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起源(其三)(1 / 2)

好在每一支艦隊裏不一定都會有節點型。

但伴隨著節點型的出現,一定會有另外一個艦種出現。

納迪沙戰列巡洋艦。

這種艦船有著極快的常規航速,並且至少以七艘為一個小隊出擊,往往在節點型的指揮下集體出擊,執行斬首打擊,穿插分割,包圍殲滅等任務。

分為兩種型號。

以七艘納迪沙戰巡組成的小隊為例。

通常有四艘突擊型,三艘無畏型。

無畏型的L級武器比突擊型更少,但裝配的並非常規的X型武器,而是T級X型武器。

這一區別讓無畏型成為了擊殺重點目標的主要輸出。

突擊型帶有相對無畏型更多的L級武器和護盾值更高的能量護盾。

納迪沙戰巡和節點型都裝配了全方位隱形設備,包括從引力探測,重力探測,常規信號探測,量子探測,超空間傳感器,亞空間傳感器,光學觀測等諸多角度的隱形。

快,準,狠且神出鬼沒,航速極快,聯軍的艦員們給這些戰列巡洋艦起了個綽號:“死亡流星”。

寓意為帶來死亡的流星,因為航速極快和打擊猛烈而稱之為流星。

最後一種就是無處不在的納迪沙護航艦。

對應的約為常規文明的重巡和輕巡之間,但整體實力在重巡層次。

航速較快,型號眾多,功能各不相同,這是聯軍對這款艦種的主要評價。

——

在超空間陷阱的極限範圍外,一艘艘納迪沙戰艦從陰影中降臨。

灰色的塗裝讓他們宛若幽靈一般。

“開火!開火!自由開火!偵察艦注意組建信息網絡,分析艦種!”

“戰列艦注意搶占優勢位置!”

數十艘菱形狀的大型艦船在距離交戰戰場更遠的位置現身,菱形艦身內亮起蔚藍色的光芒,在空心的艦體內,一個近似於漩渦狀的東西緩緩生成。

“躍遷機動隊準備!觀測到空間穿梭者級機動星門艦!”

“總計九十七艘!機動隊距離躍遷引擎充能完畢還有一天!”

聯軍為了應對這種特殊的機動星門,專門組建了完全配備躍遷引擎的機動艦隊,防止機動星門源源不斷的輸送艦隊。

雖然納迪沙艦隊無需超空間航道的輔助航行也可以進行安全的,準確的,快速的超空間航行,但星門幾乎無延遲的瞬間抵達顯然更有戰術,戰略意義。

雖然機動艦隊在第一時間校準坐標與相對距離並進行躍遷引擎的校準和充能,但空間穿梭者的展開速度比他們的速度更快,從完成超空間航行到展開星門僅僅過去了三個小時。

源源不斷的納迪沙護航艦護衛著各式納迪沙主力艦船從星門中駛出並投入戰場。

盡管目前為止納迪沙艦隊的數量仍然被聯軍艦隊牢牢壓製,但為了防止納迪沙艦船從可能的方向突圍,必須將艦隊分散布置在不同方向,這使得聯軍的力量被嚴重的分散開。

但好在納迪沙目前為止僅僅是奪回了L星團內的各個恒星係控製權,並沒有發動全麵攻勢的跡象。

戰機駕駛員們盡己所能的爭奪著製空權,他們隻能緊繃著自己的意識,盡己所能的做著不規則機動同時與那些飛行動作詭異至極的納迪沙艦載機交戰。

好在友艦提供的近防火力能夠減輕他們的壓力,但也減少不了太多。

納迪沙的艦載機越來越多,戰場變成了艦載機飛行員們有去無回的墳場。

但他們已經無所畏懼了。

他們來自各個飛行隊伍,來自各個艦隊,甚至有些人是直到納迪沙暴動到來之後才相遇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