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兩支艦隊群分別來自兩個河係,沒有像第二艦隊群一樣,由原本的軍方艦隊群加上沿途收編的零散艦隊。
而是由所在河係的零散艦隊凝聚在一起,組成一個艦隊群。
而現在,三支艦隊群正在全力加速修建工事和修建天然超空間阻隔。
超空間阻隔,實際意義並非是阻止納迪沙進入超空間,而是阻止其跨過超空間風暴。
超空間風暴的本質便是一種超大範圍的空間武器,而不被其波及的方法就是躲避在恒星係之內,處於恒星的庇護下,近似於躲避雨水時站在某些樓房的屋簷下暫時躲避一樣。
但顯然超空間風暴不會這麼簡單。
有的超空間風暴僅僅持續一兩天甚至幾個小時,但某些大型甚至是特大型卻會持續好幾年。
超空間風暴的殺傷範圍可不止超空間,還會對正常三維空間產生大量殺傷,普通文明的戰列艦如果是特化護盾防禦的也許還能堅持幾天,但如果是常規的護盾裝甲均衡配比的,恐怕就隻能堅持一兩天,
但以上的殺傷指標僅限於中小型超空間風暴。
若是大型乃至超大型甚至特例級的超空間風暴,越是深入所受到的殺傷也會大幅度增長,甚至會出現一米之內殺傷效果差了一倍之多的恐怖景象。
而現在,第二艦隊群在做的,就是配合自己先前一直在保護的一大群科研人員,完成對L星團周邊類似長城一樣將L星團包裹住的超空間風暴進行加強和穩固。
加強自然就是加大力度,而穩固自然就是保持不會擴散的現狀,讓它永遠的屏蔽探測手段,通訊手段,交通手段等等一係列溝通外界的行動,讓納迪沙被真正的從各個角度封印起來。
當第二艦隊群開展工作達到第五天時。
“司令!前線緊急信息傳來,我們部署在主機星係周圍的警戒艦隊全部遭受攻擊並失聯!”
“傳令!所有艦船和防禦工事進入作戰狀態!”
三支艦隊群總計約有四百萬戰鬥艦船,其中兩百萬作為陣地駐守力量,剩餘兩百萬負責機動應戰。
“命令機動艦隊前進!在敵人退出超空間時發動打擊!”
他們布置了超空間陷阱,這種東西可以幹擾任何超空間引擎的運行,並大概率導致船毀人亡。
不過,這個東西現在發揮的是它的常規用法:阻止敵人使用超空間航行發起突襲。
納迪沙的艦隊使用的超空間引擎無需超空間航道指引便可自由航行。而納迪沙能暴打八個銀河的文明就是源自於此。
不然按照八個河係的溝通方式,隻要銀河係的文明拆了本土的量子彈弓,然後將星門與其他河係星門的鏈接斷開,納迪沙就不可能去攻擊其他河係。
但顯然,納迪沙的超空間引擎能夠自由航行,因此這些方法並不適用。
超空間陷阱並非沒有作用,但相對於其他文明的超空間引擎隻能航行於天然超空間航道網絡裏,是十分先進的。
因此,即使超空間陷阱使得納迪沙的艦隊隻能抵達恒星係邊緣,但其他文明的艦隊卻無法及時趕來增援。
若是在關鍵要地部署大量艦隊,那更是班門弄斧。
引用伊斯卡蘭沃特文明第二艦隊群司令的一句話:你**跟納迪沙比數量?!它們能用數量遠超你主力艦隊的艦船來當做突襲艦隊,還能維持正麵更大規模的主力艦隊,你在想什麼?!
這位曾經斥責那群政治家的司令,卻隻能一邊等待著納迪沙艦隊抵達,一邊回憶著過去慘烈的戰爭。
納迪沙的艦隊在早期數量不足,聯合了其他銀河係文明的伊斯卡蘭沃特文明可以集結龐大的艦隊群發起進攻。
但隨著時間流逝,納迪沙的一艘艦船可以在被擊毀後用殘骸重組出數艘更小型的艦船。
並且在他們的作戰記錄數據中,每一種艦船都極其難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