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項目簡介
為適應創新創造的時代要求,滿足青年創業就業的現實需要,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與國際勞工組織合作,自2005年8月起在中國引進和實施KAB創業教育(中國)項目。這是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通過國際合作服務青年創業就業、推進中國創業教育發展的務實舉措,旨在吸收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業教育之路。
KAB創業教育項目是國際勞工組織為培養大中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而研發、推廣的創業教育課程和培訓體係,它與已經在各國廣泛實施的“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項目(SIYB項目)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創業培訓體係,目前已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開展。該項目通過教授有關企業和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對創業樹立全麵認識,普及創業意識和創業知識,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青年人才。其課程一般以選修課的形式在大學開展,學生通過選修該課程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
截至2008年底,KAB創業教育(中國)項目已培訓了來自27個省份、510所高校的1088名師資,在清華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浙江大學、溫州大學等百餘所高校開設了《大學生KAB創業基礎》課程(上課學生達2萬多人),公開出版了兩套教材,建立了課程建設、師資培訓、質量控製、交流推廣四大體係,開展了“創業大講堂”等課外實踐活動,受到師生廣泛歡迎。根據教育的需要和學生的要求,該項目將繼續在全國各高校推廣。
3.課程簡介
《大學生KAB創業基礎課程》是KAB創業教育(中國)項目的成果之一。該課程力圖對中國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進行科學指導,培養他們的創業意識,幫助他們正確認識企業在社會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創辦和經營企業的基本知識和實踐技能,從而提升他們的創業能力和就業能力。
該課程以國際勞工組織編寫的英文教材為藍本,經國際勞工組織授權,作了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本土化改編。教學內容分為8個模塊,依次為:模塊1,什麼是企業?模塊2,為什麼要發揚創業精神?模塊3,什麼樣的人能成為創業者?模塊4,如何成為創業者?模塊5,如何找到一個好的創業想法?模塊6,如何組建一家企業?模塊7,如何經營一家企業?模塊8,如何準備商業計劃書。教學時間約需36個學時。學生選修該課程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
本課程實行小班授課,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體現出更多的參與特點,主要以鼓勵、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親身體驗為主,在編寫體例和教學方法上都有創新之處,是一門有創意、實用性強的創業基礎教育課程,適合高等院校的各學科學生學習。
二、創業的內涵
(一)創業的概念
《辭海》中把創業定義為“創立基業”,指開拓與創立個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各項事業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它強調的是開端的艱辛和困難,突出過程的開拓與創新意義,側重於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新的成就和貢獻。在經濟學意義上,創業(Entrepreneurship)已經成為理解未來社會經濟變化的一個關鍵概念,已成為研究創業家(企業家)和企業活動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