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誠信“天之驕子”的人生通行證(3 / 3)

在我國信用體製尚未完善的今天,大學生享受助學貸款其實就是在用自己的誠信作擔保。大學生償還貸款,不是靠銀行和學校製定的一些相應措施,而是靠學生自身的誠信素質。所以說,助學貸款是檢驗大學生信用的一塊試金石。

誠信宣言:

英國作家薩克雷曾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大學生應該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以嚴格的個人修養來約束自己。慎記隻有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才能收獲他人和社會的信任。

四、就業、擇業,誠信是走向社會的開始

無信人之言,人實不信。《詩經·鄭風·揚之水》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時候,近年有關大學生不誠信就業的事例屢見不鮮,就業求職過程中,大學生誠信缺失的表現是在製作簡曆和麵試中弄虛作假。為了在激烈的就業、擇業競爭中處於較有利的位置,一些學生將各種獲獎證書、各類資格考試合格證書,偽造得幾乎亂真;還憑空杜撰社會實習經曆等。據報載:一位用人單位負責人在一次招聘會上收到的自薦材料裏,竟發現有5名學生同為一所學校的學生會主席,5人同時為同班的優秀班長。清華同方人力資源部一名負責招聘的同誌在一次校園招聘會上,發現某大學一個班30人,竟然冒出了16個班長,剩下的也全部都是班幹部。麵試中,有的同學肆意貶低甚至詆毀自己的學友。

大學生在就業求職過程中誠信缺失的另一種表現是:違約。一些學生在麵試過程中信誓旦旦,一旦拿到錄用書卻滿口托詞,左挑右揀,簽約不久又毀約或簽約之後不去報到的現象並不少見。據報道,僅2002年上半年,某市第二中級法院接連受理6起大學畢業生勞動爭議案,其中大多是因為大學生提前解除合同引起的,而且涉訟人員主要是外地留城大學畢業生,這些學生原來簽約的目的就是留下來,先解決戶口問題,一旦有了更好的單位,就不顧信義地另攀高枝。

麵對著眾多的現實,麵對著眾多的輿論,我們不得不問大學生真的缺失誠信嗎?大學生擇業過程中存在的不誠信現象真的就是勢不可擋還是隻是特例?難道經過十幾年的教育學習,大學生們學會的隻是“欺騙”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其實,不誠信現象隻是大學生中的極少數,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仍然有很多崇尚誠信,發揚誠信的好事例。

小張是某高校一名應屆畢業生,在麵臨大四畢業時,她決定出國留學,當身邊的同學在積極的準備考研和求職簡曆時,她鼓勵自己,“我不能因為周圍的同學而影響到自己,我們有選擇人生的不同方式,我既然選擇了出國留學,我就要堅持,如果失敗,那隻是我力所不能及,總比因為亂了陣腳,到頭來兩手空空要好!”

經過艱辛的準備和通過了ToEFL、GRE之後,小張終於意識到原來出國之路真的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熬過考試之後,真正的艱難才剛剛開始。一番的艱辛,一番的酸澀之後她突然間覺得自己似乎更適合在國內發展。

麵試時,單位的主考官問她:“你沒有應聘過別的單位嗎?”她說:“我一直在聯係出國,沒有找單位,現在看來一時還辦不成,所以就先來應聘了。”最後單位居然就相中了她。

後來,主考人員解釋錄用原因時說:“首先,打動我們的是她的誠實;第二,這個學生的素質不錯,她的外語成績很好,這是我們所需要的,如果她一年後能出國,我們也支持,至少在一年中間,她能做不少事情。以後我們還可以繼續招聘合適人選。我們不要求一個人在一個崗位能穩定多少年,主要看他能做多少事。”

從小張的親身經曆,我們能深刻地感覺到,如果不是她的誠懇,如果不是單位的主考人被她所感動,那她可能就要失去進入這家公司工作的機會了。然而在招聘中的一些不誠信現象,雖在眼前來看,是對自己有利的,是對自己缺點的掩飾。但是,一時的修飾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與其到頭來遭受自己給自己強加的痛楚,倒不如當初就以誠相待,或許會給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

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求職是他們邁進市場的第一步,在這方麵表現出不誠信,則是得不償失的。古人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民無信不立”。在求職過程當中,誠信坦率,不弄虛作假,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一種必然趨勢,不粉飾、不掩飾自己的缺點,已經成為目前求職的一條成功法則。

小李是某高校的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但是她已經成功地簽到一份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當別人問起經驗時,她興奮地說:“是誠信幫我找到了工作”。在這份工作的麵試過程中,她主動說出了自己在學校做兼職時所犯的一次嚴重錯誤,接著詳細地分析了犯錯的原因和以後總結經驗所取得的成功。在她詳細講述的過程中,麵試官先是皺起了眉頭,接下來又頻頻點頭,最後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最終,小李順利地拿到了那份工作,後來在跟麵試官交流的過程中,麵試官就告訴小李,正是她的那份坦率,敢於說出自己的錯誤的精神以及她犯錯後能及時總結經驗的態度,為她贏得了那份工作。

誠信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心與心的交融,在你我之間架起了一座座友誼的橋梁,所以我們渴望真誠,我們需要真誠,我們讚美真誠!

往年的大學畢業生喜歡在求職簡曆書上給自己“化妝”,初看簡曆,你簡直覺得他是完美無缺、無所不能的。但是我們也應看到,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他們在自己的求職簡曆上不僅不“化妝”,還勇於“自暴缺點”,開始打造誠信求職。

湖南大學的李同學在求職簡曆上專門設置了“缺點欄”。上麵赫然寫著“沒有實踐經驗、做事情急於求成”等內容,該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另一名男生也在個人簡曆中羅列了自己的一些缺點,如“字寫得不好”、“自控能力較差”、“有時出現消極、厭倦情緒”、“有時喜歡偷懶”等。

湖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尹同學雖然在簡曆上明確寫有大學期間失敗過的經曆,卻依然被深圳的一家外企錄用。她說,求職和做人一樣,都需要講誠信。把自己的失敗寫出來,正是為了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行為。把缺點寫進簡曆中是便於用人單位了解自己。

對於大學畢業生勇敢地公開缺點的做法,湖南師範大學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的向老師認為,這是一種可喜的新現象,是畢業生成熟的表現。人無完人,能夠把缺點告訴用人單位,贏得的同樣也是信任。

一些用人單位對此非常歡迎。某實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周經理告訴筆者,以往他們在問及畢業生的缺點時,多數畢業生竟回答不出來。周經理認為,能正視自己的缺點,是一種很難得的精神。不知道自己的缺點,其實往往是最大的缺點。某酒店的秦經理認為,能主動把自己的缺點寫進去,的確是新氣象。顯示的是誠懇與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是最難得的。畢業生能公開自己的缺點,有利於全麵了解他們,用人單位很歡迎這種畢業生。

“誠信簡曆”的出現是對目前“注水簡曆”的一種真誠大膽的挑戰,“人無完人,孰能無過”,用人單位在選用人才時,除了對人才的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等重視以外,對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質的考察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誠信”是為人之本,它是做人的首要品性,也是一切道德的基礎。一個合格的大學生除了應該具備紮實過硬的科學文化知識,強健的體魄外,還必須有健全的人格。雖然在現階段,許多用人單位看重的是大學生的一些硬件條件,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用人單位對人才選用的標準將會越來越側重於人品,到那個時候,“注水簡曆”將不再有市場,“誠信簡曆”將會發揚光大。

擇業是一個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過程。求職過程中,所有的應屆畢業生共同進入就業市場,共同競爭。殘酷的競爭環境,自由的選擇過程,給了求職者機會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為不誠信行為埋下了隱患。

華碩公司在選拔人才時,注重五大指標——謙、誠、勤、敏、勇。美國曾經有一名商人說過:一個人可以失去財富、失去職業、失去機會,但萬萬不可失去信譽。

美國堪薩斯城郊的一所名叫Piper的高中,118名二年級學生被要求完成一項生物課作業,其中28名學生從互聯網上抄襲了一些現成材料。此事被任課女教師Pelton發覺,判定為剽竊,於是28名學生的生物課得分為零,並麵臨留級危險。在一些當事人家長的抱怨和反對下,校方要求女教師提高那些學生的得分,這位27歲的女教師憤而辭職。之後,女教師每天都接到十幾個支持她或打算聘用她的電話。一些公司已經傳真給學校索要當事學生的名單,以確保公司今後永遠不會錄用這些不誠實的學生。

不誠信就業、修改簡曆的不斷發生,也督促著企業不斷完善自身的用人標準以及錄用程序。用人單位為了了解所聘用員工的誠信情況,使出了各種各樣的“殺手鐧”。

某公司為自己的每一位員工建立誠信檔案,每一位員工的誠信檔案中都記錄了該員工在企業任職期間的工作表現、崗位變動、職位晉升、學習培訓、獎勵懲罰及離職交接情況等內部資訊,真實反映了員工在企業的工作情況。

在上海,一些人才市場,某些用人單位向求職者提出有擔保人的要求。在武漢,“求職擔保”也相當流行。擔保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隻要求擔保人寫一個擔保書並出具身份證複印件;另一種則要求在公司提供的格式化的擔保書上簽字,並加蓋擔保人所在的單位或居委會的公章,擔保手續必須由擔保人到公司親自辦理。

我們需要真誠的笑容,需要真誠的話語,需要真誠的關心與幫助,我們更渴望能感受到彼此真誠的心靈,用我們真誠的心去對待朋友,去對待身邊的一切。

誠信宣言:

每個大學生都應從自身做起,從擇業做起,做一個誠信的學生,做一個誠信的求職者,乃至做一個一生重誠信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