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創業的特征
對於創業,不同的學者眾說紛紜,有不同的見解,美國創業學研究專家羅伯特?希斯瑞克下過一個經典的定義:創業是一個發現和捕獲機會由此創造出新穎的產品或服務和實現潛在價值的過程。一般而言,創業活動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特征。
1.創業的目的性
對於一名創業者而言,創業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標準就是能否獲得財富。對於許多創業者而言,金錢成為成功的一種尺度,不僅帶來物質方麵的回報,而且會有精神方麵的回報,比如自我價值的實現、社會的認可和尊重,但最重要的回報應該是獨立自主,就是自己給自己打工,做一項自己喜歡的事,按自己的意願行事,不受老板的束縛。
2.創業的風險性
相對於普通的從業者,創業者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更大的風險。他們不僅要承擔經濟上的風險,還要承擔精神上的苦悶、孤獨與煎熬。從創業前期的創意,創業初期的籌資,到創業中期的運行等,每一步都充滿風險。據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表明,新創建的企業在1~2年內倒閉的占50%,五年之後會倒閉的占70%以上。
3.創業的創新性
創業包括一個創造的過程--它創造某種有價值的新事物。這種新事物必須是有價值的,比如某種產品或服務,這是一個創造的過程,這種創造的過程來自於創新。創新能力將決定企業能否繼續生存和發展,能否保持其市場地位。這種創新來自於創業者要能夠發現並捕獲機會,進而將機會和靈光一閃的創意轉變為可行的方案。
(三)創業的分類
1.生存型創業
生存型創業是指自主、自營的創業類型,在它的領域內不受支配,不從事任何新的銷售或創新業務,僅僅以滿足市場需求而創出的企業。它既沒有激發市場潛在的需求,又沒有高附加值技術作為支撐,所以不是一種成長型的企業。如開設美發店、雜貨店等就是一種“長不大”的創業。
2.機會型創業
機會型創業是指發現和捕獲機會,並創造出潛在價值的創業類型。技術創新可以產生高附加值,是機會創業的一種途徑。但不一定沒有前沿的技術成果就不能創造價值,很多時候,市場創新完全可以創造出同技術創新相媲美的價值。從根本意義上來講,機會型創業以創新策略業務為主要特征,是對市場的創新,能及時發現市場的缺口並努力滿足這一目標市場中的現實需求,從而激發潛在的需求,達到贏利和發展的目標。這類企業有可能成為中型企業和大型企業。
三、創業教育的內涵
創業教育包含極為豐富的內容,創業精神教育、企業家精神教育、企業家素質教育、創業者能力教育等都屬於創業教育的範圍。創業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創業教育以人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核心,狹義的創業教育以具體的操作技能為主要目標。
了解創業教育的廣義與狹義區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當前,畢業之後真正從事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對於整個龐大的畢業生群體而言還隻是少數,因此常有人質疑是否應該在大學裏大力提倡創業教育。殊不知廣義的創業教育所提倡的企業家精神、創業者素質,對於任何一個不管從事何種工作崗位的大學生而言都是必不可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