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小姑娘在呐喊:還我星期天!
這位小姑娘是這樣訴說的:我小時候特別喜歡星期天,因為這一天爸爸、媽媽休息,可以帶我上街,帶我去公園……但自從上了學,特別是到了中學,我的星期天卻完全改變了內容:上午有語文班,下午有數學班,晚上又是美術班,回家後又得做作業,簡直是跑不完的馬拉鬆。
現在我的生活,整天在學習班裏,既不豐富,也不多彩。我多麼希望有個我自己的星期天啊!
在小姑娘的生活裏,星期天已經消失了,隻有作業做不完,課外班上不完的“星期七”。今天,像這位小姑娘那樣在尋找那遺失的“星期天”的,已經不是少數。
大人們尚且有個可以放下工作鬆弛一下的星期天,而正處在發育成長階段的青少年學生,卻隻有枯燥、緊張的“星期七”。這是為什麼?
被剝奪了遊玩機會和休息時間的孩子,還成其為孩子嗎?假期,正是青少年接觸大自然、進行社會實踐的大好機會。
在假期裏,青少年應該有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可以閱讀更多的課外讀物,可以在多樣的人際交往中“閱讀”人生……這一切可以填補他們平日在學校學習生活中的某些空白,豐富他們的個人生活經驗。有位教師說:“如果沒有火熱的假期,那他們回到學校以後,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就會出現障礙。”所以,如果認為假期隻是讓孩子在學習緊張之餘鬆鬆腦筋而已,那就太低估了假期對青少年身心發展、健康成長的價值了。如果在假期裏,還是要孩子繼續淹沒在練習題、課本堆中,那就不但會奪去孩子應有的歡樂,還失去讓他們實踐鍛煉的機會。
讓我們一起來創造條件,讓孩子愉快地度過一個個熱火朝天、生動活潑的假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