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美俄攻擊機(2)(2 / 3)

十、F-15E“攻擊鷹”轟炸機

F-15E“攻擊鷹”轟炸機是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初在F-15的基礎上改型設計的。1988年12月,第一架生產型飛機交付空軍使用,預計將能服役至2020年或更久。

F-15E是一種以對地攻擊為主要任務的雙座超音速戰鬥轟炸機,但它仍具有很強的空-空作戰能力,是當代一種能擔負“雙重任務”的戰鬥機。

1982年美國空軍決定發展一種新機型來代替F-111戰鬥轟炸機。1984年2月,美國空軍將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的F-15E與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的F-16E進行了對比試飛,最後選定F-15E作為F-111戰鬥轟炸機的後繼機。

配備AN/AWG-27武器控製係統的F-15E不但具有很強的攻擊能力、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戰績,而且它在戰備完好率和完成任務率方麵也都非常優秀。在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第四聯隊在執行搜索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發射架任務中,參加戰鬥的48架F-15E僅僅損失了3架。

F-15E飛機的關鍵部位和設備都設計得比較合理,許多位置都設置了合理的口蓋,檢查維護起來非常方便。如更換F-4“鬼怪”飛機的1台發動機大約需要6個人工作8小時,而卸下F-15E“攻擊鷹”飛機上的1台發動機並換上1台新發動機,隻需要一個人工作3小時。

十一、AC-130“炮艇”攻擊機

“炮艇”攻擊機的首要任務是近距離空中支援、空中遮斷和武裝偵察。其他任務包括周邊和點防禦、護送、登陸、投放和運輸物資、前方空中控製、有限的指揮和管理,以及戰鬥搜索和救援。

裝有重型武器的AC-130“炮艇”攻擊機配備與先進的傳感、導航和控製係統構成一體的側向射擊武器係統,能在夜間和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在延伸作戰的時間和區域內進行外科手術式或麵積飽和攻擊。

越南戰爭時期,AC-130“炮艇”擊毀1萬多輛卡車,為救援美軍士兵的生命,無數次地進行近距離空中支援。在1983年入侵格林納達的軍事行動中,AC-130負責壓抑對方防空體係,對地麵部隊進行攻擊,為友軍空降部隊攻占重要的機場掃清了障礙。

1989年,在入侵巴拿馬的戰爭中,AC-130“炮艇”在城區進行外科手術式的空中打擊,摧毀巴拿馬軍隊的空防指揮中心、指揮部和軍事設施。作為這次軍事行動中唯一的近距離空中支援作戰飛機,它為減少地麵部隊的傷亡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海灣戰爭中,AC-130擔負起保衛空軍基地和對地麵部隊進行近距離空中支援的任務。在索馬裏戰爭中,AC-130也負責對地麵部隊進行近距離空中支援。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轟炸南斯拉夫的軍事行動中,“炮艇”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南斯拉夫薩拉熱窩的重要目標實施空中遮斷。AC-130是卓越的空中火力支援平台,它配備特別精確的火力控製係統,使用105毫米、40毫米、25毫米多種彈藥,首發即可命中目標。AC-130的飛行員特別著重於城區作戰,要求具有豐富的城區作戰知識和經驗。為了配合AC-130等攻擊機作戰,美軍許多部隊已經開始使用紅外信號作為人員、車輛和彈藥的標誌,根據這些信號,AC-130很容易識別敵我。

AC-130是在C-130美國空軍運輸機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1995年9月10日,美國空軍隆重紀念第一架C-130飛機退役。這架尾號為53-3129的飛機於1953年在洛克希德公司開始生產,而後洛克希德以它為原型機,設計和生產了一大批C-130“大力士”運輸機。

目前美國空軍正在對較早生產的AC-130H“鬼性”進行改進,主要目的是減輕整機的重量和調整重心的位置,這些項目包括使用更輕的材料,重新設計40毫米、105毫米機炮炮塔,拆除無關緊要的裝甲。

AC-130U“幽靈”是用來逐步取代最早生產的AC-130A的新機型。它繼承AC-130側射火力強大的特性,整個機身有一個完整的裝甲防護係統,配備高分辨率傳感器、電子設備和電子戰係統;一個先進的軟件控製的火力控製係統;一套包括側射火力,可轉動的25毫米、40毫米、105毫米機炮在內的武器配備。攻擊雷達為飛機全天候/夜間的火力攻擊提供目標數據。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國會的文件中開始涉及到生產這種新型“炮艇”攻擊機的計劃。1987年7月,洛克韋爾公司獲得了生產“炮艇”的合同。波音公司也獲得了生產AC-130H的部分合同,包括協同研製、生產,飛行試驗和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