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未雨綢繆難定策(1 / 2)

應天城陰霾重重,雨雖已停,但雷聲仍響,一場新雨又將來臨。

朱棣攻破高資港,朱高煦奪占浦子口後,並未直取應天,反倒不疾不徐,向應天緩緩行來,似是成竹在胸,以為應天已是囊中之物。應天外圍各鄉鎮皆已為燕軍所占,朝廷所派錦衣衛每日將軍情報回應天。城中百姓一聽“緊急軍情”,便知又有敗報傳到,人人惶惑不安。自北方一路南逃的兵民堵滿應天大街小巷,應天府尹將他們集中到一處,每日定時向他們發放口糧,以免饑民心生怨恨,惹出禍端。廟堂之上再無聲息,眾官員不論主戰、主和都不敢再發一詞。

眾文官雖沉默不語,諸將卻不敢太過偷閑。恃文和****祖更抓緊時日練兵備戰。自****祖接管應天城防以來,城中防務頗有改善。他招募一萬三千餘名流氓無賴,自成一軍,稱“精奇軍”,每日以鐵腕加以訓導,將其練得勇悍守紀。****祖又招募城外鄉農挖掘塹壕,加固城牆,修築箭塔。如今,城牆加固已畢,他將城牆分作五段,每段交由一名將帥防守。北段城牆乃燕軍進攻重點,有太平、神策、金川、鍾阜四門,由****祖親自率神策、精奇兩軍防守;東段城牆亦半點馬虎不得,雖隻朝陽一門,卻亦事關成敗,****祖將其交由曆城侯盛庸把守,盛將軍統率旗手衛、虎賁左衛兩衛精兵;率領金吾前、後衛的何福將軍主責把守西麵城牆,此城牆有三山、石城、清涼、定淮、儀鳳五門,城門雖多,但因地形複雜,不利於兵力展開,燕軍絕然不會自此麵進擊。南段城牆有聚寶、通濟、正陽三門,修築得格外結實,但因城外地勢平坦,極宜攻城,因此交由耿炳文主理。

但畢竟兵力不足,外城的防禦能做得麵麵俱到,宮城便不免稍顯薄弱。原本駐防宮城的府軍五衛亦被調往南段城牆駐防,宮城的安危隻得交由餘下錦衣、羽林二衛。錦衣、羽林兩衛人數隻一萬餘,可說捉襟見肘。因此此戰乃是背水而戰,一旦外城淪陷,宮城便絕難保全。****祖如此安排防務,自有朝臣上書彈劾,但朱允炆亦知“覆巢之下無完卵”之理,雖心中惴惴,仍將奏折留中不發。

“來,宋愛卿,再陪朕練上一練。”演武廳裏,朱允炆左手持一柄木劍,右手將另一支木劍遞向恃文,催促恃文陪他再練一遍軍中常用的陽明劍術。這演武廳在武樓隔間,專供皇帝練武強身之用。太祖皇帝是馬上天子,故此稱帝後不忘武事,處理政事閑暇時常到此處練武強身。太祖龍馭賓天後,因朱允炆並不習武,這演武廳便整日裏大門緊閉,落滿塵埃。連奴婢們都很驚愕,為何朱允炆今日會到此間。太監前來通知後她們急急忙忙將此廳清掃一番,幸而能趕在皇帝來前打掃妥當。

今日朱允炆罕見地穿上自武庫中搬來的鎧甲,金兜鍪、黃金甲、碧玉帶,七分帥氣中自帶三分英姿,愈加玉樹臨風、雄姿英發。這幅行頭是他剛登基時在承天門外閱兵所穿,其時以為此生再難派上用處,哪知不過相隔四年,這甲胄便又重行穿戴在身,也不知可否帶自己度過此劫。

“皇上,請保重龍體。今日天色已晚,皇上若要再練待明日再來不遲。”恃文正要接過木劍,小周子突然跪下勸道。他如此一勸,恃文便不敢去接,伸出的右手不知放向何處,停在半空頗為尷尬。

一旁陪侍的小李子也跪下笑說:“是啊,皇上,想練劍也不急在一時,今兒個且放宋大人回去,改明兒奴才再出宮去請他來便是。”

他們兩人都跪在地下,恃文如此大咧咧站著便顯得紮眼,無奈之下,也隻得委屈雙膝,跪將下來。他心道:回到明朝已有好些日子了,這奴才禮儀還是習慣不了。如果不能穿越回去,恐怕一輩子都要跪來跪去了,真是坑爹啊。

朱允炆怒道:“不急在一時?狗奴才,你又知道甚麼?”他這一怒仿似壓在心中許久,如今吼將出來,自己也覺愕然。

恃文心知皇帝定是擔心南京城防,叩頭回道:“令皇上如此憂心,微臣萬死。”

朱允炆歎了口氣,說:“這也怪不得你,大明到了這步田地,豈是你的過錯,都是朕一人之錯。”此話聽來更似自言自語。

恃文三人將頭壓得更低。恃文道:“皇上,古人有雲,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皇上憂心忡忡,臣死無地矣。”

朱允炆搖了搖頭,說:“與你無幹……燕軍是百戰之師,應天城守軍卻多年不經戰陣,孰優孰劣,不問可知。加之城中眾人都心懷兩端,一心想要投降,博一個迎立之功,你又沒有三頭六臂,要你們守住一座孤城,確是難為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