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八仙盡展四方才(2 / 2)

朱棣如數家珍般將趙三的生平,數年所打戰役,所立戰功娓娓道來,令趙三感動得跪下地來。趙三哽咽著道:“我趙三不過是個下等士卒,怎敢勞王爺如此記掛?王爺,小人不敢再推辭,這就為您送信,倘若小人回不轉來,煩請王爺告知小人家中親人一聲。”

朱棣將信函遞過,說:“本王信得過你,你武藝出眾,又通水性,本王信你定能平安歸來。萬一……本王隻說萬一,萬一你有何好歹,本王定將你的老母和妻兒當做自己親人一般看顧。”

趙三忍不住落下淚來,雙手接過朱棣所遞信函,說:“王爺放心,小人便是死,也定會為王爺做成此事。小人告退。”拿了信函大踏步退了出去。

暮色四合,月光如水。今晚夜色靜謐,如非城外傳來點點營火,眾人定會以為天下已然太平。

恃文和****祖站在城頭,遙望燕軍營帳,不發一語。劉貊、丁健、二趙和徐英站在他們身後,不敢打擾。今日黃昏,恃文自覺身子大好了,要到城牆上瞧瞧燕軍動向。徐英本要阻止,但好說歹說怎麼也留他不住。恰好此時劉貊到宋府探望恃文病情,徐英便讓劉貊幫忙勸上一勸。哪知劉貊這廝吃裏扒外,說好幫忙一起勸阻,一回頭竟慫恿恃文帶他上城頭瞧瞧。

到城上看過之後,幾個人都沉默了。今日已是第三天了,燕軍竟無半點動靜,眾人都覺不可思議。按說客軍遠來,利在速戰,但燕軍按兵於堅城之下,每日空耗糧餉,實在奇怪至極。

過了半晌,劉貊先開口道:“燕王一向善於用兵,他絕非不知頓兵堅城之下乃兵家大忌之理。依在下所見,他定是所謀者大。莫非……”

恃文正要接過他的話頭,突然打個寒戰。徐英眼尖,拿了一件鬥篷給他披了,他才稍覺暖和些。他道:“莫非燕王知道城中將有驚天巨變,他在坐等城中變亂?”想到此處,他又打了個寒戰——他一直以為將穀王和李景隆看住,應天城便可萬無一失,但他從未想過,曆史是否當真可變,若無李景隆,莫非便不會有張景隆,劉景隆開城放入燕軍麼?朱棣現有八成勝算,城中之人有誰不想博一個迎立之功?

****祖細細咀嚼恃文之言,並不回答。但恃文知道,****祖已讚成他的說法。或許並非讚同,他早已想過此事。

****祖仿似看透恃文心思一般,拿手一捋唇下胡須:“燕王並非坐等時機之人,他定是有所籌謀?”

徐英不耐煩道:“管他籌謀什麼,無非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現下在此胡思亂猜並無用處,不如回去睡個好覺。烏頭,你病勢不輕,當真著涼不是玩的。”

****祖和劉貊聽她一副管家口吻,相視而笑。連城頭站崗放哨的幾名兵士也忍俊不禁。隻恃文兩耳一紅,不知如何作答。他萬料不到徐英會在眾人麵前喚出他的諢號。

****祖揶揄道:“大哥當初叫你遣人照看宋兄弟,你千般不肯,萬般不願,如今怎地如此熱心?”

徐英叫完之後雙頰也即紅了,她聽大哥如此打趣她,啐道:“我好稀罕麼?大哥莫要說這風涼話,先前若非你讓我尋人照看他,我怎會惹上這**煩?我徐英雖是一介女流,也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道理,我既答應你要好生照應他,自然盡心盡力,他如不早日痊愈,我要幾時才可擺脫這為奴為婢的厄運?”一番狡辯說得冠冕堂皇,令人找不出一絲破綻。

但眾人哪肯相信,隻一味戲謔地瞧著她,令她汗毛直立。

眾人正談笑間,忽聽得一人叫道“快走快走”,眾人循聲望去,見一個鄉農模樣的漢子想要上樓,卻被守城衛士所攔。那鄉農憨態可掬,纏夾不清,守城衛士和他說不明白,大聲出言喝斥,頓把恃文驚動。

二趙自告奮勇上前驅趕,過不多時卻回轉來道:“他說要見宋兄弟,還誇我們是個不恃強淩弱的好男兒。”

如此一來,人人都是大奇。****祖唯恐恃文有失,道:“宋兄弟不可過去,待愚兄將他拿了,問他有何話說。”

恃文卻微笑道:“宋某隻是無名之輩,想來敵人不會派人前來行刺,做這賠本買賣。”說罷徑直上前。

徐英怕他有失,跟隨在後。恃文回頭和她相視一笑。她吐吐舌頭,道:“他若出手打死了你,我便好拿他去領賞。”

兩人走上前去,那鄉農將恃文拉到暗處,徐英隻得在離他們五步外等候。那人掏出一麵金牌,道:“宋大人,小人是錦衣衛,聽你吩咐去查了穀王府中事,得知一個訊息,特來稟告。”

原來恃文那天聽了劉萇所言,心中起疑,便讓丁健派人再去好生查探穀王府之事。他聽了那人之言,問道:“甚麼消息?”

那人道:“小人請穀王府管家喝酒,他無意中說漏了嘴,道是今夜城隍廟流民將會作亂。”

恃文驚道:“作亂?怎生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