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良好的職業精神,就沒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職業精神是做人最起碼的準則和道德規範。有些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是因為在職業精神方麵不能被用人單位所認可,而不是其能力和學曆的問題。如:無視企業的規章製度、沒有工作責任心。因此,職業精神是職業成功之必需。幫助大學生在校期間培養高尚的職業精神,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創業觀。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不是階段性教育,而是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職業精神的教育。
一、職業精神概述
1.職業精神的概念
人們在一定的職業生活中,能動地表現自己,就形成了一定的職業精神。
所謂職業精神,就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係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精神。社會主義職業精神是社會主義職業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是為人民服務。
社會主義職業精神由多種要素組成,它們相互配合,形成嚴謹的職業精神模式,職業精神的實踐內涵體現在敬業、勤業、創業和立業四個方麵。
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在實現中華民族複興的征途中,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們都應當大力弘揚社會主義事業精神,盡職盡責,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在企業看來,職業精神大於能力,沒有能力可以再培養,但職業精神缺乏,就是有再大的能力卻不發揮對企業的作用又有何用呢?
職業精神對職業成員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傳統產生著重大的影響。第一,職業分工及由此決定的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們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不同,影響著人們對生活目標的確立和對人生道路的選擇,以致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第二,人們的職業活動方式以及對職業利益和義務的認識,對職業精神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第三,職業活動的環境、內容、方式以及職業內部的相互作用,強烈影響著人們的情趣、愛好以及性格和作風,其中包含著特定的精神涵養和情操,反映著從業者在職業品質和境界上的特殊性。
職業精神來自於人內心對自己工作本身的尊重,可表現在具體的習慣之上,如待人接物的行為細節上。職業精神的形成,需要環境的影響。對於企業來說,若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影響員工價值觀,引導職業精神的形成,能很好在“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之間關係的處理中,找到和諧的平衡點。
職業精神會影響一個人的能力發揮,會影響工作成果,俗話說:“成也職業精神,敗也職業精神。”現代職業精神是活出來的,不是生硬地學習、模仿、表現出來的,隻有我們的生命信仰有了徹底的改變,我們才能活出生機勃勃的現代職業精神。在西方人的理解中,職業是天職,所以職業是神聖的,美好潔淨的,不容推脫,必須完成的;職業是天職,那麼就應該以虞城、勤奮、忠誠、主動、追求卓越等高尚的人類精神來對待工作,而那些懶惰、疏忽、委靡不振、不履行道德操守的所有工作表現,都將受到譴責和懲罰。
西方職業精神對於西方企業和個人的成功,起到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他們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和崇敬毫無遮攔、流露無遺。這種真正地熱愛工作,將自己的生命、熱情和自我實現都融進工作的職業觀,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職業精神的核心就是全力承擔社會責任的生命境界,是超越物俗的一種追求,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在職業生涯中的體現。因為你是醫生,職業需要你救死扶傷;因為你是教師,職業需要你如同蠟燭點燃自己,照亮別人;因為你是清潔工,職業需要你做城市的美容師。雖然職業有別,但責任無異,為承擔責任而自覺地奉獻或放棄生命。
2.職業精神的特征
(1)內容上,它總是鮮明地表達職業利益,以及職業責任、職業行為上的精神要求。
職業精神不是一般地反映社會精神的要求,而是著重反映一定職業的特殊利益和要求。它鮮明地表達為某一職業特有的精神傳統和從業者特定的心理和素質,職業精神往往世代相傳。
(2)表達形式上,往往很具體,有可操作性。
(3)在調節範圍上,它主要調整兩方麵的關係。一是同一職業內部的關係,二是同一職業內部的人同其接觸的對象之間的關係。
(4)功效上,職業精神一方麵使社會的精神原則“職業化”;另一方麵,又使個人精神“成熟化”,任何形式的職業精神都不同程度地體現著社會精神。同樣,社會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通過具體的職業精神表現出來的。
3.職業精神的基礎要素
作為具有自身特殊性的職業精神,基本上由8大要素構成,即職業理想、職業態度、職業責任、職業技能、職業紀律、職業良心、職業信譽、職業作風等。
職業理想:社會主義職業精神所提供的職業理想,主張各行各業的從事者放眼社會利益,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職業理想是職業精神的靈魂。
職業態度: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是從業者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它不僅揭示從業者在職業生活中的客觀狀況,也揭示他們的主觀態度。
職業責任:職業責任主要是包括從業者自身個體責任和職業單位團體責任。從業者要處理好國家、企業、自身的關係,把客觀的職業責任變成自覺履行的道德義務。
職業技能: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職業對職業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既需要科學技術專家,又要有一線的技術人員及其他。
職業紀律:職業紀律是從業者在從業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從業規則和程序,它是保證從業者執行職務、履行職責,完成自己承擔的工作任務的行為規則。
職業良心。就是從業者對職業責任的自覺意識。職業良心在從業者的職業生活中有著巨大的作用,貫穿於職業行為過程的各個階段,成為從業者重要的精神支柱。
職業信譽:職業信譽是職業責任和職業良心的價值尺度,包括對職業行為的社會價值所做出的公認的客觀評價以及正確的主觀認識。社會主義職業精神強調職業信譽,更重視把社會的客觀評價轉化為從業者的自我評價,促使從業者自覺發揚社會主義職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