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金某由於失去留學機會,心情沮喪,所以盲目應聘。由於缺乏對自己職業生涯的合理定位,從而陷入盲目找工作的誤區,越是急於想找到工作,卻越是找不到。當朋友給予了他就業機會,他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不管是否適合自己,先就業了再說。但回過頭來,卻失去了自己的專業優勢。當金某冷靜下來,發現自己的個性與職業發展不相符時,能及時地調整方向,找到了知識技能資質與市場需求的契合點,並能降低擇業標準,應聘與電子技術相關的操作類崗位。相信擁有4年專業知識的他,一定能將理論與實踐良好地結合,同時不斷地根據職位要求積累相應的知識、技能和工作經驗,完善個人的綜合素質,從而提升個人的職業含金量。提升個人的職業含金量的過程就是個人事業逐步走向成功的過程。這樣,不僅能夠迅速走出失業陰影,而且走上了職業發展的正軌,從而為下一個目標的實現做好準備。
由此可見,在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要正視市場的變化,對自己的職業合理定位,並不斷地加以調整,致力於能夠實現也容易實現的計劃,以充分獲取收益,並在這些收益的滋潤中一步步健康成長。一個人有了成就感,就能夠培養自信,也能夠有良好心境去對待麵前的問題。當然,暫時降低眼前的目標,並不等於是說不需要長遠目標。長遠的目標是一條主線,要保持它的穩定,在這條主線上,需要一些現實目標,在現實目標的實現中壯大自己,因為前麵不遠處,就是你的未來。
(二)認真進行生涯決策
生涯發展過程中會麵臨許多抉擇的情境,需要個人作出明智的決定,這就是“生涯決策”或稱為“生涯決定”。要調整職業生涯規劃,意味著要重新進行生涯決定。如果每個選擇都很誘人,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我們可以使用生涯決策平衡單來幫助自己決策。下麵是生涯決策平衡單的使用指引。
1.平衡單的介紹
平衡單(BalanceSheet)由詹姆斯和曼設計,主要是將重大事件的思考方向集中到四個主題上:
(1)自我物質方麵的得失;
(2)他人物質方麵的得失;
(3)自我讚許與否(自我精神方麵的得失);
(4)社會讚許與否(他人精神方麵的得失)。
2.生涯決策平衡單操作步驟
(1)列出所有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我們鼓勵你列出更多的選項,越明確越好(至少10項以上)。
(5)排定各種選擇的等級
為了使你能綜合地對平衡單的各種選擇方案做最後的評估,可以再審查一下平衡方格單上麵的項目。同樣的,也可以對平衡單上的加權計分再作適當的修改。改完之後,再根據各選擇的最後加權總分,將這些選擇以分數高低排列。現在,對著已經評分完的選項,你對自己的選擇更清晰了嗎?問自己三個問題:
a.這個結果是不是明晰了我原先模糊的選擇?
b.還有什麼因素我沒有考慮,但是從結果裏麵我想到了嗎?
c.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需要重新考慮嗎?
你可以再仔細思考,或者再調整自己的決策平衡單,直到你對這三個問題已經沒有疑問。當然,利用生涯決策平衡單來幫助你作出調整生涯規劃的決定並不是一個永久的決定,因為它是根據“目前”你力所能及的資料及你對自己了解的程度所作的決定。但是,當你再一次需要調整生涯決定時,還是可以采取同樣的步驟完成生涯規劃調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