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三十年向河西 第三十六章路漫漫前程修遠兮(2 / 2)

侯步成給幹軍打完電話回到母親床邊,母親拉著他手說:“小虎——小虎——小虎走——走在我——前麵,我有——沒教育好——的責——任。我不知道——不知——他在外——到底——搞些——什麼?我有——沒教育好——的責——任。養——不——教,母——也有——過。”

稍稍停了片刻,人已經顯得很虛弱,她用微弱的聲音喊著:“幹——軍——,幹——軍——”正喊著,幹軍已趕到大伯母的床邊,她模糊視線似見到幹軍就離開了人世。她找幹軍為何?不得而知。

早已退了休的幹軍,從繁忙的工作崗位下來,有了續做少時作家夢的時間。他重閱當年書稿《昨天的回憶》時,感慨萬千。一路走來的他,覺得隻有現在才能客觀而曆史地寫出那部書稿。他想想自己是改革開放的經曆者,感悟到更有必要再寫一部《今天的求索》。

幹軍閱看著那部已塵封了多年的手稿,如何續寫昨天的故事,還沒有明晰的思路時,想起整理父親遺物時見過有一疊手稿留下。他見那部手稿時,大伯母也在旁邊,他忽然想起大伯母講的一句話:“幹軍,興莫弟寫的那些,正是你大伯在臨終前囑托他的,你父留下的手稿,你一定要整理好寫出來。”他茅塞頓開,原來大伯母沒有講出的話,一定是為囑托這件事!他這才打開遺稿,父親還有一封寫給自己的信:

幹軍吾兒:

你是喜歡文學的,我和你大伯在五七幹校時,你大伯說要寫一部“牛棚”回憶錄傳給子孫的,沒想到後來你大伯病了。他拉著我的手說,要寫那個“牛棚”與“豬棚”的回憶錄,就指望你弟去寫了。我離退下來後不忘大哥重托,不但寫了過去的回憶,更多的寫了現實的思考和人生的反思,回憶昨天是為珍惜今天……

幹軍粗略翻看了父親的回憶錄與反思材料,不知如何續寫故事的他漸漸更充滿了信心。

正仔細閱遺稿時,馬臉的夏之懷,拄著拐杖三步一息地來到幹軍家中。幹軍見八字稀眉間川字額紋深深的姑父登門造訪甚覺意外,他馬上丟下書稿攙扶著姑父在沙發上坐下,連連道歉說:“姑父有事來個電話就行,該由小輩登門,怎能勞駕長輩親曆。”

喜歡蒙著眼睛的夏之懷,聽了十分高興地彈開昏黃的眼睛說:“這個這個,我說幹軍,這幾天我在同輩們一個個離去後想一個問題,想寫些人生的反思,再不寫怕像五大男興伯說要寫《牛棚回憶錄》一樣,來不及了。”

幹軍告訴說先父有遺稿留下的事後,還把自己正想續寫那故事的事告訴了他。夏之懷高興地說:“這個這個好!你這一生過來也有不少滄桑的故事。郭文達、成懷寧的迷途,都是欲望的結果,留給人不少警示。我敬佩田耕寶,超脫人生去頌經念佛,不蓄私財,為四川地震恢複重建捐出他全部財產。這種寡欲的清醒,這種反饋社會的覺悟,倒是給物欲迷途的人樹起了一麵鏡子。看來他的修行不是遠離現實,而是一種寡欲的追求……”

幹軍用心地聽著,認同地點頭示意說:“是的是的,看來我這部《今天的求索》還不能不寫,昨天和今天一寫就是六十年。”

夏之懷鼓勁說:“六十年還不過彈指一揮間。你們幹氏從先祖出宅遷居青龍沙開始,至今已有整整一百年了。幹興莫大哥是遷青龍沙後出生的第一人,經曆著百年滄桑值得一寫。”

“寫!一定寫!”幹軍信心百倍地說。

幹軍送姑父走出室外,正是好一個豔陽春。春雨後的陽光普照著大地,江風海韻熏陶的江海市美極了。水中之城江海,畫中生活的江海人,廣招四海賓朋向著春天奮進。春天的濠河,春風輕快春雨溫柔,滿目濃綠更比江南錦繡。東聽海濤南觀江潮的江海,正追江趕海地融進了世界經濟大潮之中。

2004年清明至2005年11月第一稿於光明東村,久久公寓,定名《春天的濠河》;2007年1月至4月第二稿於南昌贛江之畔滕王閣沿江大道住所; 2008年2月至5月第三稿於南昌八一大橋下愛國路口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