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一個留英的學生,她確立自己今後的職業發展目標是做一個英語教師。她認為語言是最好的溝通工具,而英語無疑是目前為止最通用的語言,如何熟練地掌握它、並運用它與人溝通,將成為她未來工作和研究的方向。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知道自己需要彌補實際教學經驗上的欠缺。因此,在學習之餘,她通過學校的學生會聯係一些企業,努力去爭取一些實習機會。她當過語言學校的老師,給一些剛來英國、語言沒過關的孩子上課,也做過一些小孩子的英語家教。在這些教學過程中,她體會到了很大的成就感,看著孩子們在她的教授下,英語水平得到提高,她就感到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那種感受遠遠比拿到那點打工費用開心,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技能。

三、可以提高學習、工作的效率

確立正確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有助於大學生集中精力,調動自身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的主觀能動性,達到學習、工作效率最大化。當人們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為職業生涯發展目標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到底能取得什麼效果後,往往創造性也會提升,學習、工作效率也隨之提高。

不成功者常常混淆了工作本身與工作成果。他們以為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艱苦的工作就一定會帶來成功。但任何活動本身並不能保證成功,並不一定是有利的。一項活動要有用,就一定要朝向一個明確的目標,也就是說,成功的尺度不是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做出多少的成果。關於這個概念,最好的例子是法國博物學家讓亨利·法布爾所做的一項研究的結果。他研究的是巡遊毛蟲。這些毛蟲在樹上排成長長的隊伍前進,有一條帶頭,其餘跟著,法布爾把一組毛蟲放在一個大花盆的邊上,使它們首尾相接,排成一個圓形。這些毛蟲開始像一個長長的遊行隊伍,沒有頭,也沒有尾。法布爾在毛蟲隊伍旁邊擺了一些食物,但這些毛蟲要想吃到食物就要解散隊伍,不再一條接一條前進。法布爾預料,毛蟲很快會厭倦這種毫無用處的爬行而轉向食物。可是毛蟲沒有這樣做,出於純粹的本能,毛蟲沿著花盆邊一直以同樣的速度走了7天7夜。它們一直會走到餓死為止。這些毛蟲遵守著它們的本能、習慣、傳統、先例、過去的經驗、慣例,它們幹活很賣力,但毫無成果。許多不成功者就跟這些毛蟲差不多,他們自以為忙碌就是成就,幹活本身就是成功。

目標有助於我們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如果你製定了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又定期檢查工作進度,你自然就把重點從工作本身轉移到工作效率、工作成果上麵,單單用工作來填滿每一天,這看來再也不能接受了。要做出足夠的成果來實現目標,這才是衡量成績大小的正確方法。隨著一個又一個目標的實現,你會逐漸明白實現目標要花多大的力氣。你往往還能悟出如何用較少時間來創造較多的價值,這反過來會引導你製定更高的目標,實現更偉大的理想。隨著你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你對自己、對別人也會有更準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