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現代教師素質修養——在全國老師隊伍建設論壇上(2 / 3)

二、才學知識現代化

教師必須知識才學精深廣博,不僅專業知識要精深,而且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也要廣博;知識結構層次要縱橫交錯並不斷擴大和充實,特別是必須學習和掌握現代新興科學技術知識、現代教育心理學知識。教師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必須轉變觀念,變“教書匠”為“學者型”、“複合型”教師,確立追求新知意識,堅持終身學習,努力適應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需要。教師要實現才學知識現代化,必須努力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具體要求:

第一,教師應具有寬廣的知識麵。教師的知識麵應該是全方位的,如現代科技知識、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人文科學知識、文化藝術知識等。教師隻有掌握淵博的知識,才能使學生為老師的博聞強記、知識寬泛所折服,學生往往對那些知識貧乏、不能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與發展的老師感到失望。

第二,教師應掌握專業學科的前沿知識。專業前沿知識是指專業發展前景,包括對所教學科專業發展趨勢的分析、研究與預測。在知識更新加快、知識爆炸的時代,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體係、結構、範疇、概念和實踐環節的設計,都將隨著時代的發展需要不斷充實、調整、提高。教師必須認識和掌握學科知識的新動向、新研究、新發展、新成果,隻有掌握學科的前沿知識,才能不斷激發自己的思考,不斷提高教學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

第三,教師應具有現代教育理論知識,懂得教育規律。教師要樹立現代教育觀念,需要學習中外教育家的思想精神,學習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論,包括教育學知識、心理學知識、學科教材教法和相應的教學風格。三、教育能力現代化

身為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才學知識,而且需要具備教育學生的能力,包括教學能力、育人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等。教師過硬的教育能力,是履行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天職的關鍵所在。

第一,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學行為的規範、實施情況及其效果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學生成長,是檢驗教師教學能力強弱的試金石。因此,教學生會學,首先自己必須會教。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教學內容精選精講能力、教材教法分析研究能力、課堂教學組織能力、書麵及口頭表達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設計和製作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能力。

當今發達國家教育領域的一個標誌性變化就是信息技術的學習和運用迅速進入學校,成為學生接受知識、培養能力和創新精神必不可少的手段。多媒體網絡教育有別於傳統的書本教育,書本教育采用的是單頁式的教材,學生的思維方式是序列式的;而電腦網絡資源豐富,學生們可以在一種開放的、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知識結構可以由點及麵向縱橫各方麵擴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必須重視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並廣泛運用於教育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走出一條教學改革的新路子。

第二,教師必須具有育人能力。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重要的是育好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育人,塑造人的靈魂,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學習,更要教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處;要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公正客觀地對待每個學生,尊重學生,平等相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在教育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矛盾,需要教師探索各種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提高育人實效性。在教育人、塑造人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預見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說服教育能力、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