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尖起耳朵,依稀聽得有人在喊“回來吧,有稀粥吃啦”,隱約是自己留在城隍廟中家眷的聲音。
人群中那煽風點火之人又要開口,一個老者已先道:“皇上這般關心我們,真是好皇上啊,老頭子信了。我說,我們就回城隍廟吧。”
老頭子一發話,人群便開始往後挪動。恃文剛想舒一口氣,伴隨一聲“小心”,一團純白人影躥了過來,把恃文推下馬背,恃文摔得昏頭漲腦,還未回過神來,便聽丁健在遠處高呼道:“捉拿刺客……”原來人群中有人趁隙向恃文發射袖箭,幸得有人將恃文撲下馬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不過因著這一箭,兵馬司四下拿人,人群登時又混亂不堪。
恃文還未清醒過來,身上那人已三兩步追了出去,她伸手自腰間抽出一柄柔絲長劍,望一個男子後心刺去。那男子聽得聲響,就地一滾,險險避過,立定站起時已麵向她。
此時恃文已被跑來的丁健扶起,向那人望去,不禁呆了。原來救自己之人正是徐英。
徐英和那人過了兩招,便知對方手下並無真才實學。因此放手進擊,將那人逼得左支右絀,好不狼狽。徐英覷準時機,一劍向他頸中戳去,那人舉起手中袖箭抵擋,哪知徐英這一劍卻是虛招,她趁此招尚未使老,已轉而刺向那人左胸。那人不及擋架,便被此劍紮中,“啊”的一聲叫,顯是受傷非輕。徐英將劍拔出,那人被她長劍一帶,向前便倒,哼也不哼,想來已是不活了。
恃文原想出聲阻止“留下活口”,已是不及,不由得搖頭歎息。徐英將長劍收在腰間,回轉身來,道:“我打贏了他你幹麼搖頭不止?莫不是摔壞了腦袋?”
恃文哭笑不得,道:“姑娘好身手,一劍刺死刺客,端的是幹淨利落。”
徐英絲毫沒聽出他話中諷刺之意,咧嘴笑道:“那是自然,本姑娘從未失手過。”臉上神氣活現。
恃文突似想起什麼,朝身邊眾人道:“快,快些封鎖通往金川門的路道,若有人執意前往,就地格殺。”對方煽惑亂民,無非是為引導亂民前往北城,而他們則夾雜於流民之中,趁亂開啟金川門,引燕軍入城。恃文得知消息,便派丁健和二趙前往應天府,說服府尹連夜在城隍廟施粥賑民,並讓領粥者高喊“回來吧,有稀粥吃啦”,眾災民聽得呼聲,自知恃文所言非虛。丁健辦完事後,擔心恃文安危,便騎馬過來查看,恰巧見到敵方發袖箭暗算恃文。他們此舉不為傷人,隻想攪得人群混亂,便可趁亂前往金川門,砍開城門,放燕軍入城。
可惜對手計策雖好,卻不免露出破綻。流民們既得了恃文保證,隻需回轉城隍廟,便有糧米派發,自不會再往金川門而去,如此一來,凡是仍執意前往金川門者,便是燕軍內應無疑。
果然,過不多久,四下裏的街市路口都有兵馬司兵丁回報,說是有人欲強行前往金川門,已和各處把守兵丁交上了手。恃文將帶來的眾侍衛分作幾撥,分頭前往增援。恃文和徐英自率一群人眾往城北鼓樓而去。
到得鼓樓左近,隻見數百做流民打扮者已和兵馬司兵丁戰在一處。兵馬司兵丁久處京師,每日不過維持治安,懲治地痞匪類,從未經曆戰陣,驟然間受到攻擊,不免手忙腳亂,應對失據。恃文立刻命人加入戰團,從背後衝擊燕軍內應。這幫人本是二趙的弟兄,個個皆為亡命之徒,得恃文保薦做了宋府親兵,自是人人感懷,一聽恃文吩咐,當即奮勇上前廝殺。燕軍內應本已勝券在握,便毫不在意,哪知突然腹背受敵,難免心中著慌,士氣大挫。徐英也手持長劍殺入陣中,霎時間但見一團純白在陣中穿梭自如,殺得諸內應心膽俱裂。
內應中有一人身穿黑衣,黑布蒙臉,下手極是凶狠。他見徐英身手了得,便三兩下收拾身邊幾名兵將,口中說道“小娃兒,我來陪你玩玩”,欺近身來單戰徐英。徐英手持利刃,那蒙麵人兩手空空,卻毫不示弱。徐英挺劍刺去,蒙麵人運掌成風,左劈右斬,攻勢淩厲無比。徐英雖有長劍在手,卻被他逼得連連倒退。丁健見徐英處於下風,抽出腰間繡春刀上前夾攻。三人拆得二十來招,徐英右腕忽被那黑衣人一掌砍中,長劍當啷落下。長劍尚未著地,蒙麵人拿腳尖一挑,將劍勾起。他右手握緊劍柄,長劍直指徐英,劍尖毫不停留地向徐英刺來。徐英大吃一驚,隻覺一股寒氣撲麵而來,卻已不及閃避,驚慌之下閉上雙眼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