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明帝聽了馬皇後的一番話後,不禁大動惻隱之心。兩天後,便親幸洛陽監獄,開獄大審,甄別囚犯,當即命人釋放了一千多人。當時正值天旱,立刻降下了大雨。馬皇後也認為楚王之案,多有牽連濫殺,便乘機向明帝進言。明帝感悟,惻然而悲,夜間起床徘徊思索。從此,對罪人多所寬赦。
是時,任城令袁安調任楚郡太守。到達楚郡上任時,不入郡府,先往楚郡監獄,審理楚王英案,重新甄別受牽連者案情,對於查實證據不足者,逐一記錄在案。郡中府丞、掾吏等皆驚恐不安,爭相勸諫說:“楚王英謀反牽連者,應依法判其同罪,不可饒恕。”袁安嚴正地說:“如有不全,太守自己承擔責任,決不會牽連你們。”遂令人分別向朝廷具奏,明帝感悟,當即下詔赦免,由是得出四百多人。且說永平十五年春二月,明帝去東方巡視。
月底至江蘇下邳,舉行耕籍之禮。明帝親手扶犁耕田,禮畢,賜眾人食物。三月,明帝到達魯城曲阜,臨幸孔子故居,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並親禦講堂,讓皇太子和親王們闡說儒家經典。皇帝到曲阜祭祀孔子,始於漢高祖劉邦。漢高祖劉邦於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還,經過魯城曲阜,以太牢,即豬、牛、羊各一祭祀孔子。曆代儒家諸子對此感到無上榮耀,認為“漢家四百年命脈全在於此”。
自此以後,曆代國王君主競相效仿。東漢光武帝劉秀於建武五年過闕裏,命大司空宋弘到曲阜祭祀孔子。明帝在曲阜祭祀孔廟後,又臨幸東平、大梁返回京城洛陽。有大臣奏請皇子應封王,明帝準奏,將皇子劉恭封為钜鹿王、劉黨封為樂成王、劉衍封為下邳王、劉暢封為汝南王、劉炳封為常山王、劉長封為濟陰王,並親自劃定各封國的疆域,其麵積隻有楚國、淮陽國的一半大小。馬皇後見皇子們各自封國的疆域麵積這樣小,便對明帝說:“皇子們隻分得了幾個縣,同舊製相比,不是太小了嗎?”明帝嚴肅地說:“對皇子們要嚴格要求,我的兒子怎能與先帝的兒子相比,每年有兩千萬錢的收入就足夠了。”明帝在學業上和生活上都能夠對皇子進行嚴格要求,使得馬皇後很是敬佩。是時,北匈奴陽為修和,暗裏仍在冦掠邊塞。
雖遣使入貢,而冦鈔不息,邊城晝閉。在北匈奴不斷入侵西部邊境,燒殺劫掠,百姓無安寧之日,明帝不得不加強武備去對付北匈奴。在當時的朝臣中,有不少的是主張征伐北匈奴及平定西域的,謁者仆射耿秉就是持這種主張最力的一位。耿秉上書說:“北匈奴不斷地侵襲和擄掠邊疆百姓,民眾深受其害,痛苦不堪,請求討伐北匈奴。”耿秉為耿國之子,字伯初,體魄魁梧,腰帶八圍。博通書記,能說《司馬兵法》,具有將帥謀略。以父任為郎,曾數次上書言兵事。常以中國憂患,邊陲不寧,其患專在匈奴,以戰去戰乃盛王之道。明帝既有誌北伐,對於耿秉的奏書,雖然表麵上沒有表態,但內心有意,經常召耿秉到朝廷問及所上奏書治邊的方略,拜耿秉為謁者仆射。
每次公卿會議,常引耿秉上殿,訪談邊事,許多方略說到了明帝的心裏,得到了讚賞。但明帝初年,不願意貿然改變光武帝的政策,也隻能暗自聽取,記在心中。話說遠古時,在西域中部的東天山南北麓,生活的土著民族姑師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就進入了文明社會,建立了姑師國,人口約六千,如再加上其周邊的二十六國,人口就有兩萬多了。他們活躍在羅布泊以東以北至天山的交河、吉木薩爾和巴裏坤一帶廣大地區。後來,居住在敦煌、祁連山一帶的烏孫國、大月氏國相繼進入西域,使西域的局勢相對動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