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敗中求勝且臨城(2 / 2)

恃文見他說得鄭重其事,猜不透他心中所想。無意中瞥見夏元吉不易覺察地搖了搖頭,知他定是猜到甚麼,不禁對此人愈加留上了心。

朱允炆忙道:“朕累得城中百姓受此牽連,心中難安,若能及早平定叛賊,令應天脫此大難,朕一人之安危又值得甚麼?方師傅,請問計將安出?”他急切間將“方師傅”三字也叫了出來。

方孝孺叩頭到地,說:“臣請皇上親自登上城樓,向燕軍將士曉諭朝廷方略,隻誅首犯,不問從者。北軍將士亦是我大明的將兵,他們親見皇上,定會幡然悔悟,棄械歸降。隻是古人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樣的法子可對皇上十分不利啊。”他嘴巴貼近地板,聲音含糊讓人聽不分明。

恃文並未聽清他說的什麼,練子寧卻聽得一清二楚。練子寧“撲通”一聲也跪下身來,諫道:“皇上,萬萬不可,叛軍如今已喪心病狂,臣決不讓皇上自蹈險地。堅守城池,與燕軍奮戰是臣下和眾將士之事,與皇上無涉,請皇上坐等我等捷報。”

恃文聽了此話,亦已明白方孝孺所說何事,也掀起下擺跪下道:“皇上,臣亦以為此策不可。皇上身係江山社稷之重,豈能兒戲?燕王起兵蓄謀已久,北軍將士唯他馬首是瞻,他們謀反之意豈會因皇上幾句說辭而變改?微臣請皇上慎思之。”

夏元吉和茹瑺也一道跪下勸諫,王鈍隻得也跪了下來。

朱允炆看看眾人,又瞧瞧方孝孺,陷入兩難境地。他來回走了兩步,拿手捏揉腰間所懸玉墜子,突然道:“不論如何,朕也要試上一試。倘若此法能讓應天城中百姓躲過一場兵戈,朕豈能顧惜自身安危?”

廳中眾人少不得又要苦口勸說,但朱允炆不為所動。朱允炆道:“宋愛卿和方愛卿隨朕一起登城,其餘幾位愛卿現下便回府去吧。”

練子寧抗聲道:“倘若皇上當真要親臨應天城樓,臣便在此長跪不起。”語聲果決。

朱允炆伸手在練子寧肩上拍了拍,道:“朕知練大人一片赤膽忠心,但朕……兩位愛卿,現下便走吧。”他不知如何措辭,隻得轉過話頭,向恃文和方孝孺招了招手。

朱允炆邁腿正要外行,右腿上忽然傳來一股大力,將他釘牢在地。他回頭一看,練子寧雙手抱著他的雙腿,勸道:“皇上,萬萬不可,若是有個萬一,微臣如何對得起太祖和興宗皇帝?”

朱允炆長歎一口氣,悠悠道:“父皇生前仁慈愛民,倘若他仍然健在,定會讚同朕的法子。來人,送練大人回府休息。”練子寧一聽這話,雙手一抱,將朱允炆抓得更緊。

兩名太監進到殿中,將練子寧拉開。練子寧被拉起後並未回府,反而如同被釘牢在地一般,不論太監如何用力也扶不起來。

朱允炆無可奈何,說:“我等走吧。”

幾名太監和方孝孺、恃文簇擁著朱允炆走到武樓外,小李子跪下雙手奉上一個托盤:“皇上,請穿好甲胄再走。”

恃文瞅見盤中托著一副皮甲,做工精細,接縫處拿銀線縫起,頗為精美。想來殿中的對答小李子在殿外亦聽得一清二楚,不然不會命人備下這副皮甲。

朱允炆揮了揮手道:“不必麻煩了,朕這一身甲胄便足夠了,層層包裹做什麼,路也走不順暢。”他對太監們的態度同對文官們的截然不同。

小李子笑道:“皇上莫要嫌麻煩,多加一身皮甲,多一份放心,小人隻求皇上平平安安。”

恃文和方孝孺也幫忙相勸,朱允炆終於道:“兩位大人也要跟隨前往,這皮甲先給宋大人披掛,你再給朕拿兩副來,朕同方大人一人一副。”

小李子臉色一變,支吾道:“這……恐怕不妥……皇上的皮甲,旁人豈可……”

朱允炆怒道:“朕的皮甲又怎地?朕的江山都險些讓人奪了去。”

小李子見皇帝說得氣憤,哪敢再言,隻得再命人呈上兩副皮甲,一呈皇帝,一呈方孝孺,道:“兩位大人跟著皇上辦事,小人不敢胡言,隻盼兩位盡心竭力,保得皇上周全。”

“多謝皇上,謝李公公。我等自當盡力為之,不令皇上損傷分毫。”恃文和方孝孺領過皮甲,穿戴起來,心中都暗讚小李子識大體,忠心辦事。這皮甲入手輕盈,皮質堅韌,實為甲胄中的上上之選。

眾人見恃文穿上皮甲後,玉樹臨風,器宇軒昂,雖在暗夜之中,仍是熠熠生輝,不由得嘖嘖驚歎。

朱允炆道:“走吧。”

眾人簇擁著皇帝,望宮門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