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為我言,此地久安眠。
萬山擁我後,千山護我前。
灌木萬餘株,清流繞其邊。
曲徑十餘裏,危石懸其巔。
不惟山田好,又有萬竹焉。
有麻垂如絲,有栗果如拳。
有梅匝茅屋,有蘭可成阡。
相見皆古人,不分愚與賢。
亦少衣冠人,豈複肯守錢。
其風不凋薄,或可免顛連。
吾將攜婦子,釀酒樂堯天。
諸子漸長大,課讀兼課田。
斫竹學織簾,讀書功不捐。
無米拾橡栗,聊以續炊煙。
探奇既有梅,采藥將學仙。
佩此王者香,一撫猗蘭篇。
《如夢令》
瓢笠春行無幾,望斷桃花流水。
徹夜雨潺潺,到天明晴矣。
夢喜!夢喜!又是花朝晴起。
《長相思》
病起遲,懶起遲,蜂子排衙叫午雞。床頭改舊詞。
趲歸期,辦歸期,忽值精神恍惚時,歸期定複移。
《西廂記》插圖
《西廂記》是陳洪綬給書籍作插圖最多的一種,流傳有張深之的《正北西廂》、李吉辰本《西廂》及李卓吾《評本西廂》三種。張本的六幅插圖中,第一幅為鶯鶯像,其餘直接描繪原作內容有《目成》、《解圍》、《窺簡》、《驚夢》和《報捷》五幅,出色地表現了陳洪綬深厚的文學修養和高度的藝術水平。
《無法可說圖》
曾經一度出家的陳洪綬,對於道釋圖像也多有涉足。
《無法可說圖》畫一歲漢,高鼻深目,麵頷奇異,手把藤杖坐在頑石上。羅漢耳孔穿環,嘴唇微啟,似乎正在向麵前跪拜之人說法。這一跪拜的人形貌也頗奇異,神態專注而虔誠。人物造型很可能受五代禪月大師貫休的影響,並經陳洪綬特有的變形處理,古樸率真。
《水滸葉子》
《水滸葉子》是陳洪綬二十八歲時,花費四個月所作的一組版畫精品。陳洪綬在這套《水滸葉子》中,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從宋江至徐寧凡四十位水滸英雄人物。陳洪綬大量運用銳利的方筆直拐,線條的轉折與變化十分強烈,能恰到好處地順應衣紋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動勢。線條均較短促,起筆略重,收筆略輕,清勁有力。這套圖一出世,不僅民間爭相購買而且博得了一班文人畫友的交口稱讚。
明末,陳洪綬的《水滸葉子》遍傳天下,以致後世繪寫水滸英雄的畫工很難脫出他的範疇。
所謂『葉子』,不是『葉子戲』的紙牌,而是一種酒籌、酒令相類的東西。鄭編《圖錄》本在畫頁上就注有『某某飲』字樣,後來任渭長畫的《列仙》,也注明『某某飲』,且書名不稱什麼什麼『葉子』,而徑叫做《列仙酒牌》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些版畫,無論《水滸葉子》也好,《九歌圖》也好,其他等等,雖是酒令,畫麵卻極工致,令人讚歎刻工的精巧技術,簡直登峰造極。而陳老蓮將版畫畫得這麼精巧、流利,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氣象萬千。從總體講,可稱為版畫的典型之作。
相關鏈接
作品館藏:
作品名稱 創作年代 收藏情況
《晉爵圖》 早期 北京故宮博物院
《五泄圖》 1624-25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
《喜上眉梢圖》 1627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雜畫圖冊》 中前期 北京故宮博物院
《喬鬆仙壽圖》 1635 台北故宮博物院
《荷花鴛鴦圖》 中年時期 北京故宮博物院
《宣文君授經圖》 1638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
《黃流巨津圖》 晚於1644 北京故宮博物院
《蕉林酌酒圖》 1649 天津藝術博物館
《梅花書屋圖》 1649 安徽省博物館
《雅集圖鑒》 1649 上海博物館
《踏雪尋梅圖》 上海博物館
《仿趙千裏山水》北京故宮博物院
《夔龍補袞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
《梅花山鳥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
《仙人獻壽圖》 1649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美術館
《梅石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
《老子騎牛圖》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
《龍王禮佛圖》 美國華盛頓 弗利爾美術館
《升庵簪花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
《詠梅圖》 南京博物院
《玉堂柱石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
《春風蛺蝶圖》 1651 上海博物館
《歸去來圖》 1652 美國檀香山美術學院
作品行情:
陳洪綬的繪畫作品風格怪異、個性突出,以其獨特的繪畫麵貌在藝術史上留下了濃重不可磨滅的一筆。在當今藝術品市場中,陳洪綬的書畫作品價格以居高不下很是引人矚目。早在1999年10月,其《花鳥》(10開冊頁)就以209萬元成交。而在2004年5月5日北京中貿聖佳的春季拍賣會上,,當這幅冊頁再次出現時,引起了各方麵的關注。該作以500萬元起拍,經過41次的激烈競爭,最後以2860萬元的高價為一位浙江諸暨人購得,且刷新了宋徽宗《寫生珍禽圖》所創造的2530萬元的古代繪畫拍賣價格紀錄。但陳洪綬的存世作品大多收藏於博物館,很少出現在拍賣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