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廣東經濟電視台作了一次調查,發出了300張問卷,隨機抽取109戶進行電話采訪。當問到孩子的心願時,被訪問的孩子不約而同地提出一個強烈要求:“請家長多給一些時間陪我。”
家長忙起來沒有時間顧及孩子是可以理解的。經濟和社會日益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來說,壓力之大可以想象。為了在社會上立足,為了創業,隻有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適應日益複雜的社會生活。
然而不要忘記,從孩子降生的時候起,做父母的就多了一份責任,一份對孩子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如果隻是單純地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不注重與孩子在一起進行溝通,孩子就會與父母疏遠,甚至感到無人關心,產生自卑厭世的念頭。
孩子“請家長給多一些時間陪我”的要求並不過分,家長確實要聽聽孩子的呼聲。在人生的日程表上要排上給予孩子的時間。有人也許會說,我沒有時間,但我有錢,我可以請家庭教師或交給爺爺奶奶帶或請保姆。要知道,金錢買不到父母之情,也替代不了父母之情。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除了舍得花錢作智力投資外,還要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時間,花心血,同孩子溝通、交往。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