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 楚王英謀逆事發寒朗冒死上諫書(2 / 2)

侍禦史寒朗憐憫耿建等人冤枉,便以耿建等人的形貌特征,單獨審訊顏忠、王平。顏、王二人倉惶驚愕不能應對,寒朗知道其中有詐,便上書說:“耿建、臧信等人確實沒見過顏忠、王平,並無罪過,隻是被顏忠、王平誣陷了。我懷疑天下無辜罪人的遭多與此相似。”明帝問道:“如果是這樣,那麼顏忠、王平為什麼要牽連他們呢?”寒朗回答說:“顏忠、王平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逆不道之罪,所以虛招了許多無辜的人,想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清白。”明帝又問:“如果是這樣,你為什麼不早稟報?”寒朗說:“我擔心國內另有人真能揭發出耿建等人的罪行。”

這時,明帝生氣地說:“你這審案官,騎牆滑頭。”說罷,便令人把寒朗拉下去責打。左右侍衛剛要拉走寒朗,隻聽寒朗急聲說:“容我說一句話,再死。”明帝問道:“誰和你一起寫的奏章?”寒朗回答說:“是我一個人寫的。”明帝問:“為什麼不和三府商議?”寒朗說:“我自己知道必定會有滅族之罪,不敢多牽連他人。”明帝又問:“為何故會滅族?”寒朗回答說:“臣審案一年,不能徹底查清奸謀情況,反而為罪人訟冤,所以知道該當滅族之罪。然而我之所以上奏,實在是盼望陛下能有所覺悟而已。”寒朗繼續說道:“我見審案官員,眾口一詞地說臣子對叛逆大罪應同仇敵愾。如今判人無罪,不如判人有罪,可無後責。因此,官員審訊一人,便牽連十人。審訊十人,便牽連百人。還有公卿上朝的時候,當陛下詢問案情處理是否得當,全都長跪回答說:‘依照以往製度,大罪要誅殺九族。而陛下大恩,隻處決當事者,天下的人真是太幸運了。’而等到他們回到家中,口中雖無怨言,卻仰望屋頂暗自歎息。不是不知道這裏多有冤枉,但不敢忤逆陛下而說實話。我今天說出的這番話,為誠實死而不悔!”

至此,明帝怒氣消解,便下令將寒朗放走。是時,馬皇後也知道了此事,便勸明帝從寬發落。明帝正色說:“愛妃,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須知這些人都是劉英的黨羽,若不把他們徹底鏟除,日後危害定然會不小呢。”馬皇後又勸說:“妾幼閱經史,殊未見有幾千人同時犯案入獄的。縱有幾個不肖之徒,與劉英謀為不軌,也是意中事。但如許多名人貴卿,萬歲久知肝膽,難道他們一個個全變了心麼?依妾的愚見,請萬歲親幸洛陽監獄,視察一番,方可令些無辜者得見天日,便是死了也就瞑目了。”明帝聽了馬皇後這番話,不禁大動惻隱之心。兩天後,便親幸洛陽監獄,開獄大審,甄別囚犯。

若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