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迪沙泰坦。
這種泰坦尺寸要大於常規有機生命文明和無機生命文明的泰坦,同時借助更大尺寸的艦體,安裝有兩門T(Titan)級的X型武器(中軸武器),並且艦體上安裝的L(Large-sized)級武器數量會比其他文明的泰坦普遍多2倍。並且不同的泰坦有著不同的作用,在數據庫中記錄的納迪沙泰坦多達七種,其中一種完全拋棄了X型武器,隻裝備大量的L級,M(Middle-sized)級,S(Small-sized)級武器,用於專職對付中小型艦船。
同時也存在專職區域防空,投射等類型的泰坦。
對於納迪沙而言,這種用途多樣的泰坦,隻需要花費極短的時間就可以借助納米機器人的特性,將艦船的功能特化進行修改,例如從專職反中小型艦船變為專職區域防空。
這使得納迪沙可以在一支艦隊群裏放滿納迪沙泰坦就不需要任何其他艦種協同。
話雖如此,但納迪沙可不是這麼做的。
除了納迪沙泰坦,納迪沙還有三種高頻率出現在戰場上的艦種。
納迪沙母艦。
這種母艦有兩種。
一種是強襲型,搭載了大量作戰艦載機,比普通文明的戰列艦要多一倍的L級武器並且保有一門中軸武器,並且有著遠超普通文明載機型主宰的戰機搭載量。
而根據其他文明聯軍的研究,可能是因為納米機器人特性導致比大型戰列艦稍大一些的體積能夠裝載遠超載機特化型主宰的載機量。
強襲型通常成群結隊的出現,一般依靠大量機群和自身相對其他文明戰列艦而言更強的火力摧毀敵人的艦隊。
另一種並不搭載艦載機,武器也僅有P(近防武器)級武器和稀少的L級武器。
這一型並不具備多麼強悍的戰鬥能力,甚至不能通過轉換來實現強襲型變為這一型號,隻能在組成之初就組成這個型號。
這就是令其他文明聯軍談之色變的節點型。
顧名思義,節點型就是納迪沙主機的延伸節點。
節點型內部有著由納米機器人組成的大量特殊設備,這些設備有效的聯合周圍作戰艦船,使得他們之間的配合延遲變得更低,艦船被擊毀後重組成別的艦船,或是執行其他事項的延遲大大降低。
可以說,節點型就是減少納米機器人行動延遲和作戰效能的指揮艦。
而由於過量的特殊設備的信號以及伴隨其能力所需要的供能,導致無論是信號還是能量波動上節點型的特征都極為明顯。
但這個問題並不難,即使加裝偽裝設備也會因為節點型缺乏火力而暴露。因此,納迪沙用了一個很簡單的辦法:擴大能量供給能力,然後加強防護。
這使得節點型的防護能力堪稱歎息之壁。因為極強的能量供給,節點型完全可以在運作特殊設備集群之餘撐起大量納米防護裝甲。
這種納米防護裝甲可以本體作為裝甲,同時兼顧撐起能量護盾的作用,而龐大的能量供應量讓這些納米防護裝甲可以擁有更高的防護上限。
其他納迪沙艦船往往隻會有相對於艦船裝甲覆蓋量較為少數的裝甲得到額外供能用來撐起護盾,但節點型身上的每一塊裝甲都能撐起護盾,並且由於能量充沛,必要時這些裝甲甚至可以脫落一些組成自身的納米機器人,通過釋放從艦船供能係統中獲得的大量能量而施展出一場能量風暴用來撕碎那些攻擊自己的任何實體彈藥或是扭曲能量攻擊的彈道。
甚至這些能量之中沒有因為被攔截或近距離殺傷其他艦船等功能消耗掉的能量在能量風暴結束之餘還能被艦船本體回收。
因此,談論起節點型,總是讓那些聯軍談之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