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誠信是安身立命之本(3 / 3)

李嘉誠在創業初期資金極為有限。一次,一個外商想向李嘉誠大量訂貨,但他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得有一個富裕的廠商替李嘉誠做擔保。李嘉誠為了拿到這筆訂單,一連跑了幾天也沒有著落。他隻好對外商據實相告。外商被他的誠信深深感動,對他十分信賴,說:“從閣下言談之中可以看出,你是一個誠信君子。不比其他廠商做擔保了,現在我們就簽約吧。”

雖然是個好機會,但是李嘉誠在感動之餘還是說:“先生,承蒙你如此信任,我感激不盡,但我還是不能和你簽約,因為我的資金真的有限。”外商聽了,更加佩服他的為人,不但簽了約,還預付了貨款。

這單生意讓李嘉誠大賺了一筆,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此,李嘉誠也悟出了“坦誠第一,以誠待人”的原則,並一直堅持下去,從而獲得了日後的巨大成功。

北宋哲學家程頤曾說過:“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為人坦誠,做老實人,講老實話,辦老實事,表裏如一,心口一致,就能贏得別人的信賴;言必信,行必果,就能贏得別人的尊重;真誠相待,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心心相印,就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可以說,坦誠待人不但是做人的美德,而且是增強人與人之間團結的紐帶。隻要我們敞開心扉,將心比心,襟懷坦蕩,光明磊落,身邊的知心朋友就會多起來,就能實現真誠的團結。反之,上級防備下級提意見,下級害怕領導穿“小鞋”,同級之間亂猜疑,人人惶恐自危,處處設防,無形中在同誌之間、班子內部豎起一道道隔心牆。這樣相互掣肘,鉤心鬥角,又如何能溝通心靈、融洽感情、形成凝聚力呢?

誠信宣言:

坦誠是溝通人際關係最好的橋梁。你對別人坦誠,別人也會對你敞開心扉;你對別人設防,別人也就會對你築起心靈之牆。郭沫若曾經說過一句很精辟的話,“有誠便能有勇,所謂‘真金不怕火來燒’,這種人,他能勇於麵對現實,勇於正視自己的過錯,更勇於對抗外來的一切橫逆、汙蔑、誘惑、冷視”。

十二、至誠必能感人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東漢)王充

你知道這個故事嗎?早年在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裏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

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裏,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隻購得4瓶啤酒,爾後,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有人說,誠信是金。而我認為金子有價,誠信無價,誠信更勝於金。誠信是無形的財富,是人間最美好的財富!

誠能動人,至誠可以勝天。在內心播下至誠的種子,在行動中履行至誠的箴言,必將能使人生奏出動人的音符。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崔杼的貴族,不但生性殘忍凶狠,而且權勢很大,有時甚至掌有比齊國的國君莊公還大的權力。後來因為一件私事,崔杼一怒之下竟把齊莊公給殺了。然後,他又另外立了一位新君,開始獨斷專行起來。當時有許多人對他不滿,但是他們敢怒而不敢言,這又助長了崔杼的恣意妄為,他變得比以前更加殘暴了。

當時記載國史的官員叫太史,也叫大史。每個人都想在曆史上留下美名,崔杼也不例外,這一天,崔杼把太史伯叫到跟前,對他說:“你在記載齊莊公死亡時,就寫是病死的,千萬別寫是我殺死的,知道嗎?如果你照我的意思去辦這件事,將來就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太史伯聽完之後,絲毫沒有猶豫,就對崔杼說:“身為太史,我的任務就是秉筆直書,我不會歪曲曆史,我會實事求是地記載曆史。”

崔杼聽後,非常惱火,他想滿朝文武都不敢對他說一個“不”字,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太史竟然敢跟他作對,就想把他殺了。又轉念一想:這些文官個個口是心非,他隻是想表明一下自己的清高,事實上,他肯定會老老實實地按我的意思做。想到這裏,他便問太史伯:“那你打算怎麼寫呢?”太史伯說:“我寫好之後,自然會拿給你看。”

過了幾天,太史伯寫好之後,就讓人送給崔杼看。崔杼一看,上麵竟寫著:某年,某月,某日,崔杼弑莊公。崔杼看後,氣得把史書撕個粉碎,罵罵咧咧道:“這個不識好歹的東西,竟敢不聽我的話,我要讓你下地獄!”於是命人把太史伯給殺了。

太史伯死後,他的弟弟太史仲繼承了哥哥的職位。失去哥哥的悲痛還沒有消逝,太史仲就毅然拿起了太史伯曾經用過的筆,準備完成哥哥未了的遺願。這時有一位好心的官員勸他說:“你別傻了,你難道忘了太史伯是怎麼死的嗎?你這樣做,不是明擺著跟崔杼作對嗎?你是鬥不過他的,還是老老實實按他的意思寫吧。保命要緊呀!”

太史仲聽後,笑了笑說:“我隻知道實事求是地記載曆史是我的責任,其他的我就管不了了,如果崔杼要殺我,就讓他來吧,我是不會被他的淫威嚇倒的。”

於是,太史仲再次記下了崔杼弑莊公的罪行,除此之外,又記下了崔杼的另一罪狀:“崔杼殺太史伯。”

崔杼知道太史仲仍然和自己作對時,氣得額頭青筋直跳,大怒道:“好,既然你不怕死,我就成全你,讓你與太史伯在陰間相會吧!”於是又把太史仲給殺了。

太史仲被殺後,太史伯的另一個弟弟太史叔繼承了哥哥的職位,他當然沒有忘記兩位哥哥是怎麼慘死的,他眼含淚水依然拿起了哥哥的筆,記下了崔杼的罪行,同時又增加了第三條罪狀:“崔杼又殺死了太史仲。”

崔杼知道後,真是被他們兄弟三個給氣壞了,毫不留情地處死了太史叔。他想:我連著殺了三個太史,這回應該沒有人敢跟我做對了吧,崔杼萬萬沒有想到接下來的太史季又一次如實地記下了崔杼殺齊莊公的事實。

崔杼氣得聲嘶力竭地說:“難道他們都不怕死嗎?”這時有位官員提醒他:“大人息怒,您不能再殺太史了,這件事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事實是任何人也改變不了的,就算太史不記,也肯定會有其他人記的。您殺的太史越多,越增加您的罪行。而且對於此事,滿朝文武已經議論紛紛,再這樣殺下去,會引起眾怒的,到時候局麵不可收拾。”

崔杼聽後,覺得有道理,雖然怒氣難消,但再也不敢殺太史了。

誠信宣言:

古往今來,世人無不以至誠為思想境界的最高追求。因為至誠是做人的根本,是交往的準則,更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爾虞我詐、坑蒙拐騙或可得逞於一時,但終究比不上誠實守信、寬以待人能芳澤延綿至永久。“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能化猜忌為理解,化隔閡為融洽,對工作、對團結、對身心都有好處。

十三、相信自己並信任他人

信任自己,才能信任他人。(法國)拉羅什福科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渺的印度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負責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落入海裏,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拖著浪花越走越遠……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海水裏拚命地遊,他用盡全身力氣揮動瘦小的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麵,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

船越走越遠,船身越來越小,到後來,什麼都看不見了,隻剩下一望無際的汪洋。孩子的力氣也快用完了,實在遊不動了,他覺得自己要沉下去了。

“放棄吧。”他對自己說。

這時候,他想起老船長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

“不!船長知道我掉進海裏後,一定會來救我的!”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的最後力量又朝前遊去……船長終於發現那個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孩子是掉進海裏後,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規勸:“這麼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船長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決定回去找。又有人說:“為一個黑奴孩子,值得嗎?”船長大喝一聲:“住嘴!”

終於,就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後一刻,船長趕到,救起了孩子。

孩子蘇醒後,跪在地上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船長扶起孩子問:“你怎麼能堅持這麼長時間?”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會來救我的,一定會的!”

“你怎麼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

“因為我知道你是那樣的人!”

聽到這裏,白發蒼蒼的船長淚流滿麵地將孩子摟在懷裏:“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我為我在那一刻的猶豫而恥辱,同時為被你信任而幸福……”

這個故事感人之處不在於孩子最終被救,而是信任。黑人小孩之所以被得救,那是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判斷,船長是那麼好的一個人,肯定要來救他的,因此給了他求生的欲望和勇氣,最後終於等到了船長的救援。

學會信任別人吧,信任是相互的。一個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種幸福。他人在絕望時想起你,相信你會給予拯救或幫助,就像那個孩子之於船長,那更是一種幸福。

但在我們現實工作中,許多人都會說:我相信我自己,我是最棒的!當我們在喊這些口號時,我們是否真的相信自己?我們會不會一出門或遇到一點困難就忘掉剛才所喊的那句話呢?

有一位頂尖級的雜技高手,一次,他參加了一個極具挑戰的演出,這次演出的主題是在兩座山之間的懸崖上架一條鋼絲,而他的表演節目是從鋼絲的這邊走到另一邊。

演出就要開始了,整座山聚滿了觀眾,當中有記者、有主辦單位、讚助商和看熱鬧的人群。這時,隻見雜技高手走到懸在山上的鋼絲的一頭,然後用眼睛注視著前方的目標,並伸開雙臂,第一步、兩步、三步,慢慢的雜技高手終於順利地走了過去,這時,整座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我要再表演一次,這次我要綁住我的雙手走到另一邊,你們相信我可以做到嗎?”雜技高手對所有的人說。我們知道走鋼絲靠的是雙手的平衡,而他竟然要把雙手綁上。但是,因為大家都想知道結果,所以都說:“我們相信你的,你是最棒的!”雜技高手真的用繩子綁住了雙手,然後用同樣的方式一步、兩步終於又走了過去,“太棒了,太不可思議了”所有的人都報於熱烈的掌聲。但沒想到的是雜技高手又對所有的人說:“我再表演一次,這次我同樣綁住雙手然後把眼睛蒙上,你們相信我可以走過去嗎?”所有的人都說:“我們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雜技高手從身上拿出一塊黑布蒙住了眼睛,用腳慢慢地摸索到鋼絲,然後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為他捏一把汙。終於,他走過去了!頓時掌聲雷動!“你真棒!你是最棒的!你是世界第一!”所有的人都在呐喊著。

表演好像還沒有結束,隻見雜技高手從人群中找到一個孩子,然後對所有的人說:“這是我的兒子,我要把他放到我的肩膀上,我同樣還是綁住雙手蒙住眼睛走到鋼絲的另一邊,你們相信我嗎?”所有的人都說:“我們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走過去的!”

“真的相信我嗎?”雜技高手問道。“相信你!真的相信你!”所有的人都說。

“我再問一次,你們真的相信我嗎?”

“相信!絕對相信你!你是最棒的!”所有的人都大聲回答。

“那好,既然你們都相信我,那我把我的兒子放下來,換上你們的孩子,有願意的嗎?”雜技高手說。

這時,整座山上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敢說相信了。

所以,我們應該這樣說,隻有自己真的相信別人,才能讓別人相信你。隻有自己感動了,才能感動別人。上麵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詮釋。

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人世間,總要和身邊的人,遠方的人,熟悉的人,陌生的人,見過的和沒見過的人打交道。人心向善,把別人往好裏想,信任別人,便會覺得生活很溫暖,很輕鬆,反之,總是猜疑別人,隻會活得很累,很苦。

在我家附近有一個水果攤,老板是一對年輕的夫妻,每天孩子們放學的時候,他們的攤子跟前都擠滿了買水果的人,我經常會看見有人買完水果以後對他們說明天把錢送來,出於好奇我問了問他們,不怕買水果的人不把錢送來嗎?他們憨笑著說,有什麼怕的,這都是良心賬,人家也不缺這幾個錢啊。聽完以後,我沉默了很久,如果說人與人之間沒有了信任,隻有猜疑和冷漠,那麼也就沒有今天和諧美好的社會了。

誠信宣言:

人與人之間多一分信任,就多一分溫馨,你能夠被別人信任,你就多得了一分尊重,少了一絲輕蔑。一個人不管本事多大,能力多強,如果經常撒謊騙人,還以為別人都沒有發現,看不出來,做什麼事都言行不一,失信於人,失信於民,那他一定是最大的失敗者,最終絕不可能長期得逞,也不會有所作為。

十四、機會總是屬於恪守誠信的人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誠信乃是做人的根本。擁有誠信的美德,機遇便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向你敞開一扇明亮的窗戶,向你伸出熱情的手。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一股下海淘金的熱潮,內地好多有誌於創業的青年都湧向了南方。一位年輕的小夥子也加入了淘金的大軍,獨身一人乘火車南下,尋找事業機會。由於疲勞過度,小夥子竟然睡著了,一覺醒來,深圳馬上就要到了。然而,他發現他的旅行包卻不見了。包裏有錢,證件,還有車票,沒票自然出不了站,即便出了站,身無分文又如何生存?於是,他打算在深圳下車,不出站直接補票打道回府,可是補票的錢從何來呢?無奈之下,他鼓足勇氣厚著臉皮嚐試著向幾位旅客借,未果。因為當時他不能提供有力的證據證明他的身份,平白無故誰會相信他呢?最後,他沮喪地向一位戴眼鏡的老者走去。

“先生您好,我遭竊了,能否借我100元返程路費?我一定雙倍奉還。”他誠懇地說道。

老者遲疑了片刻,就把錢給了他。

謝過之後,他一再堅持要老者留下地址,對方猶豫了老半天才給他留下了地址。

到家後,他立刻將200元錢寄給了那位老者,並附寄一封信,感謝那位素不相識的老者對他的信任,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不久,他補辦好相關證件後再度南下,被深圳一家公司聘為采購部經理。由於公司剛成立不久,資金緊張,眼看著就要因原料短缺而停產,任他磨破嘴皮跑斷腿,也沒人肯供貨。老板不得已隻得親自出馬,帶他一同驅車前往廣州,找一位供貨商協商。一路上,老板說他們即將拜訪的是業內最大的原料供應商,這人有個特點,從不輕易賒賬,除非是老客戶。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公司就會有轉機,但是,因為是初次打交道,此行能否成功,老板心裏根本沒底。

接下來的見麵很是出人意料,原來他們要拜訪的對象竟然會是他——那位借錢給他的老者!

一回生,二回熟,他們一同進餐,席間聊了很多。老者不無感慨地對他說:“我借給你錢的時候,其實根本就沒指望你真的會還。”

他說:“如果對一個信任我的人失信,我會一輩子愧疚不安的!”

“小夥子,謝謝你這麼尊重我,與你這麼講信用的人合作,我放心!”老者言畢,隨即與他的公司簽訂了一份長期合同,保證提供充足的貨源。

誠信是一種考驗,它沒有考場,沒有考時的限製,然而卻隨時隨處都可能來臨。考驗來臨的時候,我們不可能因為主觀或客觀的因素而退讓或鬆懈或徇私。否則,結果將是殘局。隻有時刻準備著,誠信地迎接一切的到來,才是最佳的選擇。

某文化企劃公司的老總接手了一本雜誌,緊鑼密鼓地開始搜羅人才,於是小王和小劉兩人被朋友推薦到了老總那兒。老總要他們自己報個薪價,小劉說,好多家報刊請我去,開價不菲,6000元吧!老總麵有難色,可想想人才難得,再說一下子找個合適的人才也不容易,就答應了。然後老總又問小王,小王說,我先做吧,你看多少合適就給多少。

其實,他們都知道老總有幾百萬的身家,出手豪爽。小王想老總雖說是個富翁,可也是一分一厘掙來的,並不容易,自己先把事情做好了,老總不會虧待自己的;而小劉則想老總有那麼多錢,現在又著急上馬,不宰白不宰。

雜誌籌辦階段的事情繁雜,小王騎著破自行車,在炎炎烈日下四處奔走;而小劉則是出門打的,不時拿著一大遝車票找老總報銷。

一天夜裏,小王與老總商討事情到很晚,老總說肚子也餓了,找個地方吃夜宵吧。“到重慶火鍋城怎樣?”老總問道。小王知道那是高消費的地方,便說:“就我們兩個人,不必那麼奢侈了,就近找個幹淨些的小店就行。”於是,兩人隻用了10元錢就吃了個飽。回到老板的車上,老總隨手拿起幾張發票說:“小劉說是請個關係戶吃飯向我報銷,有六千多元吧。”老總的話裏雖然沒有指責,可小王心裏不免為小劉擔心。

數月的操勞終於有了結果,雜誌一期一期地出版了,銷量連連上升,廣告額也一路向上走。老總有一大堆的事兒要忙,要從他們兩人中選個主持工作的主編,沒有過多的比較,他一下子就把擔子交給了小王。

後來的一件事卻改變了小劉的前程。小劉拿著一大把旅行車票和請客的發票要小王簽字報銷,小王犯難了。於是,小劉發火了:“又不是你的錢你心疼什麼?”事情擺到了老總的麵前,老總二話沒說就簽了字,小劉正偷著樂時,老總發話了,請他另謀高就。事後,小王從其他人嘴裏知道小劉是帶著女朋友出去玩了一圈。

過了多年,老總因為投資失誤而破產了,雜誌也被主辦單位收回,小王失業了。他把雜誌社的事情料理好後準備到外地謀職,看著坐了好多年的辦公室,他有點留戀。這時電話鈴響了,老總說有個要好的朋友想認識他一下,請他出來吃飯。到了飯桌上小王才知道,老總把他推薦給了一個在電視台做製片人的要好的朋友。第二天,小王就到電視台上班了,給那位製片人做策劃。再後來,又經原先那位老總的極力推薦,小王被正式調入了一家頗有名氣的雜誌社,結束了自己流浪打工的生涯。

不論是對老板,還是對同事或是朋友,我們不能隻顧自己的利益,以致不惜用上坑蒙拐騙的方法,而應當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多點真誠,那麼我們便會從他人那裏獲得更多的誠信美譽,從而有更多的機會。誠信宣言:

如果你要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機遇對於你來說是很重要的。每當機遇來臨時,你要把握機遇,並敢於去冒險,而冒任何險都不能失信,這才是無往不勝的法寶。

十五、誠實守信才是大贏家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墨子》

安信偉光地板(上海)有限公司,2007年年初收購了寶鋼旗下寶優特地板品牌,引起業內矚目。取得這樣的成績,安信公司董事長兼CEo盧偉光說:“‘安信’在巴西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因為1999年的一次賠本生意。”

1999年底,盧偉光遇到了從商之後最嚴峻的一次考驗。那年春節前夕,因為市場被普遍看好,他從巴西預訂了很多木材,但按照傳統習俗,絕大部分裝修工程在那時候都停工暫歇,沒人買貨,商家手頭現金一下子窘迫起來。不知道是巧還是不巧,印尼盾暴跌,1美元本來可以兌換8500印尼盾,一下子跌到了1:13000,大部分供應商都轉向印尼采購,包括和巴西合作多年的中國台灣人。因此盧偉光就無法從存貨中套現來支付訂貨的款項,而他的儲備資金也用完了,他遇到了做生意以來最大的一次挫折——資金鏈出現問題了。

行業內很多人會在這個時候對供應商采取吹毛求疵、拒收拒付的對策,但盧總深知如果毀約的話,自己這3年在巴西辛苦經營的渠道和信用都要毀於一旦。於是他下定決心兌現承諾,他覺得到了可以動用自己之前積累的一些金錢之外的財富的時候了。他和自己下遊的經銷商商量,能否幫忙調節一些資金,等銷售啟動後再用銷售款彌補,又“厚起臉皮”向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盧偉光最終完好地兌現了自己對巴西一百多個供應商的承諾。

現在看來,當時虧本是值得的,之後,安信在巴西確立了良好的名聲,也取得了現在的優先采購權,當時的虧本早已彌補回來。盧偉光始終認為,資產是有限的,信用是無價的,他可以損失一些資金,損失一些利潤,這都是有限的、看得見的,但如果損失信用的話,那他或許什麼也沒有了。

中國香港著名實業家李嘉誠先生多年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做事先做人,一個人無論成就多大的事業,人品永遠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誠信。”因為誠信是一種長期投資,唯有長期遵守誠信原則,才能建立和維護你的信譽和品德,才能取得持續的成功。

擁有誠信價值觀就意味著一個人可以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作出正確的抉擇,意味著他是一個有道德、講信用、負責任的人,是一個值得信賴、值得委以重任的人。

有一個士兵,非常不善於長跑,所以在一次部隊的越野賽中很快就遠落人後,一個人孤零零地跑著。轉過了幾道彎,他遇到了一個岔路口,其中一條路,標明是軍官跑的;另一條路,標明是士兵跑的小徑。他停頓了一下,雖然對做軍官可以連越野賽都有便宜可沾而感到不滿,但是他仍然朝著士兵的小徑跑去。沒想到過了半個小時後到達終點,他卻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思議,自己從來沒有取得過名次不說,連前50名也沒有跑過。但是,主持賽跑的軍官笑著恭喜他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過了幾個鍾頭後,大批人馬到了,他們跑得筋疲力盡,看見他贏得了勝利,也覺得奇怪。但是大家突然醒悟過來,在岔路口誠實守信,是多麼重要。

誠信宣言:

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望無際的大海,那麼誠信就是你乘風破浪的船艇;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條漫長無盡的道路,那麼誠信就是一個最好的開路幫手。如果沒有誠信,你將會一事無成,有了誠信,你才會受益終生,你就是一位真正的贏家!

十六、心誠坦蕩能使流言不攻自破

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明朝)薛镟

西晉時的石苞,麵對不平,心底無私,使晉武帝終於自省,也消除了自己的不平之境。

石苞是西晉時期一位著名的將領。晉武帝司馬炎曾派他帶兵鎮守淮南,在他的管區內,兵強馬壯。他平時勤奮工作,各種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當時,占據長江以南的吳國還依然存在,吳國的君主孫皓也還有一定的力量,他們常常伺機進攻晉朝。對石苞來說,他實際上擔負著守衛邊疆的重任。

在淮河以南擔任監軍的人名叫王琛。他平時就瞧不起貧寒出身的石苞,又聽到一首童謠說:“皇宮的大馬將變成驢,被大石頭壓得不能起。”石苞姓石,所以,王琛就懷疑這“石頭”就是指石苞。

於是他就秘密地向晉武帝報告說:“石苞與吳國暗中勾結,想危害朝廷。”而在此之前,風水先生也曾對晉武帝說:“東南方將有大兵造反。”等到王琛的秘報送上去以後,晉武帝便真的懷疑起石苞來了。

正在這時,荊州刺史胡烈送來了關於吳國軍隊將大舉進犯的報告。石苞也聽到了吳國軍隊將要來進犯的消息,便指揮士兵修築工事,封鎖水路,以防禦敵人的進攻。晉武帝聽說石苞固守自衛的消息後更加懷疑,就對中將軍羊祜說:“吳國的軍隊每次來進攻,都是東西呼應,兩麵夾攻,幾乎沒有例外的。難道石苞真的要背叛我?”羊祜自然不會相信,但晉武帝的懷疑並沒有因此而解除。而湊巧的是,石苞的兒子石喬擔任尚書郎,晉武帝要召見他,可他過了一天時間也沒有去報到,這就更加引起了晉武帝的懷疑,於是,晉武帝就想要秘密地派兵去討伐石苞。

晉武帝發布文告說:“石苞不能正確估計敵人的實力,修築工事,封鎖水路,勞累和幹擾了老百姓,應該免他的職務。”接著就派遣太尉司馬望帶領大軍前往征討,又調了一支人馬從下邳趕到壽春,形成對石苞的討伐之勢。

王琛的誣告,晉武帝的懷疑,對石苞來說,他一點也不知道,到了晉武帝派兵來討伐他時,他還感到莫名其妙。但他想:“自己對朝廷和國家一向忠心耿耿,坦蕩無私,怎麼會出現這種事情呢?這裏麵一定有嚴重的誤會。一個正直無私的人,做事情應該光明磊落,無所畏懼。”於是,他采納了部下孫鑠的意見,放下身上的武器,步行出城,來到都亭住下來,等候處理。

晉武帝知道石苞的行動以後,頓時驚醒過來,他想:討伐石苞到底有什麼真憑實據呢?如果石苞真要反叛朝廷,他修築好了守城工事,怎麼不做任何反抗就親自出城接受處罰呢?再說,如果他真的勾結了敵人,怎麼沒有敵人前來幫助他呢?想到這些,晉武帝的懷疑一下子就打消了。後來,石苞回到朝廷,還受到晉武帝的優待。

中國台灣的濟慈法師說,對人要誠,不怕受流言欺詐;你被人欺詐了,你反而顯得更明亮,就像寶石一樣,隻有被打磨後才閃亮。

心誠坦蕩是一個人應有的美德,誠實待人,正直處世,可以使人心胸開闊,正義凜然,少費了許多心機,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幹一些正當的有意義的事,有利於樹立自己的信譽,有利於自己的發展。這可能也是君子與小人的最大區別,正如所謂的“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虛偽奸詐的小人,常常用盡心機,勞神費力地去算計別人,到頭來總是會暴露無遺,信譽全失,為法理所不容,遭世人之唾棄。古人雲:誠實待物,物必應以誠。同樣,赤誠待人也必然會贏得他人的真誠相待,以致誌同道合,肝膽相照,引為至交,可以有許多知心的朋友,多數人願意與其交往。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心誠坦蕩的人獲得發展的機會有時可能不如弄虛作假、投機鑽營的人來得快。但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不會明白,在他們得到金錢、地位和滿足的同時,已經丟掉了自己做人的品格,顯得猥瑣而渺小;而心誠坦蕩的人獲得的成功才是一種真正的成功,即使是小的成就也總是顯得那麼坦蕩而自然。韓非子說過,巧詐不如拙誠,小信誠則大信立。一個人隻有做到了心誠坦蕩,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才是一個大寫的人、一個問心無愧的人。

誠信宣言:

誠實的力量是一種敞開的力量,它能以心誠坦蕩之懷,使欺詐流言不攻自破,並使誤會銷跡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