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1 / 2)

我們處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計劃需要根據變化而調整。影響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很多都在不斷變化,有的變化因素是可以預測的,而有的變化因素則難以預測。在此狀況下,要使職業生涯規劃行之有效,就須不斷地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評估與修訂,通過評估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調整。其調整的內容包括:職業的重新選擇;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人生目標的修正;實施措施與計劃的變更,等等。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持續動態的過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在對生涯目標進行評估後作出相應的調整,才能使規劃更符合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發展規劃調整的意義

從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來看,職業生涯發展經曆了不同時期。在生涯發展的不同時期,我們難免會陷入生涯迷思。赫林(1990)認為:“必須先找出職業迷思,才能找到對策。”所謂“迷思”,就是似是而非的思考,不合理的思考與假設,這類的“生涯迷思”在職業生涯中可能包括:

(1)這世上隻有一種職業適合我;

(2)直到我找到完美的職業,否則我是不會滿意的;

(3)有人會為我找到一份適合我的職業;

(4)在我工作領域內,我必須非常成功或成為專家;

(5)我的職業應令我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感覺滿意;

(6)就業能解決我所有的問題;

(7)隻要我努力,我可以做任何事;

(8)職業選擇是一種一次性行動;

(9)隻有在絕對把握下,我才會采取行動;

(10)隻要能讓我做一件我很想做的事,我將會很快樂;

(11)我的工作必須能滿足我所有的需求;

(12)我的個人價值與我從事之職業息息相關;

(13)如果我轉業,我會失敗。

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認為,人是先有思考,再有行為,最後產生情緒。

二、發展規劃調整的方法

當然,在我們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職業生涯規劃本身就是在發展中不斷再調整的。

(一)合理進行職業定位

成功的職業生涯需要不斷地調整,而調整的關鍵是慎重考慮職業定位,而一個合理的職業定位則基於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準確的判斷和合理的把握。你屬於哪種人?你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適合做哪一類職業?是什麼使你在職場中受挫?又是什麼使你的職業定位產生了偏差?隻有合理準確地評估自己,並不斷地加以調整,才能合理定位職業方向,才能每天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前進。

案例:金某,某大學2005屆微電子專業畢業,曾想出國留學,因德語口語麵試不合格,與留學擦肩而過。於是他開始四處尋找工作,也曾在網上投遞了多份簡曆,大都是應聘電子技術工程師之類的崗位,但由於缺乏工作經驗,很少有麵試的機會。一家銷售公司給予了他麵試機會,但因專業不對口,又無銷售工作經驗,結果又以失敗而告終。後來他進了一家朋友開的公司工作,主要從事簡單的計算機操作。但幹了幾個月,他覺得長此以往,不僅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相當不利,而且4年的所學將付諸東流,心理的彷徨和迷惘使他迷失了求職的方向。看著金某不知所措的樣子,職介指導員耐心地加以引導和點撥。經過幾次職業指導,成功地推薦他到某電子公司參加職業見習。通過一個月的實習,他不僅了解了企業的文化和背景,還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和技能,心境也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