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言情小說:瓢葫蘆舀水(二)
第二章參觀南泥灣
陝北大學是一所曆史悠久的大學,坐落於革命聖地延安,是由******同誌親自命名、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八十年代第一春,所有的人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這和諧的春風,使冰雪融化,萬物複蘇,使得所有人把追求知識,探索科學作為人生的理想。就讀於陝北大學數學係的高雪原,正趕上了這樣一個最美好的季節,他愛學習,喜歡鑽研數學問題。1977年恢複高考後,他所讀的沙家店中學倉促選拔了10個同學進行突擊培訓,他們隻複習了三個月,就參加了高考,但那次他們一個也沒有考上,那年報名人數570萬,就錄取27。3萬,錄取率僅為4。8%,29:1啊,太難了,雖然他的一個同學預選上了,最後也未被錄取。半年後,全部同學都可以報名,大家都投入到半年的緊張複習中,模擬考試,全校的總成績被老師貼在過洞的牆上,高雪原高高的排在第一上,大家都讚揚他的學習成績,1978年是高雪原第二次參加高考,他以318分總成績考上陝北大學,全校隻考上了7人,還包括兩位老師,他所在的李英鄉也隻考上了他一人,這就是山溝裏飛出的第一個“金鳳凰”,他們鄉所有的學生都把他作為學習的榜樣。當年610萬人報考,原計劃招生29。3萬人,後增加近11萬人,共錄取40。2萬人。他們是當代人驕子。教育要麵向現代化,麵對世界,麵對未來!恢複高考後最初的這些大學生們帶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每一張臉,每一個笑容,都在爆發著奮鬥的決心,這些莘莘學子們身上散發著一股和諧的氣息,每一句深情的問候,每一句關心的話語,都映證著改革開放的成功。
今天,學校安排數學係78級同學去南泥灣參觀,學校條件還很差,雖然高雪原與同學們坐著大卡車參觀,但大家都很興奮,他們一起唱歌說笑,是一種令人羨慕令人回味的場景。去南泥灣參觀,大家就一起唱南泥灣這首歌吧,文藝委員馮夢山喊道。多麼令人憧憬時代啊,1940年底開始,第359旅進駐南泥灣,開展大生產運動,實行生產自給,減輕人民負擔。今天,這些數學學子們奔赴南泥灣一定也能創造很多奇跡吧!歌聲響蕩在陝北的山溝裏,吸引著路上行走的農民的目光,他們的歌聲飄逸在陝北江南的田野裏,象新世紀的號聲,輕輕的撫摸山川樹木。
他們參觀著,看著南泥灣發生的故事:1941~1943年,359旅每年上交給邊區政府1萬石公糧。在大生產運動中,堅持以農為主,全麵發展,先後開辦紡織、皮革、造紙工廠13個,成立鹽業、土產、運輸等公司,開辦飯店、商店、軍人合作社和各種加工小作坊等,形成軍民兼顧、公私兼顧、多層次的生產經營形式。在1942年2月****西北局高級幹部會議上,第359旅被譽為邊區大生產運動的一麵旗幟,******主席題詞讚譽第359旅是“發展經濟的前鋒”。在大生產運動中,第359旅還開展了大規模的練兵運動,並在1943年春播和中耕後開展了整風運動,保障和推動了練兵、生產各方麵任務的完成。1943~1944年張邦英、王首道先後任旅政治委員。大家看著,議論著,高雪原拿出筆記本,將展板上麵的文字都抄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