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2 / 3)

職業作風:即從業者在職業實踐中所表現的一貫態度。社會主義職業作風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大學生職業精神培養的意義

高校畢業生每年均以不同的比例增長,就業寒潮依然洶湧,招聘會場場爆棚,“天之驕子”與下崗職工、農民工同樣麵臨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生能否就業及就好業,職業精神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校對於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的職業精神教育,提高大學生對職業道德情感的認知,增強職業道德素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強職業精神教育是高等教育和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是現代化建設和轉型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並且加強職業精神教育有利於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促使大學生順利就業,健康成長成才。

職業精神是職業成功之必需,是每行每業的基本原則、基本要求,是從業者最起碼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但要真正做好很難。有些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是因為在職業精神方麵不能被用人單位所認可,如無視企業的規章製度,工作責任心不強。職業精神來自於人內心對於自己工作本身的尊重,可表現在具體的習慣之上,對於工作的態度以及工作中表現出的能力。職業精神相比於職業崗位技能是“軟技能”,這些“軟技能”的培養對一個職業人的未來發展更為重要,隨著畢業生的增多和就業壓力的增大,職業精神這等“軟技能”越來越成為大學生的就業障礙。對大學生在校期間進行職業素質培養的同時,有意識地進行非技能的職業素質培養,對畢業生就業和職業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尤其在當前我國所處的就業環境中,無論是政府部門、教育機構,還是商業機構,對職業化的人才要求,一方麵是其擁有某方麵或幾方麵的熟練技能,同時更要使其有良好的職業精神。各個環節都應重視職業精神的建設,並積極尋求解決之道,因為和諧的前提條件就是個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職業精神教育中最不可缺的,應是職業責任、職業良心、職業信譽,而這一切源於對職業尊嚴的堅守與熱愛。職業精神是一種寶貴的社會資源,這一資源豐富的內涵,將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職業精神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是為人民服務。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精神的教育和培養,是大學生立足於社會的基礎。

每位大學生既是職業精神教育的參與者,也是職業精神教育成果的受益者,學校在開展各種職業精神教育的活動中突出思想內涵、強化道德要求,使學生在自覺參與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重視職業精神教育,讓未來的大學生受到係統的職業理想和道德培訓,對於淨化社會風氣,維護社會正義,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意義重大。

對大學生開展職業精神教育不僅是提升大學生個人素質,完善大學生人格的問題,還是實施“以德治國”方略的重要舉措,是關係到國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大問題,職業精神教育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個人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從職業精神的內涵看,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精神教育是大學生德育的重要部分。它既是社會規範在個人身上的體現,同時也是個體接受外部經驗,內化外部經驗指導自己行為的重要方式。所以,大學生職業精神教育對個人、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加強大學生職業精神教育是大學生現行道德狀況的需要

大學生現行的職業精神麵臨嚴峻的挑戰和不容樂觀的現實。當前根據畢業生的現狀和在校生的道德素質來看,普遍存在著擇業上的功利觀,表現為自私、不誠信,偏重於待遇高、條件好,青睞大城市,奉獻意識淡薄,缺乏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由此可見,在大學生中開展職業精神教育有著強烈的針對性和時代感,關係到高校能否為社會輸送高職業道德水平的人才,以及能否推動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長遠問題。

2.加強大學生職業精神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必要補充

培養具有社會主義職業精神的大學生是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大學生職業精神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職業精神教育的內容廣泛,富有時代感和針對性強,既要求學生具有基本的職業道德知識,遵守職場規範,也幫助學生從一些事例中得到職業精神的進一步升華,將職業精神在以後的工作中實踐,讓學生知道如何正確地為人處世,如何奉獻創新。因此,加強大學生的職業精神教育,是對當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填充,是提前教育大學生做好適應社會的心理儲備。

3.加強大學生職業精神教育是大學生順利就業的需要

隨著就業與市場的密切接軌,能否適應市場需要為經濟社會服務,已成為評價大學生教育成功與否的標準。對於畢業生,社會更看重職業精神。

大學生在實際應聘過程中出現的敬業、奉獻精神的缺乏,對工作環境、待遇的高期待,已成為社會對大學生擔心的重要因素。社會和用人單位均希望大學階段為學生開展職業精神教育,為他們進入職場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開展大學生職業精神教育,可以適應人才市場對大學生提出的要求,適應人才市場向教育提出的挑戰。

三、大學生職業精神培養的途徑

加強對大學生職業精神教育和培養,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隻有通過一係列有組織、有目的、有內涵、有實效的活動,才能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意識,使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更上一層樓,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作貢獻。

1.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開展職業精神教育

校園文化活動是社會各領域開展文化建設在學校的縮影,職業精神的培養可以在不同形式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展開。如開展問卷調查、宣傳展板、誠信簽名、專題講座、主題班會、創建“文明宿舍”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職業精神教育在愛校勤學、誠實守信、奉獻、服務中體現,增強大學生的職業觀念與情感,切實提高大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也可通過成功校友的訪談,對學生進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教育和敬業、樂業、勤業、創業的職業精神教育,增強職業精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