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經商曆來以誠為上。誠者心也,即推心置腹,真心實意。凡事先為顧客著想,以誠待客,方能使得顧客盈門。
誠信更是各種商業活動的最佳競爭手段,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是商人的一張真正的“金質名片”。
“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是幹古經商的不二法則。信者譽也,即珍譽如金,視信為本。凡事要講求一言九鼎,九鼎一尊,恪盡守信之本,承諾如金;要待客平等,童叟無欺,以信取天下,以信暖客心,方能續其雄基。
一、誠信是現代商家的立身之本
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北宋)程頤
一個猶太商人在集市上從一個阿拉伯人那裏買了一頭驢回家,家裏人一見非常高興,就把驢牽到河邊洗澡。恰好此時,驢脖子上掉下來一顆很大的鑽石,光芒四射,家裏人歡呼雀躍,認為這是上天所賜的禮物,當家裏人興高采烈地把這顆鑽石帶回家時,猶太商人卻平靜地說:“我們應該把這顆鑽石還給那位阿拉伯人。”
家裏的人不解,猶太商人嚴肅地說:“我們買的是驢子,不是鑽石,我們猶太人隻能留下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於是把鑽石送還給了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見到鑽石很驚奇,對猶太商人說道:“你買了這頭驢,鑽石在這頭驢身上,那你就擁有了這顆鑽石,你不必還我了,還是自己拿著吧。”猶太商人回答道:“這是我們的傳統,我們隻能拿支付過金錢的東西,所以鑽石必須還給你。”
兩千多年來,大多數猶太人都是這樣,經商的時候一定講誠信。他們認為誠信經商是商人最大之善,所以在生意場上,他們最為看重誠信。
經商誠為本,就是要求商家在一切經營活動中必須誠實守信。因為誠是一切道德行為的基礎和加強道德修養的前提,更是商家立足發展的根本。所以朱熹曾告誡人們:“誠是自然底實,信是人做底實。”
在經營活動中,如果我們恪守“經商誠為本”理念,牢記“無誠則無德、無誠則事難成”之準則,就會使所進行的活動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就會達到在真誠為基礎上的那種與消費者相融的親近感;就會為商家創造出一個以信賴為前提的那種與廣大顧客心貼心的甜美氛圍。
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說過,誠信對企業而言是一筆無形資產,是立業之本。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日益深入,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信譽資源比任何時候都顯得寶貴。
一次,幾位中亞客商帶了一億多元的大訂單來到中國考察。他們來到正泰,南存輝開始向他們介紹正泰的情況。
這時,對方翻譯突然打斷南存輝的講話,他說:“我是中國人,希望中國企業能拿下這筆大訂單。你可以把企業的規模說得大一些,他們會相信的。”
南存輝笑了笑,他說:“沒有必要,是多大就多大,生意做不成事小,丟了誠信事大。”
南存輝繼續說起正泰的優勢、雙方的合作前景,也說起存在的不足和可能出現的困難。
結果,這筆業務成交。外商還稱讚,南存輝是位坦誠的商人。
正泰集團之所以用“正泰”這個名字,目的是體現“正氣泰然”的思想。南存輝是這樣說的:“經營要走正道,為人要講正氣,產品要正宗,要講信譽。”這種“正氣泰然”的思想一直影響著正泰的發展。
南存輝還積極倡導“兩個X”的觀點。南存輝是這樣解釋的:兩個X,一個代表員工,一個代表產品。正泰有一萬多名員工,隻要有一個員工不講誠信,正泰的形象就等於零;同樣道理,正泰每年有幹萬件產品出廠,隻要有一件不合格,那麼正泰的產品在用戶的心目中的信用度也等於零。
當有人問南存輝:“如果你的一個部下能幹但不太講誠信,企業內部還暫時沒有人可以替代,你會對他怎麼樣?”南存輝毫不猶豫地回答:“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企業的立市之本,不講誠信,再能幹的人,也隻能‘忍痛割愛’。”
如今,正泰已經是溫州有名的企業,南存輝依然視誠信為立身之本。他說:“我們在創業中是非常艱苦的,就是靠誠信,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正泰在溫州‘假冒偽劣’的環境中得以脫穎而出,發展壯大,並成為中國低壓電器行業第一批認定的馳名商標,成為中國工業電器公認的品牌,正是堅持誠信獲得的成功。”南存輝也被認為是溫州商人中最有信用的一個,這可以從銀行對他的信任中體現出來。
南存輝的個人信用可以使他順利地從銀行貸款3億元!正如南存輝所說:“信用對於我意味著一支筆值3個億,因為銀行對正泰的授信額度是3個億,隻要有我的簽字,正泰立刻可以從銀行拿到這筆錢。”
不僅僅是像正泰這樣的大企業,像南存輝這樣的大商人才注重誠信。大多數的溫州人在經商的過程中都視誠信為為人處世的準則。
不守誠信,或許可“贏一時之利”,但一定會“失長久之利”。做生意,首先要誠信,誠信是為人處世的根本,也是經商的必備美德。
縱觀世界各國,那些在商海中英勇善戰,立於不敗之地的大公司大集團,他們的成功固然與其領軍人物敢於冒險、善於把握機遇等經營策略分不開,但在企業的發展壯大過程中,如果沒有誠信作為精神支柱,再龐大再有實力的企業,也終將難逃破產倒閉的命運。
日本著名企業家鬆下幸之助在其經營理念中,一再強調誠實守信禮讓的商業道德。從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到:“智慧、時間、誠意都是企業的另一種投資。不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也不是真正的公司從業人員”等,正是基於這樣的經商之道,鬆下公司由弱變強,成為世界商界的一個巨頭。
相反,一些無視誠信的經商者,唯利是圖,搞商業欺詐,製假售假,其經營的企業隻能過早地衰落。美國著名的安然公司,不正是由於財務欺詐的重大舞弊行為,被迫關門歇業。我國的藍田股份有限公司,也曾紅極一時,廣告做得鋪天蓋地,最終卻因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等原因,公司有關人員受到了法律的製裁。南京冠生園製售陳餡月餅,以次充好,最終在媒體的頻頻曝光下,遭到了世人唾棄。
誠信為先,是治商之根本。我國古代的晉商、徽商們正是悟到了其中真諦,才興盛幾百年不衰,獲得商界棟梁之美譽。今日為商者,同樣應尊崇誠信禮義仁為先的經商之道,唯此,企業才能獲得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成為激烈商戰中的贏家。
誠信宣言:
為商之道,誠信是金。明清時期,徽商以誠實不欺樹立信譽,贏得卓著聲譽和滾滾財源,足跡遍及九州,以至於有“無徽不成商”之說。而今華人首富李嘉誠,當人問起他的經商之道時,亦雲:無他,信用是證,誠信是金。
二、誠信,商人心中的一杆秤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曹世如,紅旗連鎖的董事長,著名的女企業家。與曹世如有過交往的人,都會對她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快人快語,坦率爽直,俠義剛正。”如果以曹世如的話來定義自己,她是一個講誠信的人。承諾是金,取信於民。紅旗連鎖之所以開到哪裏紅火到哪裏,就因為它堅持了以人為本的優質服務理念,遵循“利民、便民、以民為鄰”的服務宗旨和誠信為本的經商準則。按照上述宗旨和準則,相應形成五項優質服務基本原則,即:麵向社區,方便消費的網點布局原則;以人為本,信譽至上,顧客第一的服務原則;天天平價,讓利於民,遠離價格欺詐,拒絕惡性競爭的作價原則;承諾是金,取信於民的守信原則;處理投訴與爭議,利益向消費者傾斜的“親善”原則。所有這些原則,都離不開“誠信”二字。
消費者是上帝,凡有投訴,對它的處理必須讓消費者滿意。2002年春節,紅旗連鎖舉辦購物抽獎活動,沒有中獎的消費者可以憑獎券去換商品,要求消費者購物後必須向收銀員索要收銀條,目的是為防止營業員有作弊行為。活動期間,適逢曹世如生病在床,有關活動的某些細節被疏忽,因而在兌換過程中出現了失誤,引起消費者投訴。曹世如發現後立即通過市內多家媒體向消費者公開道歉。由於問題發現得早,措施得力,再加上總經理的真誠道歉,便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諒解。
還有一年中秋節,有一個品牌的月餅內包裝同外包裝重量不符,引起消費者的投訴。盡管月餅質量經檢驗為優良,但曹世如仍然要求將這批月餅全部撤櫃。再如一位大學教授投訴某超市服務質量問題,但來信無單位、住址。曹世如根據被投訴店的位置和來信郵戳,終於在某大學找到了這位教授,向他真誠地賠禮道歉。
在成都,紅旗連鎖的優質服務可謂有口皆碑。曹世如說,零售與老百姓的關係最近,居家用品都關係到他們的日常生活,所以方方麵麵都疏忽不得。她坦言,多年總結得出的經驗是:隻要自始至終堅持對消費者待之以誠,即使我們因某一疏失,隻要知錯就改,也會得到消費者的諒解。優質服務是紅旗連鎖的承諾,凡有投訴,對它的處理必須讓消費者滿意,必須堅持利益向消費者傾斜的原則。
曹世如的誠信觀,已鑄就成都紅旗連鎖成功和高速發展的基石。
“和氣生財,誠信經營”,經商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毛東芝,一位在義烏的普通經商者,在十幾年的生意場上,始終恪守著這一商業準則,把它當做心中的一杆秤來嚴格要求自己。
1994年,看到身邊的很多人都進了小商品城做生意,加之丈夫廠裏效益也並不如意,毛東芝決定進城打拚一番。“1994年時,市場裏的家電生意還處在初期摸索階段,幹這一行的人很少,攤位租金也比較便宜,一個攤位一個月隻要60元。”毛東芝很自然地便把眼光瞄向了家電市場。
1996年下半年,店裏的生意已漸有起色,這時候,毛東芝又做了一個大膽的決策:投資嘉興科大有限公司的浴霸。這個決定為她日後的生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4年,毛東芝的店麵搬遷到了國際商貿城,良好的硬軟件環境,使她有了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間,生意做得更大了,老顧客也變得更多了,誠信也被她看得更重了。
在生意場上拚搏了這麼多年,始終堅持誠信經營的毛東芝受到了許多顧客和同事們的好評。1994年,剛經商不久的毛東芝就被市場裏的同事們選為小組長;1999年以來,曾多次榮獲“五好經營戶”、“信用商位”、“消費者信得過商位”等榮譽稱號。2002年開始,又被評為市級巾幗文明示範崗位優秀分子。對於店裏的員工,毛東芝也要求他們做到誠信。“先做人,後做生意,做生意要講誠信。”平時,毛東芝經常會對店裏的員工說上這麼一句話。
從以上曹世如和毛東芝誠信經商的事例看來,做人之道與經商之道是統一的,緊密相連的。經商者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先做人,那就是誠實守信,始終把它當做一杆秤時刻來衡量自己的做人原則。唯有如此,才能樹立起自己的人格品牌,把人格轉化為無形的資產,最後成就一番大的事業。
誠信宣言:
商人一定要學會做人,學會打造自己人格的金字招牌。隻有做人為先,服務大眾才能獲得人心,人心即財富,得人心者得財富。“殊途同歸”,做人與經商原本就是相通的。
三、信譽比金錢更重要
信用就是金錢。(德國)馬克思·韋伯
在商場上,你可以沒有錢,但是你不可以沒有信譽。有錢你不一定能夠做好生意,有了好信譽,別人自然願意跟你做生意。
聰明的溫州商人善於利用商場上的信譽。溫州商人講信用,為的就是給自己建立信譽,溫州商人非常重視信譽。因為,在他們眼裏,看不見、摸不著的信譽恰恰是資金的一個良好來源。
大家都知道,參茸的原產地是東北,但是經商的人都知道,全國參茸市場卻在浙江溫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東北與溫州可是相隔千裏之遙!
但是,更讓你吃驚的是,同一等級的人參,東北原產地的價格約2000元/公斤,而在溫州卻隻賣1900元/公斤!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是賠本的買賣。但是,精明的溫州人怎麼會做賠本的買賣呢?這實在是令人費解。事實上,這正是溫州人的精明所在。
溫州人跟東北人做參茸生意時很講信譽,他們在第一次向東北人訂貨時,開口就要10噸,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往往讓東北商人覺得溫州人非常誠信。而正是利用這點誠信,溫州人打起了賒銷的主意。
幾次生意下來,溫州人就利用自己的信譽,先付20%—30%的定金,賣掉貨後再交錢。在每次生意中,溫州人總是按照原先說好的時間付錢,絕不拖欠。這讓東北人感到非常踏實。到最後,溫州人要貨時就可以不用交定金,來年賣完貨再付款。
聰明的溫州人就是利用自己的信譽來獲得參茸的,而參茸在溫州人眼裏已經不僅僅是參茸了,它們更是可以利用的資金。溫州人拿到大量的參茸後,迅速地在市場上銷售,有時候甚至低於進價銷售,這在外人眼裏是不可思議的,而在溫州人眼裏,參茸變現後的資金,在一年當中可以周轉好幾次,做好幾回生意。年終結算時,盡管參茸生意賠本了,但是其他買賣就賺了不少錢,總的來算,利潤還是很可觀。這時的參茸酒相當於銀行裏的貸款了。
在市場上,信譽就是金錢。如果你信譽好,你就可以先獲得他人的產品然後再付錢,在銀行貸款方麵,信譽也是非常重要的。
康奈集團董事長鄭秀康是一個視誠信如金錢的人,正是如此,信譽也為他帶來金錢。
1997年,在福建舉行的一個展銷會上,康奈集團的鄭秀康等人沒有帶足錢,但是他們又很想采購一些新材料。一位生產商得知是鄭秀康希望采購後,馬上說:“您是康奈的,我相信你們。沒帶錢也沒關係,我先發貨。”回溫州後,鄭秀康就按約定彙去了貨款。
現在,鄭秀康隻需簽個名,無須擔保、抵押,即可獲得建行1億元的授信貸款。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信譽決定著創業者事業的發展,信譽是商業發展的命脈。中國香港包玉剛爭奪香港最大的碼頭——九龍倉的控股權,就是以其在香港銀行長期良好的信用記錄,與英國財團展開了一場收購與反收購之戰,在短短的幾天裏,調動了二十多億元現金,從而贏得了這場號稱世紀收購戰的勝利。
包玉剛曾經說過:“如果在金錢與信譽的天平上讓我選擇的話,我選擇信譽。”包玉剛重信譽、守信用的品格在香港商界、實業界、金融界是有口皆碑的。他那“言必信,行必果”的豪爽作風,使其朋友滿天下。包玉剛把信譽比喻成“簽訂在心上的合同”。他認為:“簽訂合同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慣例手續。紙上的合同可以撕毀,但簽訂在心上的合同撕不毀。”
宋清是長安城裏一位人人皆知的藥商。他待人仁厚,買賣實在,所以遠近聞名。
賣藥材的人都知道宋清的人品好,價格合理,所以采藥人都爭先恐後到他那裏賣藥。他配的藥又從沒有出過一點兒差錯,人們都很信任他,來他這兒買藥的人自然就很多。
有時病人無錢付賬,宋清總是說:“治病救人要緊。錢什麼時候有,再送來就是了。”有的人藥費拖了一年,仍無錢付賬,宋清也從不上門討賬,每到年底,宋清總要燒掉一些還不起錢的欠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