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
我們認為,教育現代化,最關鍵的是實現人的現代化。實現人的現代化,關鍵就是教師素質現代化。教師素質現代化包括教育觀念現代化、才學知識現代化、教育能力現代化、心理素質現代化等。教師素質現代化是一個內養外修、內省外化過程。這裏我們主要論述教師素質現代化問題。
一、教師觀念現代化
現代教育應確立以更新觀念為先、以高尚師德為本的觀念,這是教師素質現代化的關鍵。樹立現代的教育觀念,這是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關鍵性作用。觀念的變革是教育改革的前奏,是教師素質現代化的先導。更新教育觀念是教育科學化、現代化的關鍵,也是實現教師素質現代化、培養新世紀創新人才的保證。
現代教育觀念包括正確的教育觀、全麵的質量觀、科學的人才觀、教育創新觀、現代教育價值觀及現代學生觀等等。這裏重點闡述現代學生觀的內容,它體現著教師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崇高師德。
第一,應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就是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為出發點,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把蘊藏在每個學生身上的潛能激活起來,把學生創造潛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性思維,為學生充分發展豐富多樣的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廣闊的自由空間。為了學生的全麵發展,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潛在智力、興趣、愛好和特長,把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素質的培養結合起來。要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既要教育學生具備適應信息化社會、學習化社會所需要的現代人的基本素質,更要加強學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方麵的教育,還需要強調參與合作競爭與自主、開拓、創新精神的培養。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施教方法、手段上必須符合特點,讓每個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學會學習,學會創新;通過各種學習活動,學會交往,學會生存,求得發展,真正使學生成為具有現代人基本素質的合格人才。羅崇敏演講集現代教師素質修養
第二,樹立學生主體的觀念。現代學生觀認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從事學習社會化的個人主體,是認識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掌握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主體,也是形成自己觀點信念、道德和人格的主體。因此,具有現代學生觀的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善於發揚學生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主體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的能力,這是現代學生觀的高層次追求。隻有確立學生主體的教育觀念,才能自覺地尊重學生的學習權利,創造適應學生的教育,讓他們主動地進行創造性學習。
第三,樹立師生平等、民主的觀念。確立先進的教育民主化觀念,是未來教師人格特征的重要內容。平等、民主的教育觀,要求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應是互尊互愛的平等關係、教學相長的相互學習關係。美國紐約道爾頓學校的校長查德布盧姆曾指出:在美國的學校裏,教師是在學生圈子中的,甚至在課堂上你分辨不出哪個是老師,老師總是鼓勵學生提問題,要是把老師問倒了,老師非但不會不高興,反而會表揚這個學生。而在中國,老師常常是站在全體學生的麵前,成為學生的中心,在課堂上老師對學生提出問題,回答得好就會受到老師的誇獎,很少有學生向老師直接提出問題,如果有學生“不聽話”或者質疑老師,就可能會被扣上“不尊重”老師的帽子。教師由於自覺不自覺地受“師道尊嚴”的影響,認為學生對老師的學識、人格應頂禮膜拜,不得隨便懷疑,樹立自己在學生麵前的“絕對權威”,學生不可以指責自己,即使錯了也要將錯就錯,以免傷及自己的尊嚴。這種單向、不平等的師生關係將會導致學生創新意識和批判性思維喪失的不良後果。美國與中國教師對待學生的表現方式不同,實際上是反映了不同的教育觀念,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教育發展要求,現代教育必須突破傳統師生關係上的領導與被領導、教育與被教育、管理與被管理的狀況,建立科學、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