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愛孩子,更要懂孩子(2 / 2)

其實,隻要我們回顧一下我們自己所曾走過的成長之路,就不難發現,成長並非是個一直都“天天向上”的過程。即使成年人,有時也會犯一些同樣的錯誤。而某些缺點,則一如皮膚上的小疤痕,在生長的過程中會自行消失。因此,對於孩子,我們應該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給他們一個成長的時空。

分享是對孩子的最好激勵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或潛在的優點,就看家長能否發現和發掘。對孩子保持愛心、信心和耐心,是父母發現孩子的與眾不同的長處的首要條件。別總是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做比較,別去要求你的孩子成為另一個孩子的複製品。既然我們是那樣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與眾不同,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接受並幫助孩子用獨特方式來表現並發展自己的能力,闖出一條成長、成功的路呢?

家長應努力給孩子製造一個可以表現優點、聰明才智的機會,注意孩子的點滴成績,孩子的點滴進步都具有激勵價值,父母能及時抓住孩子的閃光點加以激勵、引導,是激發孩子生命潛能的最好的方法。父母對孩子不在於用力用時多少,而在於用心多少。不要抱怨為了孩子,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而要常常帶著感激之情去體會孩子給你帶來的天倫之樂,使你擁有了生命的又一次輪回。父母應學會分享,而與孩子一起分享他的點滴進步、點滴成就,對孩子而言是比表揚、物質獎勵更好的激勵。當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因他而快樂、自豪時,會受到多麼巨大的激勵呀!他會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得更好!

分擔是最有效的批評策略

對於孩子所存在的缺點、所犯的錯誤,我們不是不能批評、懲罰,而是要擺正位置,注意策略。成人往往會把“好朋友的提醒”當做珍貴的禮物加以接受,孩子也是如此。大人之間的批評要注意方法。對孩子的批評更應注意方法。發現孩子有所不對,不應當板著麵孔訓斥,而應是善意地提醒孩子認識這些問題可能造成的後果,應當在充分鼓勵的前提下進行批評。而幫助孩子分擔因錯誤而造成的痛苦則是最好的提醒。很多情況下,孩子犯錯誤、考低分並不是故意的,他們自己也很傷心,這時候,父母真誠地安慰孩子,為他分擔痛苦,而不是在傷口上撒鹽,會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真愛,認識到父母看重的是自己而不是分數,在心理上和父母靠得更近,更容易聽進和接受父母的提醒、勸誡和意見,從而自覺努力地尋找改正缺點或錯誤的方法。

自信自愛讓您成為好家長

一個尊重、信任、理解、關愛孩子的家長,一個能用微笑和激勵去照亮孩子的生命曆程的家長,是孩子心中永遠靠得住的大山,孩子會因為擁有這樣的大山而產生安全感,產生力量,自信、勇敢地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

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自己學業無成、事業無成,無法引導孩子,給孩子力量。其實即使是學業無成、事業無成的家長也不應該小看自己,要堅信自己也擁有巨大的生命潛能。尊重自己與他人平等的人格,承認和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這樣的家長就能夠成為好家長。因為成為好家長的關鍵並不在於學曆、地位、經濟條件等,而在於有一個好的心態。也許自己不夠聰明,但可以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也許自己不能有大的作為,但可以把孩子培養成棟梁之才;也許家裏窮了一點,但是可以將窮轉化為孩子成長的財富。

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家長不但要對孩子充滿信心,更要對自己充滿信心。自信的基礎是自愛。要愛自己,愛自己當下的生命狀態。真正的自愛不僅是愛自己的優點、長處和業績,也包括正視自己的不足、缺陷和憾事。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怨自艾,能努力進取,同時又心平氣和,這樣,生命才能和諧,才能不斷升華。一個真正接納自己,身心和諧的家長,就能不斷進步,就能給孩子創造一個最好的成長環境。

養育孩子的過程是人生的又一次輪回,又一次成長機遇。你可以不是天才,但可以成為天才的家長。在伴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的生命價值會得到極大地提升。做一名自信自愛、不斷成長的家長吧!

(作者係全國十大傑出教師、教育係統勞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