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洞現奇珍各心思(2 / 2)

恃文將賬簿遞給李泰,李泰隨手翻閱幾頁,道:“大人,這是李府十年來的出入賬冊。”跟著將檢閱賬冊的訣竅向恃文說了。

恃文將賬冊接過來又粗略掃了一回,不由得大驚失色。他眼光瞥斜間見箱中一本賬冊內夾有一封書信,當即取了出來。信封老舊發黃,上書“今上親啟”四字。

恃文把書信揣進懷中,道:“先上去吧。”

李泰問道:“那另一條岔道又如何?”

恃文道:“那條道我已知通往何處,不需理會。”據小周子所說,另一條道必是通往城隍廟無疑。

正要出洞,恃文忽地聽見洞中有嘀嗒之聲,這聲響如此熟悉,仿佛上輩子曾聽過一般。恃文四下裏找尋,果在黑暗角落中找到一座一人多高的機械鍾。此鍾黃銅打造,鍾內隻有兩根粗長指針,並無秒針,下麵一個圓形擺錘左右擺動發出聲響。

恃文陡然間見到這座笨重的機械鍾,驚訝得熱淚盈眶。這機械鍾是恃文穿越以來所見的最熟悉的事物了。恃文撫摸鍾麵,半天說不出話來。眾人都沒見過這物事,隻道它珍貴異常,把恃文都看得呆了。

恃文呆立半晌,才回過神來,對眾人道:“走吧,即刻進宮。”他留下兩名親兵在洞中把守,令餘下兩名兵士抬了放賬冊的木箱,上到密道口來。恃文和李泰也跟在他們身後鑽出洞來。

“大人,裏頭如何?”見恃文探出頭來,丁健焦急問道。

恃文吩咐道:“丁將軍,你即刻帶人下去,將密道中一應東西盡皆清點查封。下官須即刻帶上賬冊進宮,向皇上回報此間之事。李管家,由你帶他們下去。”李泰應了聲“是”。恃文又加一句:“密道需派人把守,不容任何人進出。”

丁健不知恃文在密道中見到甚麼,竟如此緊張,也不便多問,隻道:“大人放心,小人一定辦妥。”

恃文帶了四名兵士將滿箱賬冊抬出書房,正撞見李府的丫鬟、婆子、仆人被在外值守的兵士驅到天井中,一個個嘀嘀咕咕,亂作一團。恃文道:“李景隆犯上作亂,現已被打入天牢。皇上有仁慈之心,隻罪李家,餘者不論。下官臨出宮前,皇上跟下官道‘李府中無辜之人聽其自去’。下官現在秉承聖命,放你們自行離去。”朱允炆此舉令恃文頗有好感。據恃文所知,以往凡主人犯下不赦之罪,府中下人多是流竄邊遠州縣,流放之地山高水長,不少人死於路途之中。朱允炆這一念之慈,不知救了多少無辜之人。

眾人大喜,跪下道:“多謝皇上,多謝大人。”簡直喜出望外。兩邊攔阻的兵士此時都讓出道來,瞧著這幫下人離去。那些下人哪敢在府中久耽,隨便收拾些細軟,便匆匆離府。

恃文命幾名兵士將滿箱賬冊放上馬車,一路護送進了宮城。其時朱允炆已然睡下,得張謙通傳又再起身,便在寢宮乾清宮召見恃文。

恃文進到乾清宮正殿,當頭望見一個金漆寶座踞於高台之上,寶座上方懸著一方牌匾,上書四個大字“天下為公”,這四字大氣磅礴,據聞出自太祖皇帝之手。殿內鋪墁金磚,油光發亮。恃文原以為這殿中應掛“正大光明”匾額,來了才知那匾是清朝順治時所掛。

寶座東西兩邊各有一個暖閣,今夜朱允炆在東暖閣安臥。恃文到時,朱允炆披衣斜臥於雕花大床上,招手命恃文過去。

恃文在床前給朱允炆行禮,朱允炆道:“你小子,大半夜擾人清夢,好有趣麼?李府密道可曾找到?那密道是否通出城外?”

恃文暗感好笑:皇帝急命他去李府抄家搜查,原來是擔心密道能通出城外。那密道倘真能通出城外,李景隆何必費盡心機甘冒殺頭之險去開金川門?心裏暗笑,嘴上卻道:“微臣到了李府搜查,果見書櫃後有一密道。誠如小周子所言,密道有兩個分岔,一條確是通往城隍廟……”

“另一條卻又通往何處?”朱允炆關切道。

恃文不緊不慢道:“另一條通往一個密室,密室中堆滿金銀玉器,珠寶首飾,下官猜想,那密室定是李府藏寶室無疑。”

朱允炆這才輕鬆一笑,說:“這李景隆倒也胸無大誌。”

恃文卻道:“臣連夜趕來稟報皇上,卻是因發現一個物事急著讓皇上過目。”

朱允炆問道:“什麼物事,要勞愛卿特地前來?”言語之中卻是漫不經心,顯然不以為有何物事值得半夜入宮稟報。這幾日朱允炆憂心如焚,難以入眠,今日甫經大變,有些乏了,便在批閱折子時入夢。張謙命人將他抬入乾清宮中安歇。朱允炆方才睡熟,便被恃文吵醒,自然有些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