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吐蕃王子 前來求親(1 / 2)

我也終於長至二七年紀,正是鮮花一般的活躍在母後掌心。尋常百姓家的女孩到了我這個歲數,恐怕早就許配了人家,母後卻非常舍不得我,生怕我有了佳婿忘了娘恩。

一日,我偷溜到織造殿,想要觀看宮女們刺繡,看到一件十分英氣的錦袍,珍愛不已,好死賴活向首領女官討了來,一溜小跑趕回自己寢宮,迫不及待地穿上。然後又把自己的長發高高豎起,橫貫一隻玉簪,對上銅鏡細瞧,可不就是個英俊少年麼!

我又歡快地跑出寢宮,去見我的母親,讓她也欣賞欣賞我的傑作。

父皇那時正好也在母後寢殿小憩,二聖一見我這身打扮,頓時笑得前仰後翻。

父皇說:“朕的月兒越來越沒規矩了,堂堂公主怎可作男人打扮,成何體統。”

我看向母親,希望她為我說話,爭辯一二,不料母親卻一語不發隻顧著笑,我很氣憤地撅起小嘴,衝二聖嚷道:“這衣服多好看啊,要是你們不讓我穿,那就留給我的駙馬吧!”

母親應該是從那時候開始知道我的小心思的,知道我想要嫁人了,想和其他女孩一樣依偎在丈夫懷中撒嬌,想成家立室做個真正的女人。母親與我討論的話題也漸漸開始轉向男女之情。我知道母親和父皇有一段唯美的邂逅,我也多麼希望自己能像母後一樣,擁有一段幸福的婚姻。

母親應算作是隋朝後裔,因為母親的外祖父是楊達,是隋朝皇族,當年因其文韜武略很受前朝皇帝的讚賞,官拜右武衛將軍,並封子爵。後來隋朝被我大唐所替代,我的外祖母也由隋朝皇族轉變成大唐皇戚。外祖母生下三個女兒,其中一個幼年就夭折了,隻有我的母親和姨母兩個女兒最成氣候。

我的外祖父也僅僅隻是山西平民出身的木材商,本無建樹,空有一家積蓄,算是半個富人子弟。隻是生逢戰亂年代而平步青雲,由小小的官吏升作都督,掌握數州的軍政大權。如此一來,武家就成了家財萬貫且權傾朝野的大戶。

母親十二歲時,我的外祖父已經離世。外祖母楊氏寡居多年,與兩個女兒相依為命。母女三人多受兩個族兄虐待。

貞觀十一年十一月,寒風正是凜冽的季節,眾人對武家小女兒的明媚嬌態之讚傳入當時的大唐皇帝,也就是我的祖父耳中,於是十四歲的母親便被納入唐宮,賜封五品才人。

最初先皇很喜歡母親,還賜名“武媚”。後來不知為何就淡了下來。

母親做先皇才人期間,不曾得過寵幸。先皇薨逝以後,宮中所有無子嗣的妃嬪都被送到感業寺當尼姑,我的母親自然也不例外。

母親說,第一次與我父皇相遇,是在和眾姐妹嬉鬧玩耍之時。那會兒母親才不到雙十年紀,懵懂幼稚,也未曾得見天顏,整日裏百無聊賴。和她一同入宮的好幾個女子也都是如此,於是她們便常常結伴在禦花園賞花,或是在各自宮殿間的小路上散步,或是聚在小亭樓裏喝茶,無比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