滑板一扔,自己回家了。
回到家小鬆告訴奶奶說:“我再也不玩滑板了。不會玩滑板,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陶京知道這事後,對小鬆說:“我比你大二十幾歲,可我不會玩,你能教我嗎?”
小鬆覺得很好玩,就又撿起了滑板,這一撿,卻撿出了小區裏的滑板大師。在陶京的循循善誘下,小鬆玩滑板的能力越來越強。
如果父母總是不讓孩子接觸一些危險的活動,那麼孩子就會變得膽怯、自卑。但他開始的時候總是會用說大話的形式進行自我安慰,一旦安慰不成,就會變得更加恐懼。
我班上有個孩子,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學習成績特別差,一個是攻擊性特別強。他最喜歡攻擊的,大多都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
我屢次對他進行說教,但都沒有什麼效果。後來我問他:“你為什麼不能把打架的勁頭放在學習上呢?”
他反駁道:“學習不好也不是錯誤,誰規定人活著就必須學習呢?”
“你害怕學習?”
“我隻是不屑。有很多名人,學習成績並不好,但比學習好的人都有出息。”
“可能他們在學校的成績不好,但他們在社會中一定學習得非常認真。沒有任何一種成功是靠無知建立起來的。”
“那我以後就進入社會中再學。”
“照你目前這種狀態來看,你進入社會中唯一能學會的就是打架罵人。”
“哼,你歧視我。”
“我不是歧視你,我是懂得人的發展規律。你知道你為什麼那麼喜歡打架嗎?”
“我就是看不順眼。”
“對,你的確是看不順眼。而且,你發現沒有,你打的學生都是很努力、學習成績很好的?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
“這意味著你沒有把精力放在自身上,沒有一點兒依靠自己的努力的精神,隻希望利用你的暴力來緩解你所處的不利狀況。但是你的拳頭並不能讓學習好的人成績下降,同樣,不能使你的成績上升。”
“......”
“你打架,隻說明你是個軟骨頭,你不敢麵對自己。”
“我——”
從自卑而引發的優越感,會讓孩子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進行自欺。如果孩子的觀點不得到糾正,那麼他的這種自卑感將成為扭曲他心靈的暗流。
蒙老師心語
人有自卑感是很正常的,任何人在麵對壓力、困境的情況下,由於看不到自身努力能改變狀態,都會產生自卑感。產生自卑感後,有的人會想辦法去改變自己,有的人卻會想辦法欺騙自己。如果你的孩子是後一種情況,那麼,你就必須糾正孩子。注意,因為在欺騙自己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外顯的優越感,所以也很容易欺騙父母,讓父母看不到孩子的真正想法。
孩子不能總以超越別人為目標
任何孩子在人群中都會產生比較之心,這種比較之心是他超越別人的一個動力。但是如果孩子總是把目標定位為超越別人,那麼他就會產生心理負擔。
當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時,他的身體就會特別舒展,他的內心也會顯得很舒暢,因為他沒有負擔。但是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一些消極的心理影響,那麼他身體的某個地方就會出現僵硬的狀況,而他的心靈也會產生負荷。
我曾經跟隨一位身心能量大師學習,親眼見證他治療了一個女孩肩背疼痛的奇症。在這個女孩的肩背處有一個硬塊,但是去醫院檢查,都沒有什麼異常。
這個女孩來到我老師這裏時,是持懷疑態度的。我老師也沒有點破,隻是按照經脈穴位,一點點為她按摩。
當按摩到肩背處時,老師問那個女孩:“你十幾歲時最不喜歡的一個人是誰?”
“十幾歲?嗯,劉玉霞。”女孩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這裏沒人認識你,也沒人認識劉玉霞。你就放心大膽地罵罵她,你的病就好了。”
“開玩笑吧?”女孩笑了,但她馬上就變臉罵了起來,“那是個不要臉的女孩子,仗著自己學習好,整天耀武揚威的,不知道自己姓啥。哼,她今天過得也並不比我好。”
“嗯,對,就是,她學習好也沒啥了不起的!”
“就是,我那時候就憋著一口氣,一定要超過她。有好幾次,我都實現了我的願望。隻是我沒有耐性,沒有保持住。”
“那你也還是超過了她。”我老師一邊替她按摩,一邊附和道。
“當然,我的能力並不比她差。”
“你的能力肯定很強,犯不著老是和她比。你隻要完成你的目標就行了,何必盯著她呢?”老師這回開始勸解,而他按摩的力度也增大了。
“啊!”女孩大概疼了一下,她齜了一下牙,然後說,“嗯,也對啊!”
在這樣的聊天中,女孩的按摩結束了。臨走時,她聳了聳肩膀,說感覺好多了。等到她第二次再來按摩的時候,老師又問她關於劉玉霞的意見,女孩說:“過去了。都過去了。”
僅兩次按摩,老師就治好了這個女孩的病。我問老師什麼原理,老師說,她的心理症結是太過強調和別的孩子做比較。
如果孩子不能確定合理的人生目標,反而把目標定為和某個人進行比較,那麼他的身體就會出現狀況,他心裏也會感覺學習是痛苦的,從而產生心理負擔。
我認識一個叫肖劍的人,他有一個最好的朋友,叫魏偉。他們從上中學之後就在一起,因為學習成績都很好,一直是老師的寵兒。他們倆幾乎形影不離,甚至被人看作同性戀。
工作後,魏偉在一家外企找了份助理的工作。肖劍本來想繼續考研,但是聽說魏偉麵試成功後,馬上改變主意,專攻這家外企,但由於職位很少,他最後成了一名銷售員。
肖劍工作特別努力,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發明了一種倒三角式銷售方式,即把熟人變成生人、把生人變成熟人的銷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