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業能力的內涵
要成功地創辦和經營企業,創業者僅有創業熱情是不夠的,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業能力才能取得創業的成功。
美國百森商學院企業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管理學專家威廉?拜格雷夫用10個D開頭的單詞精辟歸納了企業家的行為特征。
Dream(夢想):創業者對他們自己及其公司的未來具有眼光,強烈地夢想成功。
Decisiveness(果斷):不因循拖拉,而是決策敏捷,這是成功的關鍵。
Doers(實幹):一旦決定某個行動,總是盡快實行。
Determination(決心):全身心投入事業,極少半途而廢,即使麵對似乎難以逾越的障礙,也是如此。
Dedication(奉獻):獻身於事業,工作起來幹勁十足不知疲倦,創業時一天工作12個小時,一周工作7天也是常見的。
Devotion(熱愛):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的產品或服務。
Details(周詳):仔細周詳地計劃和管理創業的事務。
Destiny(命運):把握自己的命運。
Dollar(金錢):致富並非初衷,但財富是衡量創業成功的重要尺度之一。如取得成功,就應得到相應的回報。
Distribution(分享):與自己的雇員分享企業所有權,因為員工是新公司成功的關鍵。
二、創業能力的類型
創業能力是一種綜合的能力,不同的專家學者基於各自的立場,一直以來存在著不同的見解,為方便起見,我們將創業能力簡單概括為如下的四種類型。
1.開拓創新能力
創業與創新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創新貫穿於創業的全過程。創業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必須善於發現和捕獲商機,準確地捕捉尚處於萌芽階段的新事物,提出大膽的推測和構想,繼而進行周密的論證,拿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不斷地創新把企業家與一般管理者區別開來,創業要成功,要麼是你進入了一個新的市場,要麼是你比別人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要麼你以更低的成本來提供同樣好的產品與服務。這三者都需要創業者具備卓越的創新能力。
2.領導決策能力
現代管理學認為,一個命令或信息是否能夠引發行動,不在於發出命令的一方,而在於接受的一方。這就說明了決定命令是否得到執行的關鍵在於發令者是否具有威望,而與他所在的職位無關。這就要求創業者不僅要在技術和管理業務上具備令人信服的才能,而且要有良好的修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創業者在創辦企業的過程中,必須做出許多的決定,當要做出對企業有重大影響的決定而又難以抉擇時,作為一個領導者就必須要有果斷的決策力。
3.團隊協作能力
在這個知識爆炸,信息萬變的時代裏,許多事情僅靠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的,因而團隊整合能力就成為創業者必備的基本能力。團隊整合能力的主要表現是通過合作使整個團隊更具有凝聚力和戰鬥力,能夠有效地協調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對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分散權力。隨著業務的增長,不要試圖讓自己做所有事情,因為創業者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知識和技能來應付每件工作。其次使成員明確團隊的目的,建立公認的限製條件和相互交流的習慣,等等。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會培養團隊的合作精神。當一個公司上下團結一致時,它建立和保持的發展動力就會變得比相反的情況更加容易。一個成功的創業家的關鍵技巧,就是把投資人、分析師、合夥人、客戶和員工等人的能量轉化為積極向上的動力。通過能給出創造自信和向組織注入自豪感的目標,去激勵你的團隊把工作做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