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3 / 3)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是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而推出的一項新舉措,其基本內容是以開發大學生人力資源為著力點,進一步整合深化教學主渠道外有助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各項活動和工作項目。在思想道德修養、社會實踐和誌願服務、科技學術與創新創業、文體藝術與身心發展、社會活動與社會工作、技能培訓等6個方麵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完善智能結構,全麵成長成才,全麵整合學校團學工作力量,並吸收社會力量參與計劃的實施,引導大學生完善自身素質,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為他們將來的創業就業奠定紮實的基礎。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實施主要圍繞職業設計指導、素質拓展訓練、建立評價體係、強化社會認同等四個環節,以素質拓展分的形式來鼓勵學生參與。素質拓展分為素質創新獎勵學分、特長學分、組織管理學分和實踐學分。素質獎勵學分主要是鼓勵學生創新、科研、科技製作、發明創造,在公開刊物發表論文、參加全國和全省的“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業計劃大賽和學科競賽,以及學生科研課題和創業計劃項目;還鼓勵學生參加第二課堂,發揮特長、提高專長。尤其在大學生藝術團和體育運動團體活動中開展活動,在組織管理和實踐學分中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誌願者精神;在素質拓展分中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素質拓展活動和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等級證書。

大學生素質拓展實施可充抵專業選修課學分的項目,如“挑戰杯”獲獎和學科競賽、駕駛證書均可以一定的學分來充抵選修課學分。

實施該計劃,有利於形成大學生自覺參與素質教育的積極導向,有利於動員社會資源服務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增強大學生創業就業的意識和能力,將大學生培養成為“理想遠大,熱愛祖國的人,追求真理勇於創新的人,德才兼備,全麵創新的人,視野開闊的人,胸懷寬廣的人,知行統一、腳踏實地的人”。

8.生涯規劃發展指導

學生通過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的途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職業,了解社會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樹立職業意識,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對職業概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通過就業教育、就業講座也是一個很好的職業素質教育的方式,使學生樹立科學的職業理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心理素質。

9.證書

在就業進入激烈的競爭時代,大學生以各式證書勝出於每一個用人崗位上時,大學生對證書的重要性的認識已形成共識。目前高校在證書結構上對大學生的要求,通常是通過學曆證書、通用型證書(英語、計算機)、能力型證書或職業資格類證書的獲得來進行。

學曆證書。為了使學生能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取得畢業證書(或雙專業、輔修專業)的學生須具備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麵的要求。若要取得學位證書,則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學校學位授予工作細則》的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學生授予學士學位。

通用型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及大學英語四、六級口語證書,這類證書被用人單位看重,成為大學生考證的首選和“必修課”。對於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若通過CET-4級或CET-6級,則取得CET-4級或CET-6級證書,英語專業學生通過專業CET-6級或CET-8級,則取得CET-6級或CET-8級證書;非計算機類專業學生需通過一級、二級考試,便取得證書,計算機專業的需通過三級考試而取得證書。

能力型證書。托福(TOEFL)成績證書、雅思(IELTS)成績證書、英語中高級口譯資格證書、全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證書等。

職業資格類證書。助理電子商務師資格證書、心理谘詢師、注冊會計師、軟件工程師、普通話證書、教師資格證書、報關員證書、單證員證書、物流師資格證書、國家司法考試證書等,此類資格證書範圍最廣、種類最多。

案例6.4

“大學生就業難是缺乏職業素質”

人生規劃大師指點職業規劃

“找工作,就是把自己的能力賣出去,人才如同建材,隻有賣出去才能實現價值。”近日享有“人生規劃第一人”美譽的徐小平老師在佛山新東方學校主辦的“徐小平人生谘詢與職業規劃”講座上如是說。徐小平認為,現在中國大學生就業困難不是學生不具備良好學術素質,而是缺乏職業素質。

觀點1:找工作,要將自己包裝好

在美國、加拿大,大學生占的比例占總人口的30%至45%,而中國大學生占總人口也不到20%,還是處於精英教育階段,現在中國經濟發展那麼好,為什麼一代精英會找不到工作呢?徐小平認為,找工作,就是把自己的能力賣出去,能否賣到好價錢,就是要看個人的展示能力、溝通能力、運用能力,而這三方麵的能力,恰恰是成就個人事業發展的資本。

徐小平認為,中國的大學生就業困難並不在於自身的學術素質不好,而在自己的職業素質沒做好,沒有把自己外在形象打造好,包裝好,沒將自己的最大亮點展示給用人單位。你要讓用人單位知道你的優秀,知道你的價值,才會給你高工資。

觀點2:學曆發展為目標是嚴重錯誤

徐小平說,是否有職業意識對個人發展很重要,所謂職業意識,也就是說你是否為自己樹立個人職業發展目標,所有的工作,包括專升本、考研、考博,都要圍繞著這個職業目標開展的,你讀完書之後是否利於你的職業發展。而現在很多人都出現盲目的考研熱,根本不知自己的目標是什麼,陷入了以學曆發展為目標的求學中,這是嚴重錯誤的。

一位哈佛爸爸,在美國工作做技術員鬱鬱不得誌,最後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在女兒五歲生日時,爸爸問女兒,你的夢想是什麼?女兒說,我的夢想是做一名律師。於是,這位哈佛爸爸開始以職業發展為目標培養女兒。首先讓女兒參加義工義賣,參加辯論隊,讓她去旅遊等,後來女兒考上哈佛大學,又讓女兒在哈佛大學編寫學校雜誌,哈佛畢業以後又考上哥倫比亞大學,在今年8月份這位女生畢業了,美國華爾街最大的律師事務所以年薪10萬元聘請她。(徐林清)

案例6.5

“從水電工到首席董事--徐虎的故事”

徐虎是上海普陀區中山北路房管所的水電維修工。在工作中,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居民下班以後正是用水用電高峰,也是故障高發時間,而水電修理工也已下班休息,有問題找不到人,於是1985年在他管轄的地區率先掛出三隻醒目的“水電急修特約報修箱”。多年來,不管刮風下雨,冰凍嚴寒,還是烈日炎炎或節假日,徐虎總會在每天晚上7點鍾準時背上工具包,騎上他的那輛舊自行車,直奔這三隻報修箱,然後按報修箱上的地址,走了一家又一家。10年中,他憑著“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的精神,從未失信過。他累計開箱3700多天,共花費7400多個小時,為居民解決夜間水電急修項目2100多處。熱情的態度,熟練的技術,良好的服務,被群眾譽為“晚上7點鍾的太陽”。徐虎愛崗敬業,十幾年如一日,義務為居民服務,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他兩次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當選為十五大代表,被上海市委、市政府評為“上海市十大先進標兵”。

1998年底,徐虎在上海市成立了全國第一家以個人的名字命名的物業管理公司--“上海徐虎物管有限公司”。當年的3隻報修箱,如今已經增加到了160隻,加上每天200個左右的徐虎熱線,隻要遇到急修,兩個小時內徐虎公司就會派人上門幫助解決各類問題。“徐虎”兩個字成了無形資產,具有一定的品牌競爭力。在上海凡是徐虎公司接管物業管理的小區,對住房或居民樓的銷售起到了很大作用。許多客戶在買房子時說:“有徐虎的公司管理,我們放心。”現在有許多大城市對徐虎發出了邀請,歡迎徐虎去做物業管理。擺在徐虎麵前的是一條廣闊的事業發展之路。

提問:

1.徐虎為什麼能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貢獻;具有不平凡的影響?

2.“徐虎”兩個字為什麼會成為無形資產?“徐虎物業”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品牌?

徐虎從一名普普通通的水電工,發展成為物業管理公司的首席董事,是因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有很好的職業素質。

案例6.6

傑出的女科學家--居裏夫人

居裏夫人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由於她對世界科學與醫學的傑出貢獻,曾兩次榮獲諾貝爾獎。她的一生充滿了磨難,在巴黎大學求學時她一貧如洗,寒冷的冬夜隻能將報紙和椅子壓在身上取暖,饑餓常常使她昏厥。中年時又失去了相濡以沫、誌同道合的丈夫。但是所有這些都沒有動搖居裏夫人對科學的不懈追求,她不向貧困彎腰,不向財富低頭,更不為榮譽所累。

提問:居裏夫人有著什麼樣的科學文化素質?

在居裏夫人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偉大的獻身科學的精神,同她發現的化學元素--鐳一起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案例6.7

在“洋人村”當保姆

我19歲中專畢業後回到寧夏石嘴山家鄉。因為在這閉塞、落後的小地方找工作無望,1977年我到上海投靠堂姐。可是,一個中專生想在上海找工作,真難啊!我屢試屢敗,不得已才聽從堂姐的指點,到一家涉外家政服務公司報了名。哪知,想做涉外保姆也不簡單,過了體檢關和麵試關後,還要進行4個月的崗前培訓,最後還得看有沒有家庭選中你。不過自己還算幸運,培訓結束後,被烏克蘭籍的馬爾蓋先生挑中了。

馬爾蓋在浦東一家波蘭人開的國際貿易公司任職,他精通英語,也能講一些上海話,待人和善。但她的英國妻子莎易絲卻是個不易相處的女人。她監督我勞動,並時常大吼大叫,而最令人氣憤的是她對我的不信任和種種“考驗”。有一天她說要去打保齡球,上午不回來了,並叮囑我守好家。可走沒多久,她又折了回來,輕手輕腳地打開防盜門突然出現在我麵前,看我一個人在家時到底在做什麼;洗衣服時,我經常會發現口袋裏留著一兩張50元或100元的人民幣,每當我把這些錢交給莎易絲時,她的臉上便顯得有些不自然。我切身感受了做保姆的辛酸,每天拖地、做飯、看孩子、洗衣服、外出購物以及養花護草,人忙得沒有喘氣的空隙,可女主人還不信任,還動不動就發脾氣。當時我想,也許過不了多久,自己就會負氣離開這個洋人家庭,即使流浪街頭也罷。

然而不久後發生的一件事情,使情況發生了變化。1998年情人節這天,馬爾蓋帶著一家人到遠郊的“開心溜馬場”。因禁止兒童入內,我就帶著他們2歲半的女兒藍娜坐在場外的茶座上,欣賞他們夫妻倆跑馬。在這個高大的烏克蘭人駕馭下,那匹大紅馬顯得精神抖擻,越跑越快。就在快馬將跑到我眼前的護欄時,我忽然發現一個外國小男孩,不知什麼時候竟偷偷從護欄間隙溜進了跑道。危險!我急忙翻過欄杆,與此同時馬爾蓋夫婦也發現了,他們想讓馬停下來,可已經來不及了。就在馬蹄要踏著男孩的一刹那,猛撲上去的我把孩子推到了一邊,可自己卻被馬踩在蹄下。我什麼都不知道了……

醒來時我已在醫院病房裏,那個巴西小男孩的母親握著我的手熱淚盈眶,並拿出一遝美元要“表示感謝”,但我謝絕了。馬爾蓋夫婦流露出讚賞和感激的目光,說我非常勇敢。

此後自己的工作依舊忙碌,心裏卻輕鬆了許多,因為莎易絲不再排斥我這個來自中國貧困地區的小保姆了。有時見我連續幹了很久,女主人就會體貼地問:“linda,先休息一下喝杯咖啡,好嗎?”有時她還會饒有興致地和我聊家常。慢慢地,我發覺這位洋主婦還是挺可親近的。不知不覺中我融入了這個洋人家庭。1998年聖誕節的晚宴上,談話間這對老外問我有什麼理想。我自卑地說,我一個小保姆能有什麼奢求呢?哪知馬爾蓋卻說:“不!linda你不應該永遠把自己當一個小保姆,你是一個聰慧的女孩,將來應該到一個更大的空間去施展自己的才智。比如你剛到我們家時,英語講得結結巴巴十分難懂,可現在不是很流暢嗎?如果你有一個夢想,隻要投入執著和熱情,那麼這個夢想就有可能實現。無論做什麼事,自信是最重要的!”

男主人的一番話令我激動不已,當夜我想了很多。我當然不甘心一輩子做保姆,我也有自己的夢想--做一個白領麗人。但若想實現這個靚麗的夢,就必須從提高自身素質做起!人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我為啥不把這個高知洋人家庭當作自己的“學校”呢!在後來的保姆生涯中我多長了一個心眼。這一“留心”還真學到不少使自己終生受益的東西。

隨著我的進步,馬爾蓋不僅時常讓我幫他整理一些商業資料,還教我網絡知識。他很忙,平時隻讀英文網頁,許多中文網上的信息他都無暇顧及。我會使用電腦後,這個“空白”就被我填補了。我每天幹完活後便如饑似渴地看書。書架上的書,我認為有用的都“啃”了一遍,理解不透的就請教主人。

近4年的“涉外保姆”生涯,使我這個隻會講yes或sorry之類常用單詞的中專生,到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從簡單認識電腦到熟練使用電腦;從一個對經濟理論一竅不通的門外漢,變成能在飯桌上和馬爾蓋大談“OES管理”(日清管理法)的“理論家”……在這對高素質的洋夫婦身邊生活1000多個日夜後,我覺得自己這幾年不是在做家政服務工作,而是上了所“洋大學”。

2001年5月,馬爾蓋調到波蘭公司總部任職。離別時,莎易絲抱著女兒緊緊地擁住我傷感地說:“linda,我會想你的。”小藍娜也摟著我的脖子哭了,我也是雙眼濕潤。幾年來我們相處得像一家人,離別怎能不令人傷感呢!上車前馬爾蓋遞給我一封介紹信說:“你拿著它,到浦東我朋友的公司應聘吧,他們正在招收文員。”那一刻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但馬爾蓋卻說,你別感激我,在我們國家,最令人瞧不起的就是拉關係!我之所以介紹你去,是因為你已具備了他們所需要的能力。

送走馬爾蓋一家人,第二天我來到這家電腦軟件公司應聘。老板雖然看了老朋友的介紹信,卻依然嚴肅地讓人對我進行筆試和口試。我出色的英語水平,以及對電腦辦公係統軟件的運用自如最終使他露出了笑容。

我成功了,兩行熱淚順著麵頰落下,這是經曆艱苦攀登,達到一定高度者才能體驗到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