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樹倒猢猻競奔走(1 / 2)

把門家丁見丁健頭戴鳳翅盔,身著大紅緞繡織錦妝花服,腰懸繡春刀,知他是錦衣衛,哪敢怠慢,忙不迭入內通傳,跳過門檻時,險些絆了一跤。恃文等人也不在府外等候,徑直隨他入府。

才一進內,恃文不由得眼前一亮。大宅前端,是一個花木扶疏的大庭院。隻見院內亭台水榭,修竹成行,滿院中種滿了嘉花名木,四下裏積石為山,引水為池,三道虹橋跨越池上,宛如天成,恍如蓬萊仙境一般。恃文不禁心裏暗道:這李景隆端的是好享受。

府中頃刻間已是雞飛狗跳,如此一幫全副武裝的兵丁闖入府中,饒是再沒眼力勁兒的下人,也知大事不妙。

恃文進入正廳,見大廳正中擺了香案,李景隆親弟李增枝及增枝之妻郝氏,其子李憲、李睿、李旭跪在下首,態度恭謹,頭不敢抬。恃文往上首正中一站,翻開聖旨長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私臣不忠,忠臣不私。曹國公李景隆,私懷二心,交通燕王,謀逆犯上,深負朕望,著即褫奪公爵,打入天牢,一應私產,皆沒入官。凡親戚眷屬,以同謀論處。茲特布告中外鹹使聞知。建文四年六月宣。”

恃文念畢,卷好聖旨,低頭再看那跪於地下的一眾人等,他們早已汗流如注,癱坐於地。恃文這才發覺這往來奔波,自己也早已汗如雨下。他輕聲提醒道:“李大人,起來接旨吧。”

李增枝無奈地緩緩站起,走上前來顫著雙手接了聖旨,很快便被兩名兵士押了下去。郝氏和李增枝的三個孩子也被幾名兵士架出廳外。

恃文命人查點物事,一一記錄在案。自己則領了丁健幾人過了正廳,進到後堂,徑往書房方向而去。李景隆書房就在左手處,恃文見書房門上橫著一方七寸紹鎖,黃銅所製,精致可人,便問道:“可有人開得此鎖?”

丁健笑道:“左右不過是個銅鎖,豈能攔得住我們?依我說,撞門而入便是,免了多少麻煩。”

眾兵丁皆同聲相應。恃文見那銅鎖做工精細,巧奪匠心,不忍毀去,是以躊躇未決。

忽有一人自角落中閃出,沉聲道:“大人,小人知道此鎖開法。”

恃文循聲看去,見他身穿一襲素色布袍,神態恭順,一臉老實巴交模樣,問道:“不知閣下是……”

那人恭順地鞠了一躬,道:“不敢,小人乃是此府的管家,賤名李泰。”

恃文見他老實有禮,便柔聲道:“李管家在此府中待了多年,該對府中的物事頗為熟悉了?”丁健等人見恃文對府中一個下人如此禮遇,都不免心裏有氣。

李管家見恃文雖是官身,卻毫不氣勢淩人,心中暗暗稱異,說道:“小人是曹國公府的家生子,小人的父親原是府中的管家,我自小在府中長大,和李氏兄弟親如骨肉。先父去世後,小人便接續為府中管家,至今已是十多年了。此鎖是故岐陽王在世時請專人打造,堅固異常,設計巧妙,不知其奧秘之人絕難開啟。”

丁健見他“背主求榮”,譏道:“李氏兄弟待李管家親如骨肉,哪知今天這至親骨肉竟調轉槍頭往他們身上耍功夫,當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恃文見李管家麵紅耳赤,便為他轉圜道:“良禽擇木而棲,故岐陽王李文忠將軍自然是良主,但曹國公李景隆,恕我直言,不過是不忠不信之人……是以李管家這般行事並無過錯。”說完不再糾纏於此,便即問道:“不知此鎖有何特異之處?”

李管家感激地望著恃文,道:“這鎖原與普通銅鎖一般無二,隻是……大人請看——”他走到門前拿起銅鎖指給恃文觀看,道:“——這銅鎖上裝有七個可來回旋轉的撥輪,每個輪上刻有一圈文字,當轉動撥輪時,這許多字便會產生不同組合。隻有當字組與原主人先前所設字組相符時,此鎖才會應聲而開。”

密碼鎖?恃文心頭閃過這三個字。他俯下身來自李泰手中拿過銅鎖細細端詳,果見鎖上有七個撥輪,每個輪上刻有十個米粒大小的文字,恃文雖數學極為糟糕,也知要將這些字組成原主人所設定字組實非易事。

恃文擦擦汗,站起身來問道:“李管家可知這字組……”

“小人實是不知。”不等恃文說完,李管家便老實回道。

恃文不禁大失所望。這書房今日一定要進,倘若撞開房門,自是可行,不過未免毀壞了這銅鎖。恃文初見這巧奪天工的銅鎖,不免愛不釋手,若要加以破壞,實是於心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