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職業發展目標確立過程中可以從如下三個維度進行思考:一是職業發展目標的概念與操作,二是職業發展目標的表現功能與手段功能,三是職業發展目標的時間維度。職業發展目標的這三個維度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三個維度水乳交融,相互滲透,融為一體。這三個維度的劃分隻不過是對職業發展目標描述上的劃分,在設立職業發展目標過程中是不能割裂開來的,三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但又絕不可把三者混為一談,它們是一個事物的幾個側麵。
一、概念目標與行動目標
概念上的職業發展目標隻是對人們想從事工作的一種實質性概括,但還沒有指明是哪種具體的工作或職位。它應該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價值觀、職業興趣、性格類型、能力傾向和對生活方式的偏好。例如,郎琅,一位服裝設計專業的大學生,她心目中的職業發展目標是尋找一份知名服裝品牌的職業買手工作,這種工作首先需要對時尚流行的產品有感覺,這個感覺肯定會包含衣著打扮,街上流行趨勢,消費者的需求,從這些角度去了解並且對產品研發和市場的運作有一定認識。其次,需要懂一定的統計學知識。因為買手不是簡單地把貨品訂回來,擺放好然後就能銷售出去這麼簡單,還需要經驗和統計學的知識。再次,一個好的買手應該懂一些商品企劃方麵的知識。因為貨品訂回來以後怎麼上貨,上多少,每個季節上多少,每個產品的銷售周期是多少,這些問題都屬於必須考慮的範疇。最後,作為一個買手還必須懂得營銷方麵的知識。另外,由於這種活動範圍很寬,工作節奏經常變化,經常要出差,朗琅希望工作單位就在自己的家鄉溫州,這樣能兼顧到家庭;單位最好是多個品牌的代理商,規模中上水平,發展性較好。這種概念目標強調的是工作的性質、人際關係與工作環境,以及整個生活方式的類型。
而行動目標則是把這種概念目標變成具體的職業或工作崗位。朗琅要將她的概念目標(成為一名職業買手)轉化成行動目標(溫州某品牌服裝代理公司的職業買手),就要對環境進行考查,即什麼樣的公司才能給她提供機會,符合她的重要價值觀、興趣、才能和生活方式的要求(也就是她的概念目標)呢?並沒有一個自動的公式可以立即幫她指明應該選擇哪個行動目標。對於每個行動目標是否理想和是否現實,指導她的應該是她自己的判斷,以及從她信任的人們那裏獲得的信息。不過,她需要試著估計一下,能夠滿足她概念目標主要內容的具體行動目標應該具有哪些性質。隻有在檢查了對一個或幾個行動目標的這種估計以後,她才能對每個行動目標的適當性作出評價。要把概念目標變成行動目標,顯然不能脫離生活實際。相反,要對每一個行動目標的相關活動和回報作出評價,就需要大量的信息,但苦思冥想是得不到這些信息的。朗琅可以從雇主或潛在的雇主那裏獲得自己所需的大部分資料。當她完成了對信息評價過程以後,就知道了某一具體目標是否可能實現。因此,行動目標隻不過是實現前述概念目標的一種手段。分清概念和行動,將有助於自己搞清什麼是職業發展目標。
二、表現功能與手段功能
職業發展目標的表現功能是指與目標相關的經曆、體驗能使人內心產生的樂趣。職業發展目標可以適當地表現為一個人的成就使其感到快樂的程度、充實的程度,令人滿意的工作行為的程度,以及在工作中運用他(或她)的才能和體驗滿意的生活方式的程度。比如,一個頻繁奔波於世界各地,挑選貨品、進行商務談判、與各方麵溝通聯係,工作壓力非常大的買手,當看到自己在時尚海洋中“淘”到的“寶貝”讓自己品牌消費群體非常滿意時,其內心往往感覺非常愉悅,這種愉悅就是目標的表現功能。
職業發展目標的手段功能是指已經實現的目標可以導致(或引出)下一個目標。例如,當朗琅實現了作為一名時尚買手的目標,可以使她再去追求下一個目標--市場部經理。重申一遍,職業發展目標的用處是由其表現功能和手段功能決定的。
案例4.1
李開複的目標--為中國創新人才造一個夢
李開複從大學二年級起就把“影響力”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即能夠幫助自己、幫助家庭、幫助國家、幫助世界、幫助後人,能夠讓他們的日子過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夠為他們帶來幸福和快樂。
回首過往,李開複在蘋果公司6年、微軟5年和穀歌4年的履曆在全球IT界光彩照人,他總是在最恰當的時間進入領導技術潮流的最前沿。但這一切,並未讓李開複覺得完滿。在世界頂級公司曆練的這些年,他的心底生發過很多有關產品的奇思妙想,最後卻在現實中巨大的工作量麵前,隻能被淹沒。而在國內,像他一樣有過各種創意、想要創業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但最終由於各種條件所限,並不能輕易實現夢想。能否把所有聰明人關於科技的奇思妙想集中到一個盒子裏,然後讓它們經過碰撞,擦出火花,最終經過經驗豐富的導師的指導,形成獨立的團隊投入運作?2009年6月,在養病期間,48歲的李開複又一次仔細思考了這一問題。“何不把風險投資和幫助中國的年輕人結合起來,建立一個青年創業平台?”最終,他決定離開穀歌,回到中關村內的清華科技園自主創業,為創新人才打造一個夢工場。他想要和中國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術奇跡,用自己的主動性做一個掌控全局的工作。
創新工場是一個全方位的創業平台,旨在培育創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業。創新工場將吸引一批優秀創業者和工程師,在李開複的帶領下,開創出最有市場價值和商業潛力的項目,進行研發和市場運營。當項目成熟到一定程度後,自然剝離母體成為獨立子公司,直至最後上市或被收購。創新工場將立足信息產業最熱門領域: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並選擇相關技術作為創業的起點。
創新工場在未來5年將投入8億元人民幣,投資牽頭者為劉宇環創立的中經合集團,投資者還包括財富100強企業、知名創投和中美精英人士,其中有郭台銘領導的富士康科技集團、柳傳誌領導的聯想控股有限公司、俞敏洪領導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等。
這個選擇同時滿足了李開複的兩個願望:一是跟他喜歡的年輕人在一起,通過遴選、培養而把經驗傳授給創業者,來繼續實現其青年導師的理想;二是將他喜歡的技術創新和管理聚合在一起,輔之以公司的天使投資,從而為整個“創新工場”創造利潤。他認為,即使“創新工場”無法輕易孵化世界級的公司,但能為中國留下巨大的創業人才財產。他最大的目標是培養出至少一個擁有國際品牌的公司。如果這個目標不能實現,隻要能培養出500至1000位懂得運營高科技公司的精英,也算是一項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